9月15日,恒指一度被挟升近300点,但高位遇回吐,沽盘尤其集中在收市前半小时,显示投资者倾向套现避险。恒指全日收报23,335点,升144点,成交清淡,只有657亿元。港股虽结束3日跌市,但全周计,恒指累跌764点。
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继续忧虑息口去向,大市缺乏资金动力,本周初指数或进一步下试22,800点支持位,23,500点则为短线阻力。
9月15日,恒指一度被挟升近300点,但高位遇回吐,沽盘尤其集中在收市前半小时,显示投资者倾向套现避险。恒指全日收报23,335点,升144点,成交清淡,只有657亿元。港股虽结束3日跌市,但全周计,恒指累跌764点。
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继续忧虑息口去向,大市缺乏资金动力,本周初指数或进一步下试22,800点支持位,23,500点则为短线阻力。
9月15日,恒指一度被挟升近300点,但高位遇回吐,沽盘尤其集中在收市前半小时,显示投资者倾向套现避险。恒指全日收报23,335点,升144点,成交清淡,只有657亿元。港股虽结束3日跌市,但全周计,恒指累跌764点。
个股方面,国指报9,595点,升0.6%。濠赌股成大市亮点,市场憧憬巴黎人的开幕,可带旺澳门人流,加上总理李克强10月将访问澳门,被憧憬有利好政策,赌业股有买盘支持。银娱(00027)及金沙(01928)收市急升5.4%及5.3%,是表现最好蓝筹首两名,澳博(00880)更单日大涨8.3%,永利(01128)及美高梅(02282)也各升逾6%及逾7%,并齐创一年新高。
重磅蓝筹股也造好,腾讯(00700)一度高见212.2元,汇控(0005)就升近2%,港交所(00388)更升2.1%以全日最高位收市。但摩根士丹利提醒,自英国公投后,环球尤其区内股市升幅太急,市盈率拉升的情况令人关注,加上内地经济仍不明朗,预计股市下跌风险正在增加。
苹果iPhone 7预售佳,通达(00698)午后炒高8.8%,瑞声(02018)升近3%。连个别手游股亦有追捧,博雅(0434)炒高近15%,云游(00484)升4.7%。另外,神州数字(08255)也爆升13.4%。
策略上,银盛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郭家耀认为,投资者继续忧虑息口去向,大市缺乏资金动力,本周初指数或进一步下试22,800点支持位,23,500点则为短线阻力。
郭家耀提醒,投资者除留意息口去向外,油价及恐慌指数VIX亦影响投资意向。事实上,美国最新的经济数据大多未如预期,截至上周四,美国利率期货反映9月加息的可能性只有22%,远低于12月的52%,加上美国大选临近,加息会为经济及政治增添更多不明朗因素,故除息口外,还有更多的条件需要留意。
而瑞银发表报告表示,目前是减持港股的时机,经过近期升市后,估值已接近5年高位,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美国加息阴霾下,环球资金可能会撤出新兴市场。
瑞银称,内地投资者南下投资港股将是港股未来2至3年升市的主要动力,不过目前基于MSCI中国指数的港股预测市盈率已达12.2倍,接近5年交易区间10至12.5倍的上方,预计未来一到两个季度面临较大下行风险。
卡姆丹克太阳能:完成并购Joy Boy 拓展下游太阳能项目 |
卡姆丹克太阳能(00712)董事会宣布,所有先决条件已获达成,建议收购事项于2016年9月15日完成。建议收购事项完成后,Joy Boy已成为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报表将于集团的财务报表中综合入账。 诚如公司于2016年7月7日及2016年8月24日的公告及2016年8月9日的通函所披露,作为销售股份的代价,公司将分期向卖方发行最多约3.28亿股代价股份,受限于及根据目标集团达成若干盈利目标而厘定。 目标集团主要于中国提供项目开发服务及开发下游太阳能项目。现时预期目标集团将于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12个月完成约70兆瓦的下游太阳能项目,并于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36个月完成不少于300兆瓦的下游太阳能项目。 |
兴业太阳能:拟分拆兴业新材料并于联交所创业板独立上市 |
兴业太阳能(00750)董事会宣布,该公司就建议分拆兴业新材料向联交所呈交申请,并已于2016年7月21日收到联交所的书面确认表示其可进行建议分拆。于2016年9月15日,兴业新材料已通过其委任的独家保荐人八方金融有限公司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表格以申请上市。 公告称,建议分拆涉及兴业新材料自该公司分拆及于创业板独立上市。兴业新材料目前为该公司拥有约90.1%权益的附属公司。分拆集团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铟锡氧化物(ITO)导电膜,以及研发、生产及销售聚合物分散液晶膜(智能薄膜)、电控智能调光玻璃(智能调光玻璃),及智能调光投影系统。 |
中铝矿业国际:15日起停牌 涉内幕消息 |
中铝矿业国际(03668)宣布,股份已经由9月15日上午9:00起在联交所短暂停止买卖,以待公司根据香港收购合并守则刊发内幕消息。 |
中国创意:拟与黄晓明及佟大为合作 向黄晓明发行362.3万股 |
中国创意控股(08368)发布公告,于2016年9月14日,集团透过合约安排而控制的无限印象之附属公司易聚创意与黄晓明订立该协议,据此,黄晓明有条件同意向易聚创意之线上直播平台“全聚星”提供若干服务。 根据该协议,公司有条件同意向黄晓明配发及发行362.3万股股份。相当于经发行事项扩大之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30%。黄晓明股份的等值约1000万港元。 公司同时宣布,公司与4J Inc.订立该协议,4J Inc.有条件同意向集团旗下线上直播平台“全聚星”提供若干有关佟大为的线上直播服务。 根据该协议,公司有条件同意向4J Inc.(或其指定人士)配发及发行362.3万股股份。 |
环球大通集团:以3300万港元出售中国星7.97%股份 |
环球大通集团(08063)发布公告,于2016年9月15日,该公司(卖方)与各买方订立买卖单据,据此,该公司同意以3300万港元向买方出售6000万股中国星股份,占其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97%。 |
丝路能源:再次收购1.21%中国绿色股份 |
丝路能源(08250)发布公告,该公司于2016年9月12日及14日,再次收购8370万股中国绿色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21%。于该等收购事项后,该集团共拥有 1.68亿股中国绿色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42%。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将于9月20~21日召开决定货币政策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主席耶伦在8月底表示,“加息的条件已经具备”,暗示出将尽早加息,但随后出炉的经济指标欠缺强劲势头。在美联储内部,仍有意见对加息持慎重态度,在金融市场,认为“下一次加息将在12月”的预期正在升温。
“美国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正在放缓,货币紧缩需要慎重”,9月12日,在芝加哥发表演讲的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对尽快加息提出异议。之后在期货市场,升息预期迅速降温。认为9月内加息的预期从21%降至15%。
8月数据让加息可能性减少
布雷纳德作为对加息持慎重态度的“鸽派”而闻名,发言本身没有明显变化。令市场作出反应的是上述发言的时机。美联储在13日至下一次会议的1周里,将进入避免发出货币政策信号的“静默期”(blackout period)。布雷纳德的演讲是窥探美联储政策态度的最后机会。
在演讲中,布雷纳德强调了“美国经济的新常态”,这是担忧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的说法,耶伦在记者会等场合经常使用。由于美国经济难以走向过热,布雷纳德表示“预防性加息缺乏说服力”。
美联储一直在考虑9月加息。耶伦8月26日在美国怀俄明州举行的世界经济研讨会(杰克逊霍尔会议)上表示,“加息的条件已经具备”。之后被问及9月是否可能加息的副主席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像商量好一样回答说“是的”。期货市场的升息预期一度接近40%。
9月2日发布的8月就业数据让市场开始怀疑是否会马上加息。美联储高官关注的就业人数增长为15万人以上,低于市场预测。耶伦等美联储高官认为,“就业增速接近10万人就已足够”,但金融市场认为缺乏加息的决定性因素。物价和企业景气度等主要指标同时停滞,加息的利好正在减弱。
市场缺乏心理准备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目前由包括正副主席、理事和地区联邦银行总裁在内的17人参与讨论,由其中10名投票成员最终确定政策。如果划分对加息积极的“鹰派”和消极的“鸽派”,则地区联邦银行总裁多为鹰派,而理事则多为鸽派。从有关加息的发言来看,两派不相上下,耶伦的判断将明显影响最终结论。
有预测称,美国经济7~9月实际增长率将提高至3%左右,加息的条件正在具备,这一点确定无疑。但市场缺乏心理准备成为决断的阻碍。
培养出多位美联储高官的高盛公布一个关于何时加息的重要数据--70%的市场预期。高盛研报表示:“分析过去美联储加息状况,发现其中9成的情况是在会议前一天以超过70%的概率被市场考虑到的”。
与目前期货市场预测的15%存在明显差距。紧缩局面下的“惊喜”有可能引发美元迅速升值和股价下跌,导致世界经济混乱。
美联储在2015年12月时隔9年半实施加息,但被批评为之后全球股价连锁下跌的原因之一。耶伦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似乎疲于解释,称“新一轮加息将在尽可能易于预测的前提下实施”。
市场展望
而这一最终决定黄金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命运之剑”即将于本周揭开面纱,正式亮相——美联储将于周三(9月21日)公布9月份利率决议。当日日本央行的决策也同样受到瞩目。
Eureka矿业报告编辑Richard Baker认为:“促使本周黄金上涨最可能的结果是,美联储推迟加息至12月份甚至更久,日本央行采取如直升机撒钱之类更大胆的刺激政策。”
Kitco 周五(9月16日)发布的每周黄金调查显示,近四成专业人士和近半数普通投资者仍看涨本周黄金。在针对专业人士的调查中,有38%的人士认为本周黄金将上涨,看涨和中立的人士各占余下的31%。普通投资者中48%认为本周黄金仍看涨,42%看跌,10%保持中立。
Kitco高级技师分析师对本周黄金的走势表示中性立场,但略倾向于看多一方,因为“价格下修之后将会反弹。”
资讯网站Economies.com在周五(9月16日)发布的报告中称,黄金早盘窄幅波动接近1310.65的位置,随机波动显示继续移至超卖区域,因此上涨趋势仍然不变,主要目标位仍是1350.70美元/盎司,然后延伸至1375.00美元/盎司,之后是1400.00美元/盎司。
由于受到欧美股市大跌影响,沪指节前惨遭四连阴,港股节后会如何走?本刊为您提供中秋期间影响股市最新要闻。
9月18日
稀土国储确定本周招标,稀土现货价格望拉升
稀土四大集团内部人士透露,稀土国储招标确定在本周开始,本次招标量大高于预期,铕钇铒镥四种商品中标概率大,参与招标企业有:中铝、厦钨、广晟、赣矿、中色。本次国储由于量大,参与招标企业本身库存不够,必然从市场进行采购,稀土现货价格将会出现大幅拉涨。
日前,国土资源部下达2016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万吨,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9.13万吨。
第四届科博会将举行,全息投影概念股受热捧
第四届科博会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发布与交易专场方案已基本确定。此专场活动由以“搭建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为主题,将于9月22日在科技城创新中心举行。
业内表示,今年7月Pokemon Go的突然爆发,里约奥运会谢幕式最后8分钟轰动世界的全息投影CG表演,都显示出增强现实开始展现出极强的应用潜力。目前包括三星、Facebook等科技巨头加入全息技术领域,市场对3D全息投影技术的持续关注,显示出该技术有较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巴克莱:上调中国下半年GDP增长预测 称经济全线好转
巴克莱经济学家常健和Yingke Zhou在报告中上调中国第三、第四两季经济增长预测各20点子,称8月一改前月疲弱势头,各项指标全线好转。
巴克莱将第三和第四季GDP经季节调整按季增速,分别调高20点子至6.3%和6.1%;同时也将2017年GDP增长预测上调50点至6.2%。。
巴克莱称,8月的经济活动指标有所改善:工业产值和零售销售持续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信贷增长显著,与早前公布的好于预期的制造业PMI数据和进口数据保持一致;今年第二季到第四季经济增长势头改善,且英国“脱欧”后外部增长环境好于预期。
9月17日
MSCI月底将推20只新指数 或为A股带来上百亿美元资金流
据媒体报道,美国指数供应商MSCI明晟公司周二晚宣布,将于9月底推出20只新指数,旨在反映若将中国A股的5%部分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带来的潜在影响。新指数包括MSCI中国指数(含部分A股)、MSCI中国大中小盘指数(含部分A股)、MSCI新兴市场指数(含部分A股)、MSCI全球市场指数(含部分A股)等。
中国7月减持220亿美元美债 仍为美国最大“债主”
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7月大幅减持220亿美元美债,但仍居美国最大“债主”位置。
iPhone7全球首发超预期 巴菲特逆势买入获益或接近20%
作为苹果阵营中一款常规升级的产品,市场猜测iPhone7可能成为一枚哑弹,但在全球首发当日的表现来看,iPhone依然保持着其他手机品牌望尘莫及的市场热度。
个税改革新突破:递延养老保险方案将出台
个税改革方案迟迟未出台,个人信息以及扣减内容的调研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财政部对个人收入信息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两年以上时间,目前这项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
货币政策关键信号出现:央行起意锁短放长 冀望市场去杠杆
货币政策的关键性信号出现了。9月13日,央行开展了6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之后,次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又继续开展650亿元28天期逆回购。这也是央行时隔四年,首次在年中重启28天期逆回购操作。
8月私募冠军竟然靠举牌A股 私募扎堆举牌隐现投资风险
曾经的私募冠军罗伟广和他的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价值”)在起起伏伏多年后,终于重新和“冠军”二字挂上了钩。最新数据显示,8月罗伟广的“阳光举牌1号”收益率高达66.89%,一举坐上当月业绩排行榜头把交椅。
深圳房价重启疯涨模式 9月单日成交均价近八万
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监测,上周(9月12日-9月16日)深圳新房成交均价达到67120元/平方米,环比上周54284元/平方米上涨23.6%,同比去年9月更是大幅上涨近八成。本周成交均价最高的是9月14日,当天均价高达77231元/平方米,共成交31套。
9月16日
如何理解近期港股的涨跌?徐彪:A股目前估值相对合理
天风证券徐彪称,对于A股而言,与已经连创新高的美股不同,A股目前处于估值相对合理的位置,本身应对美联储加息的抵抗力就相对较强。资产荒”、“寻找高股息、低估值股票”可能只是过去两周资金规避人民币贬值风险而流向港股的噱头,不用太当真。当然,后续也很难形成这种内地资金持续流向港股寻找类债券股票的趋势。因此,也暂时不用担心港股对于A股资金的分流。
阿里市值破2650亿美元 继续攀升成亚洲第一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股票代码:BABA)在纽交所股价上涨2.05%,收盘价为104.45美元,市值约合2659.30亿美元。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榜单中,阿里继续领跑,并成为亚洲第一大互联网公司。
楼市盛世背后真相:270 家上市房企录得历史上大面积亏损
A股125家上市房企半年报发现,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房企有53家。其中,亏损房企有23家,且均已连续多年净利润下滑。而在145家港股上市房企中,亏损房企则多达40家。排在亏损榜第三位的嘉凯城(000918),上半年亏损9.52亿元,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93.55%,利息支付倍数为-59.41%,显示嘉凯城目前营业收益甚至远远不足以偿付借款利息。
谢百三:资本市场自作多情扶贫 极大伤害了1.4亿股民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本是占全人类人口22% 十多亿世界华人,合家赏月,品月饼,“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喜庆日子。由于证监会9月9日的“资本市场支持扶贫意见”发布,几天来股市大跌不止。几次跌破了3000点,离刘士余主席上任时的2800多点咫尺之遥。
外媒:深圳房价全球第二贵 房价收入比为70倍
美国经济咨询公司Longview Economics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随着过去一年中国一线城市房价的疯狂上涨,深圳已成为全球房价第二贵的城市,仅次于加州圣何塞。分析显示,深圳典型住宅的价格已达到80万美元左右,房价收入比为70倍。
“买下半个英国”的李嘉诚归国 一出手就是19亿港元
香港地政总署9月14日发布的消息称,李嘉诚的长实地产子公司裕辉投资有限公司击败17个财团,以19.53亿港元夺得沙田九肚地块,大幅高于市场估值12.2亿至14.6亿港元。
美股涨1% 苹果股价4日连涨12% 黄金创两周新低
同花顺美股讯 北京时间16日凌晨美股收涨1%,黄金创两周新低;英国批准欣克利角核电项目;苹果创2年来最大4日涨幅。
美国政府召回百万三星Note 7
美国联邦消费者安全监管机构周四正式宣布,召回100万部在美售出的三星Galaxy Note 7智能手机,此前,这一新产品已经发生了多起充电时起火的事件。
9月15日
天宫二号中秋之夜成功发射
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美国9月1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6万
美国9月1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6万,预期26.5万,前值25.9万美国8月PPI同比0.0%,预期0.1%,前值-0.2%。 美国8月零售销售(除汽车)环比-0.1%,预期0.2%,前值-0.3%。
人民币拆息飙至8个月高位 金管局称可提供流动性支持
9月15日下午消息 香港离岸人民币(CNH)拆息在中秋前持续飙升,隔夜拆息最高升曾飙涨至近50厘,市场人士猜测央行为确保人民币汇价在10月加入特别提款权(SDR)前保持稳定,或有意收紧资金提高拆息,以增加做空者的成本。不过香港金管局发言人今天表示,拆息上升相信主要是银行在假期前对拆出资金变得谨慎,局方将严密监察离岸人民币市场,有需要会提供流动性支援。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0.25%不变 符合预期
英国央行如预期全票通过维持利率和资产购买规模不变的决定,维持利率0.25%不变,符合预期。QE维持4350亿英镑规模不变。
苹果称首批iPhone 7 Plus已在全球售罄
苹果表示,首批所有颜色的iPhone 7 Plus已经全部售罄,亮黑色(曜石黑)的iPhone 7也已经售罄。这两款最新机型将于周五运抵苹果零售店。
英国政府最终批准中英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
据英国《卫报》9月15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今天(15日)最终批准了有中国参与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此前,刚上任之初,特蕾莎.梅以担忧国家安全为由终止了该项目。
郑州“房九条”抑制“地王” 超50%溢价“自动熔断”
河南省会郑州市14日深夜发布九条房地产调控政策,其引入股市的“熔断机制”引发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这些“限制性条款”从某种意义上说专门为抑制“地王”量身定做。
所谓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国务院十路去产能督查收官:部分省份进展缓慢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从报上来的情况看,各地去产能速度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仍有一些省份进展缓慢,个别省去产能进度严重滞后,工作开展与国家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他指出,下一步要采取措施加大去产能工作力度。
8月信贷大增:按揭与票据占八成 居民部门持续加杠杆
9月14日,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新增贷款9487亿,环比上月增加105%。但新增贷款主要靠按揭贷款和票据融资驱动。企业部门贷款依然疲弱,其中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再现负增长。
碧桂园物业拆分上市 关联交易成拦路虎
近日,广东碧桂园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物业”)的上市申请被证监会受理,此消息意味着碧桂园(02007)集团酝酿近两年的拆分物业服务独立上市的计划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本次上市,碧桂园物业拟计划募集资金11.25亿元,分别用于信息化升级改造、社区智能化改造、市场拓展和社区服务中心四个项目,其中仅使用资金最高的市场拓展一个项目就计划投资6.6亿元,占到了其募集资金总额的近6成,而这种现象也正好说明碧桂园物业目前的短板所在——业务多来自于“自己人”碧桂园集团。招股书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碧桂园物业管理项目数量超过300个,其中隶属于碧桂园集团开发的地产项目占比非常高,这种现象无形中造成公司关联交易金额庞大,资金占用情况明显。
对于碧桂园物业而言,上市申请被证监会受理只是上市流程中的一小步,如果在受理过程中公司依然摆脱不了关联交易占比过重和资金占用问题,则企业上市之路将会异常艰难。
巨额关联交易之忧
在很多情况下,关联交易往往是一些企业进行利益输送和利润调节的法宝,因此其一直以来被证监会“重点关照”,明确要求拟上市公司在辅导期应该减少和停止关联交易,然而这对于碧桂园物业来说,似乎很难实现。
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显示,碧桂园物业共有三家法人股东组成,分别是碧桂园顾问、碧桂园服务和西藏顺琪投资中心。其中碧桂园顾问和碧桂园服务各自持有46%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杨国强、杨惠妍父女,余下的8%股份由“外人”西藏顺琪投资中心控制。从股权构成看,杨氏父女持股居绝对主导地位,一股独大现象明显,由此可以说碧桂园物业与碧桂园集团是同出一门的。在招股书中,可以看到碧桂园物业管理下的很多物业为碧桂园集团开发的地产项目,双方之间关联交易频繁而复杂。
我们知道,在通常情况下,楼盘竣工并交付给业主前,物业公司就已开展物业管理的相关服务,但是对于已竣工且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付给业主的物业,就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支付物业服务费。仅这一块,报告期内,碧桂园物业向关联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的空置物业服务费收入就分别为5720.58万元、7027.23万元、9159.11万元和4699.1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5%、5.82%、5.48%及8.76%。
此外,作为一家物业公司,碧桂园物业除主业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才华展现。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碧桂园物业还为关联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销售案场的方案设计、人员培训和现场管理等协销服务,在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1~3月,为关联方提供协销服务的收入分别高达4567.85万元、10540.60万元和3289.22万元。作为一家物业服务公司,本身并没有多少高端技术人才,却干起了“方案设计”、“人员培训”等高端技术活儿,这到底是碧桂园物业真的很“有才”,还是说这些关联企业真的很有勇气呢?当然,其他业务中也确实包含一些比较符合碧桂园物业身份的业务,如为关联方提供开荒清洁及绿化养护服务等,可这些项目收到的费用在报告期内却分别仅有0万元、0万元、1481.58万元和564.29万元,收入占比是相当地低。
此外,碧桂园物业从关联方获取的物业服务费权益安排也是非常巨大。依据招股说明书介绍,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物业时约定业主支付物业购买款项可以同时获得物业及一定金额的物业服务费用权益,在该等业主获得本公司对其特定的物业单元提供物业管理服务而需支付的物业服务费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向本公司支付。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属于由关联方支付的物业服务费权益安排部分分别为17847.78万元、25033.99万元、41411.20万元和9942.7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50%、20.74%、24.76%和18.53%。
通常情况下,物业服务费权益安排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务开展,也有利于物业服务费收缴,但是对于这两家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联企业来说,物业服务费权益安排只是框架协议,并无具体金额,而对于物业服务费权益安排的详细情况,碧桂园物业在招股书中也无明确披露,由此来看,这又如何能确保相关利益分配的公正性呢?
就经常性关联交易而言,碧桂园物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和物业服务权益安排两项合计为营业收入贡献的金额在报告期内就分别高达2.37亿元、3.67亿元、6.12亿元和1.80亿元,这部分关联交易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25.86%、30.42%、36.60%和33.46%,可见这一比例每年都在不断提高中,这种现象意味着碧桂园物业对关联交易的依赖不但严重,且依赖性还在不断加强中。
此外,碧桂园物业与关联公司之间的采购也时有发生,对其营业成本自然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报告期内,采购商品及接受劳务(除接受酒店住宿服务外)的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4188.69万元、4636.84万元、3858.87万元和1336.16万元,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68%、5.78%、3.62%和4.07%。除此之外,还有关联酒店的住宿服务、关联租赁租金等。
在A股市场上,因为关联交易问题而被否的IPO企业并不在少数,如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因关联交易及非经常性损益对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影响重大,而被证监会认为“对关联方或者有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导致其首次IPO被否;去年IPO的索通发展,其因向关联方酒钢集团下属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销售产品,同时又从酒钢集团及其下属企业采购原材料和动力能源产品,令发审委对其公司独立性产生疑问,最终未能过会。此外,隆基股份(601012)首次IPO被否、佳化化学股份IPO被否也均与关联交易有关。由过往IPO被否案例来看,比例过大的关联交易问题将是碧桂园物业上市的一个重要障碍,急需公司解决。
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严重
碧桂园物业在招股书中表示,股份公司设立前,碧桂园集团对公司的闲置资金进行统一安排和使用;在股份公司设立后,公司对其资金进行自主安排和使用,对关联方的资金往来进行了清理。报告期内各期末,公司与关联方的其他应收款余额分别为54222.27万元、48799.75万元、212.70万元及0万元;公司与关联方的其他应付款余额分别为59154.39万元、60449.16万元、11.65万元及21899.33万元。随着公司加强对资金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关联方往来款的管理后,公司已不存在资金被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控制的其他企业占用的情形。
单就其他应收款余额来看,碧桂园物业将其与关联方的其它应收账款余额从2013年的5.42亿元至2016年3月末全部清理完毕,说明公司在资金往来上清理力度确实不小。然而从公司与关联方的其他应付款余额来看,问题却是依然严峻,2016年一季度,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又形成了其他应付款余额高达2.19亿元,这相较今年一季度末碧桂园物业货币资金规模11.43亿元而言,公司出现大量占用关联方资金的必要性又在那儿呢?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这几年关联方对其流动资金的占用是十分严重的。
从碧桂园物业的应收账款构成情况表来看,报告期内各期末,其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9179.92万元、53683.23万元、40121.29万元和34704.9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2.73%、32.79%、36.55%和21.70%。其中,从2013年到2015年,其应收关联方账款余额分别占应收账款的62.07%、70.95%、55.29%,显然,在其应收账款中,应收关联方的账款占绝对的主流。
股说明书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发现,其中第三方应收账款占公司来自第三方的收入比重在报告期内分别为16.94%、19.03%、17.66%和71.62%,而关联方应收账款占来自关联方的收入比例则分别为79.46%、106.30%、37.83%和61.75%,显然,从综合对比情况来看,碧桂园物业关联方形成的应收账款占其收入的比例更高,而2014年时的应收账款金额甚至超过了收入金额。
碧桂园物业的关联交易金额十分巨大,然而这些关联交易中的绝大部分,又以应收账款的形式被关联方无偿占用着,这对于投资者来说,绝非福音,其一旦上市,很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莫大的损失。
在前一段时间,ST华泽(000693)就因资金占用情况而内忧外患。资料显示,ST华泽实控人控制的陕西星王企业集团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累计占用公司资金近40亿,迄今为止,尚有近15亿占用资金未能偿还,使得公司处于退市边缘。如今,碧桂园物业一股独大、关联交易诸多、资金占用情况又十分严重,其若不能妥善解决,谁又能保证其在上市后不会出现上述类似情形呢?
TCL通讯私有化议案获通过 月底从港股退
TCL通讯(02618)公告称,控股股东TCL集团(000100)提出的私有化建议已在法院会议上获独立股东批准。计划生效后,预期股份自2016年9月30日(星期五)下午4时正起在联交所主板撤销上市。
T.C.L.实业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要约人)与TCL通讯(02618)联合公布,该公告是继该等公司于2016年8月22日就根据公司法第86条由要约人透过协议计划对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的有条件建议而联合刊发的计划文件而作出。
法院会议及股东特别大会均于2016年9月14日召开,该计划的决议案已于法院会议上获独立股东批准。而普通决议案已于股东特别大会上获股东批准。
普通决议案包括,(1)批准通过注销计划股份而减股并使其生效的特别决议案;(2)批准于生效日期后撤销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的特别决议案;(3)批准将公司已发行股本恢复至其于注销计划股份前塬本金额,以及将其账簿中因减股而产生的进账用作按面值足额缴付发行予要约人相当于已注销计划股份数目的新股的股款。
预期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买卖的最后日期为2016年9月22日下午4时正,批准计划及确认减股而召开的法院聆讯的日期为2016年9月22日,而公布法院聆讯结果及股份从联交所退市的意向时间不迟于2016年9月26日。
待计划生效后,预期股份自2016年9月30日(星期五)下午4时正起(香港时间)在联交所主板撤销上市。
核心产品停产 碧生源减肥茶更名风波影响持续
长期占据中国保健功能茶龙头地位的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生源”,00926.HK),正陷入因碧生源减肥茶更名停产风波带来的业绩下滑阵痛中。
9月12日,碧生源发布的2016年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收益3.25亿元,较2015年同期下跌6.7%。同时,其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2.74亿元,同比下跌9.1%;公司拥有人净溢利人民币375万元,同比下跌90.6%。
据了解,受制于国家食药监总局规定,碧生源减肥茶自今年5月1日起即已处于停产状态。作为碧生源最核心的两大单品之一,碧生源减肥茶今年上半年在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2.5%。
根据有关规定,更名之后的碧生源减肥茶名称中,可能将不再有“减肥”字眼。对此,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不再出现“减肥”字样,其功效可能将被弱化,能否再次得到消费者认可,仍未可知。
对于碧生源减肥茶更名给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等问题,碧生源副总裁林如海9月12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名之后,广告方面将会投入资金重新拍摄和制作。更名对消费者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需要有一个过渡,国家也给了我们一个过渡期,在新产品上可以标注‘原碧生源减肥茶’。”
更名停产风波
作为碧生源主打产品,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减肥茶(以下统称“两茶”)在公司营收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16年6月,两茶累计销量突破40.7亿袋,累计销售额超过人民币53.5亿元。
“在全国零售药房,分别以具有润肠通便功能及具有减肥功能产品的零售价格为统计基础,公司碧生源常润茶的市场占有率为21.81%,碧生源减肥茶的市场占有率为42.26%,两茶皆位居市场第一位。”碧生源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
不过,碧生源减肥茶停产风波带来的影响正直观地体现在公司业绩上。碧生源公司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其2016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3.245亿元,较2015年同期下跌6.7%。同时,其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2.741亿元,同比下跌9.1%;公司拥有人净溢利人民币370万元,同比下跌90.6%。
碧生源在半年报中透露,根据食药监总局发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2015年第168号文)及关于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2016年第43号文),该集团减肥茶产品的现有注册名称应更改为另一个并不包括相关功能的任何描述在内的注册名称。
据了解,碧生源自2016年5月1日起暂停生产附带现有注册名称的减肥茶,待修订注册名称经食药监总局批准后,才可恢复生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碧生源减肥茶销量减少18.3%至9850万茶包。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份,碧生源就已发布《盈利警告》,截至上半年该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较2015年同期可能出现大幅下降,甚至可能产生亏损。主要原因包括:受到碧生源牌减肥茶更改名称的影响,碧生源牌常润茶和碧生源牌减肥茶产生收益较2015年同期减少约15%至25%。
“今年7月7日,集团已再次向食药监总局提交减肥茶产品修订后的注册名称,管理层预期将在今年11月份获得批准。”碧生源表示,今年下半年,公司将全力推进碧生源减肥茶更名的快速完成,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名事项,并确保更名后的产品及时生产和上市销售可以顺利进行,预计新的名称不会对产品销售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林如海称:“目前碧生源减肥茶的更名正在上报过程中。前段时间总局提出可能要以成分命名,因此,方案发生了变更,具体细节还在调整中,可能比预计的11月份更晚一点。”
“更名之后,广告方面将会投入资金重新拍摄和制作。碧生源减肥茶已经有16年历史,消费群体比较稳定,更名对消费者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需要有个过渡,国家也给了我们一个过渡期,在新产品上可以标注‘原碧生源减肥茶’。”林如海称,生产变更、调整等对半年报的业绩有一些影响,这毋庸置疑,不过,业绩下滑也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买减肥茶主要就是为减肥而喝,更名后,这款产品将不再出现‘减肥’字样,其功效也会被弱化。”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表示。
而在中投顾问大健康产业研究员刘伟看来,“虽然由于市场上仍有前期生产存量,短期内暂停生产的影响不会对业绩造成太大影响,但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市场存量不断减少,暂停生产的不利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多元化布局寻求突破
早在2000年,碧生源就开始生产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减肥茶,16年来一直专注于“两茶”的经营与销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两茶”的收入占到了集团总收入的76.6%,而碧生源减肥茶单品的销售占比则达到42.5%。
“公司收入结构单一,业绩对两款明星产品的依赖性高,受碧生源减肥茶更名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碧生源减肥茶销量减少,公司营收规模缩小;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不断增加,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完全能与之抗衡的产品,但竞争激化促使企业投入加大,成本上升;此外,运动减肥、健康减肥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打产品的销量。”刘伟表示。
不过,碧生源正试图通过多元化布局的方式来降低主导产品单一带来的业绩波动风险。其中,全资持有润良药业成为重要措施之一。
碧生源在9月2日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澳特舒尔”)与天润地良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北京澳特舒尔将收购天润地良持有的20%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1000万元。于收购事项完成后,润良药业将成为碧生源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此前,润良药业分别由北京澳特舒尔及天润地良拥有80%及20%股权。
碧生源表示,自润良药业综合入账至该集团以来,所产生的销售收益大幅增加,且润良药业已成为该集团的主要收益贡献者之一。“预期收购完成后,通过采用‘两茶’现有的销售及广告渠道,来利奥利司他的销售将可进一步增长,从而预期润良药业的财务表现将有所改善并逐步实现盈利。”
“碧生源一直在寻求多元化布局,此前也进军过饮料、医疗等领域。”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收购也是为了拓展公司收入来源,实现多元化布局。目前公司多元化战略有了一定成效,今年上半年公司双茶收益占比也由2015年底的93.8%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76.6%,营收结构日趋多元化。”
“目前为止,润良药业主要‘来利’牌奥利司他的销售,可能以后还会有新的减肥药品种出现。现在,碧生源在减肥药市场和袋泡茶市场都有延伸,将展开产业布局。”林如海介绍称,目前该公司已经上市了“来利”牌奥利司他减肥片。
林如海称:“我们手中还有一个医药的批号叫作脉舒平降压茶,正在进行前期的梳理,也有上市的计划,但是具体的时间点还未确定。而普通的没有明确功能指向性的袋泡茶之前已经做过几轮尝试,今年也会有新的品种产生。同时,通过兼并和收购,也在做一些护肝、明目、润喉等功效保健品的布局。”
大行点金 |
瑞信: 万科股价看跌38% 维持“跑输大市”评级 |
瑞信近日发表研报表示,9月8日当天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研讨会,深圳市地铁集团董事长林茂德透露,入股万科存在对赌,即成为大股东后,其必须每年每股分红1元。 万科随即回应称,经自查,并向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书面确认,同时向地铁集团发函核实,公司与地铁集团之间不存在以协议或其他任何形式达成的对赌安排或意向。万科称,根据地铁集团给万科的复函,上述发言是地铁集团按照市场化原则,基于该上市公司以往优秀业绩表现及分红政策,以及对“轨道+物业”发展模式的信心,做出的投资回报设想。 瑞信发表报告提及,认为公司在股权问题上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潜在跌幅38.7%。维持万科企业“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12.1元不变, 瑞信补充,深圳地铁已经是第三家跟万科管理层公开有不和的公司,相信股权问题不确定性仍在增加,业务前景一片混乱,且基本因素也正在转坏,预期股价会有相当波动。 |
麦格理:惠理目标价看高至9.62元 评级升“跑赢大市” |
麦格理发表报告,将惠理集团(00806)目标价调高55%至9.62元,评级由“中性”升至“跑赢大市”。 麦格理表示,近月市场情绪改善,加上深港通及互惠基金认证在第四季推出有助带来短期刺激,因此估计有利惠理管理费收入及资金流入。 麦格理调高惠理今年盈利预至4.27亿元,主要估计按表现计费入可达3.86亿元,之前预测仅为“零”,并指其对惠理2016-2018盈测高于市场约12-22%,预计三年盈利各为4.27亿元、 7.058亿元及 8.204亿元。 |
野村:金山软件目标价看高至25元 重申“买入” |
金山软件(03888) 近日有管理层变动,主席雷军在分析员会议上强调,金山云和WPS办公室软件对公司长远发展重要,而西山居及猎豹也会在短期为股东创造价值。该行对下半年金山强劲的手机游戏收入及云业务的独特定位有信心。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25元。 野村指出,新首席执行官邹涛向分析员展示了2017-2018年产品时间表,JX Mobile II将在9月底推出,而JX Mobile III会在明年首季推出,JX Online III的手机版则会在2018年推出。公司正在发布成吉思汗、魔域、迪斯尼的加勒比海盗IP,3款手机游戏。猎豹的主席表示手机应用工具CleanMaster的获取实质收入进程可能放慢,每用户平均收入及活跃用户数目低,而海外竞争也激烈,该APP已做了内部调整。 报告认为,金山的客户策略令金山云在2016年引领市场增长,公司能捕捉到高增长的游戏及视频云客户,预期2017-2018年其政府软件及健康软件板块的业务会是下一个高长点。 |
高盛:升龙湖地产目标价看高至13.6元 评级“买入” |
高盛报告提到,将龙湖地产(00960) 目标价升至13.6元,维持评级“买入”,反映收购了两个上海商业项目及重庆一住宅项目,以及将集团的资本化率预测由8.2%降至7.8%,调整与其他近期专注于商场项目的房地产商趋势一致。 该行上调集团2017年至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预测3%,预期集团长线增长前景稳健,因资产负债情况健康,外汇债务风险敞口中有一半已作对冲,平均融资成本低。加上集团持续专注于不断增长一线及二线城市,如杭州及南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