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2668期 2016-09-19(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曹倩

朝半岛局势紧张 日英战机将首次在日联合演练》:日媒称,日本防卫省16日宣布,英国空军与航空自卫队战机将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青森县的航空自卫队三泽基地及周边空域举行首次联合演练。迄今,航空自卫队尚未同美国之外的国家在日本国内开展过联合训练。日英两国是在朝鲜进行核试验导致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举行联合演练的。据日英相关人士说,英国空军将派出主力的“台风”战斗机,以三泽基地为据点,在周边空域进行空战、补给支援等联合演练。参演英军部队将由4架“台风”、3架运输机和两架加油机,以及150名至200名官兵组成。

中国可多招反制来南海巡航的日本》: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防卫相稻田朋美15日宣布,日本自卫队将与美军联合在南中国海巡航。她说日本将通过与美国海军联合巡逻、与区域国家的海军举行双边以及多边军事演习、对一些国家提供协助等加强日本在南中国海的参与。这是日本的一个新姿态。在东京下决心派军舰来南海参加联合巡航之后,中日这段时间缓和双边关系的努力看来大部分都要被冲销了。另外稍稍有些平静的南海局势会因为美日这两个域外国家的“联合巡航”而掀起更大波澜,中国除了采取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大概别无他择。

时事聚焦

中俄南海军演 解放军重视演练协同夺岛战

外媒称,俄罗斯和中国开始了两国在南中国海联合军演的实质性阶段。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网站9月17日报道,“海上联合-2016”演习的实质性阶段于9月16日在南中国海一处未对外披露的地点开始。

在两国21架飞机和18艘舰艇参加演习的情况下,中俄两国海军部队演练了诸如应急行动、搜救任务及舰艇护航等许多假想状况。

报道称,这次演习被称为是两国迄今为止联合进行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第五次中俄联合军演,也是两国首次在南中国海举行联合军演。此次演习举行之时恰逢美国主导的西太平洋地区“2016勇敢之盾”军演开始。

据报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让地区大国中国和俄罗斯感到不安,两国认为此种过度的地区存在将加剧国家间的紧张。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9月17日援引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信息保障处发言人当日在演习联合指挥部对记者的发言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海军在“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框架内成功演练了海上联合防空行动。

这名发言人说:“俄罗斯‘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和‘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以及中国‘广州’号驱逐舰、‘黄山’号、‘大庆’号和‘三亚’号护卫舰完成了保卫和护送‘军山湖’号补给舰和‘佩琴加’号油轮的任务。”

据介绍,在演习过程中,为反击四架歼轰-7A的攻击,两国军舰排成了防空序列,对每艘军舰都分配了任务、目标,各军舰之间进行了无线电通信演练。所有空中目标均被联合军舰编队锁定跟踪并“消灭”。

俄新社9月16日援引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新闻局信息保障处处长弗拉基米尔·马特维耶夫的话表示,在南中国海水域,中俄海军在“海上联合-2016”演习框架下演练了共同拦截可疑船只的行动。

根据演习方案,两国军人发现了不明船只。马特维耶夫介绍说:“太平洋舰队和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共同对假想可疑舰只实施检查。检查编队由舰载直升机和快艇送上可疑船只。随后又演练了押解可疑舰只的科目。”

另据报道,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新闻局信息保障处处长马特维耶夫9月16日对记者表示,俄中海军在“海上联合-2016”军演框架下演练了搜救行动。

他说:“编队演练了搜救假想遇难的‘阿拉套’号拖船的行动。灾难信号发出后,中国军舰赶赴假想出事船只所在的区域驰援。”

报道称,在此演习科目下,舰载直升机从俄中双方的军舰起飞,按照统一计划执行人员搜救任务。他指出:“同时,搜救队乘快艇靠近假想遇难船只,展开营救和争夺生命的斗争。随后,两军完成了牵引假想出事船只的任务。”

热点追踪

纽约爆炸致最少29人受伤:建筑损毁 数百人逃离

境外媒体称,据官方消息,9月17日晚上,警察和消防部门接到曼哈顿发生爆炸的报告。爆炸发生在23街,处于美洲大道和第七大道之间。

路透社最新消息称,纽约消防官员表示,纽约曼哈顿爆炸已造成至少29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

法新社消息显示,纽约市长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该起爆炸与“恐怖主义”有关联,但属于“蓄意行为”。

此前美联社消息称,一名执法官员表示,发生在纽约曼哈顿的爆炸是由一栋建筑前放置的建筑工具箱引发的。这名官员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因为目前该人没有得到官方授权披露调查进展。

路透社最新报道称,一名执法官员表示,初步调查显示,该起爆炸发生在一个垃圾桶内,但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已获悉纽约发生爆炸的消息,目前具体原因仍需调查。美国官员表示,联合反恐工作小组、以及由联邦、州以及当地官员组成的应急小组已开始行动,并暗示不排除恐袭的可能性。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18日报道,9月17日晚上8点半左右,警方接到报道称切尔西街区发生爆炸。警察和反恐官员正在搜索现场附近的街区,以确认是否还存在别的爆炸装置。

一位执法官员介绍说,爆炸震碎了一座五层褐石建筑的窗户,玻璃碎片洒落在街道上。一辆可能是出租车或Uber车辆的机动车也受到了爆炸的冲击。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18日报道,爆炸发生后,多人被救护车送离现场,一架驶经汽车车窗损毁。当局指,26人受伤,但未知伤者情况。

爆炸后,警方及消防部门赶到现场,疏散附近居民。当局现正调查事件。

台湾“中央社”网站9月18日报道。美国纽约市消防局发言人发推文证实说:“爆炸发生在晚间8时30分左右,地点在23街,在第6和第7大道之间。”“多人受伤送医。”

纽约市警局发布公告建议说,警方行动的关系,汽车司机“应在23街和第七大道区域预期规模广泛的交通延误和紧急人员”,他们也呼吁大众避免来到此区。

路透社报道,数百人跑到大街上,警方则拉起封锁线。

因执意邀请达赖喇嘛访问 欧洲议会访华团被中方叫停

“考虑到不要惹恼北京”,法国政府“抵制了”达赖喇嘛的窜访活动,至17日其在法国的行程结束前一天,都没有安排任何官员接待。然而,欧洲议会15日却邀达赖访问总部,并与议长见面。“法兰西24”新闻电视台16日报道称,中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推迟了欧洲议会议员原定下周起的访华安排。几乎在邀达赖访问的同时,欧洲议会宣布,提名被中国以分裂国家罪判处无期徒刑的伊力哈木入围2016年度萨哈罗夫精神自由奖。中国专家孙恪勤17日说,欧洲议会在中欧关系当中经常扮演所谓“人权卫士”的角色。这种做法虽然对欧洲决策的影响有限,但仍会对中欧关系造成很大伤害。

根据欧洲议会网站的消息,应欧洲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邀请,达赖15日抵达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总部。他与议长舒尔茨会面,并到议会演讲。法新社16日报道称,达赖在演讲中呼吁欧盟就西藏问题对中国进行“建设性批评”。他声称自己已经退休,不再管政治事务,但还是希望欧洲议员一有机会就与中国领导人说说西藏问题。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在达赖对欧洲议会的访问结束后,大陆方面以电子邮件通知欧洲议会,鉴于舒尔茨不顾中方劝说,坚持与达赖会晤,决定推迟欧洲议员团访问大陆的行程。

欧洲议会发言人吉洛特16日向美国新闻网站“政治”证实,的确收到中国驻欧盟使团的通知,称邀请达赖到访违背欧盟的“一个中国”承诺,干涉了中国内政,也破坏了双边交流氛围。“中央社”报道称,被推迟的欧洲议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议员团原计划访问北京和上海,参观上海证券交易所,并拜访财政部。“法兰西24”新闻电视台评论说,这是来自中国的明显施压。

与欧洲议会的做法截然不同,对时隔5年再次窜访法国,且停留长达一周的达赖,法国政府没有安排任何官员接待。法新社称,法方显然是考虑到不要惹恼北京。法国《世界报》以“遭到政府抵制后,达赖喇嘛在法国作秀”为题报道说,没有任何官方领导人会晤,达赖却抓紧每个机会来扩大影响。12日抵达巴黎,他就在“推特”上发布与前财经部长马克荣的合影,称“我看到了欢迎的面孔”。

15日,欧洲议会还公布了萨哈罗夫奖5名提名人选,其中包括2014年因分裂国家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原中央民族大学教师伊力哈木。最终获奖者将于10月27日公布。不过,这一提名目前并没有引起多数欧洲主流媒体关注。有德国学者17日说,萨哈罗夫奖一直存在争议。反对者认为,这种奖项对人权和民主事业并无促进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孙恪勤17日说,在欧洲几大机构中,欧洲议会扮演“人权卫士”的角色很多年了,是有历史传统的。欧盟理事会、欧洲理事会等机构比较注重发展和中国的关系,在人权问题上相对收敛一些。欧洲议会里有好多小组,包括西藏小组、人权小组、台湾小组等等,那些小组的成员在这类事上比较积极。

孙恪勤说,中欧在战略和经济上合作,文化、体育层面的交流也很广泛,但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双方在人权、西藏、台湾等问题上存在着很深分歧,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人权问题上。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前些年欧洲议会更过分,甚至通过一些决议来谴责中方。这些年,通过加强政府层面的交流和对话,一些问题得到缓解,但不可能完全解决,欧洲对华关系的两重性将长期存在。

特朗普叫希拉里保镖“别带枪” 暗示希拉里或遭暗杀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18日报道,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16日的一次竞选集会中表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的保镖应该放下武器,“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暗示希拉里可能遭到暗杀。

据报道,特朗普曾表示,希拉里想要“毁掉你们的第二修正案”——这指的是美国民众合法拥有枪械的权利。希拉里的竞选团队则谴责特朗普“向人民煽动暴力”。希拉里主张收紧枪支管制法,但同时强调她支持宪法第二修正案。

特朗普在迈阿密的演讲中向希拉里叫嚣:“我觉得她的保镖应该放下所有武器。他们应该解除武装,对吗?”他还说:“把他们(保镖)的枪拿走,她(希拉里)不想要枪。然后让我们看看会有什么事发生她身上……这会非常危险。”暗示希拉里可能遭遇枪支袭击。

此前有媒体报道,特朗普已经获得美国步枪协会(NRA)的支持,而美国步枪协会一直反对控枪,被认为是美国枪支泛滥背后的主因之一。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特朗普暗示希拉里可能遭到暗杀。在今年8月的一场演讲中,特朗普再次炮轰希拉里的枪支政策,并称:“顺便说一下,如果她(希拉里)能选择谁当法官,你们什么也做不了,各位。不过(支持)宪法第二修正案的人——或许会有办法,我不知道。但我能告诉你们的是,那将会是可怕的一天。”

这一发言立即被民主党人解读为特朗普在暗示拥枪支持者对希拉里以及她有意提名为最高法院法官的人选使用暴力。

周边动态

朝半岛局势紧张 日英战机将首次在日联合演练

日媒称,日本防卫省16日宣布,英国空军与航空自卫队战机将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青森县的航空自卫队三泽基地及周边空域举行首次联合演练。迄今,航空自卫队尚未同美国之外的国家在日本国内开展过联合训练。

共同社9月17日报道,日英两国政府1月举行了外长和防长磋商(2+2磋商),当时就英国派战机赴日本参加演练一事达成了共识。双方商讨了实施联合训练的时期。据航空自卫队称,训练并不包括基于日本安全保障相关法的新任务内容。

在联合训练中,日本将出动航空自卫队北部航空方面队的F-15战机和F-2战机各4架。英国空军将出动4架“台风”战机,同时派遣150名以上人员参加。

日本航空幕僚长杉山良行16日在记者会上称:“希望通过训练,提高航空自卫队的战术本领并促进同英国空军的相互理解。”

日本《东京新闻》9月17日报道,航空自卫队和英国空军将在青森县三泽基地及其周边空域举行首次联合演练。

日本政府此前曾表明“不允许(日美以外的)第三国士兵在日本进行训练”的姿态,可见与过去政府答辩的一致性值得疑问。

航空自卫队从未与美军以外的国家在日本国内举行联合演练。问题是英军在日本国内举行训练的法律依据,依据之一可能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生效后的1954年,日本与联合国军签订的《联合国军地位协定》。该协定第五条规定:“(联合国军)在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后,可以利用(日本境内的)美军设施。”

根据协定,英军可以利用驻日美军基地和设施。但是,可以利用的是横须贺海军基地和横田机场等7个美军基地和设施,不包括此次的三泽基地。

去年1月,美英海军陆战队在冲绳县名护市美军施瓦布军营举行了联合演练。施瓦布军营不在指定的7个美军基地和设施之列。政府有责任就英军士兵在日本国内参加训练的法律依据作出说明。

日英两国是在朝鲜进行核试验导致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举行联合演练的。据日英相关人士说,英国空军将派出主力的“台风”战斗机,以三泽基地为据点,在周边空域进行空战、补给支援等联合演练。参演英军部队将由4架“台风”、3架运输机和两架加油机,以及150名至200名官兵组成。

英国空军部队预定在日本参加联合演练后赴韩国与韩军举行联合演练。

印度强化中印边境军用设施建设 驻军人数增加

美媒称,7月份中国至少两次在印度北部的北阿肯德邦巴拉霍蒂越过中印之间的实际控制线(LAC),这是两国之间的实际边界。除中国飞机在该地区进行侦察飞行,据报道还有20至25名解放军进入巴拉霍蒂的非军事区。

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9月13日报道,这些事件再次凸显了印度在3488公里长的印中有争议边界附近糟糕的陆路连通性。例如,印度巴拉霍蒂的边防哨所依靠的唯一公路离LAC还有20公里。离开这条公路,就必须靠人力和驮兽把补给运到边防哨所。虽然两国都在它们各自一侧忙于大规模的公路和铁路建设项目,但中国的进度明显超过印度。印度任其公路恶化,也没有铁路,印度国内越来越担心,如果与中国发生军事对抗,与LAC糟糕的陆路连接最后将造成高昂的代价。

报道称,为缩小差距,印度正在加强沿LAC的部队级别和军事基础设施。边防哨所的驻军人数正在增加;过去由一个排把守的哨所现在由一个连把守。印度正在组建一支有8万人的特种山地打击军,它能够在西藏发动进攻行动。沿LAC西段部署的T-72坦克装甲团将增强这一能力。部署在藏南地区的4个团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将增强印度在东段的常规军事威慑力。

据报道,印度的空中力量和基础设施也增强了。苏-30MKI战斗机目前从印度东部和东北部的新基地起飞,还有至少6个中队的国产“天空”地对空导弹守卫喜马拉雅山以东的空域。旧的前方着陆场(ALG)正在整修,还在离LAC更近的位置修建新的ALG和航空站。

报道称,印度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失败,这一耻辱对国民心理造成深远影响,这反映在它的国防和核政策上。在那场战争后,印度对中国采用了一种防御性战略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它几十年来不愿在LAC附近修建公路。印度政策制定者担心,万一爆发另一场中印战争,在LAC附近新建公路会方便中国军队迅速向印度中心地带挺进。结果就是,在本世纪头十年的中期之前,印度有意识地让中印边界附近的现有公路陷入废弃状态,而且不修建新的公路。

2006年,印度最高国家安全政策制定机构——内阁安全委员会最终为在LAC附近修建73条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公路开了绿灯。虽然军事考虑推动了升级边界基础设施的决定,但为住在偏远边境地区的社群改善设施和增加经济机会,也在这项政策中发挥了作用。

但加强这一基础设施的计划严重落后于预定计划。据印度议会国防特别委员会第19次报告,在政府批准于2006至2007年建设,以及计划在2012年前完成的73条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印中边境地区公路中,迄今只建了21条。还有2条公路尚未动工。修建新铁路的计划甚至更落后。2010年,印度确定在与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接壤的边境地区修建28条重要铁路线,并优先考虑其中14条对国家安全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铁路线。这些铁路线全都处于未动工状态。

报道称,印度边境地区基础设施项目进展缓慢的状况往往被归咎于有限的预算,官僚制度的繁文缛节、腐败、复杂的地形、高海拔地区有限的施工季节、获取环保许可和属于部落社区的土地等种种困难。此外,一名印度官员说,国防机构权力部门中仍保持着“旧的防御思维”。修建连接达旺和维杰亚纳加尔的1800公里公路——横贯印度视作东段边界的整个麦克马洪线——的计划遭到军方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这条路离有争议边界太近。在重新调整线路后,国防部最终同意修建这条公路。

越国会推迟审批TPP 德媒: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想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获取突破性政治遗产变得越来越难。据英国路透社16日报道,原本被认为将成为首批批准该协定国家之一的越南,已经将审批进程推迟,称要视美大选结果再做决定。

该报道援引越南消息人士的话称,在将于10月20日开启的越南国会下一轮会议中,审批TPP并不在议事日程上,“因为政府向国会提交的建议书并不完整”。这意味着越南审批通过协定最早也要到11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束数月之后。

越南《青年报》援引该国国会主席阮氏金银的表态说,虽然越南是TPP的创始国,但仍需要参照和考虑其他各国的批准情况,以及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对TPP有何影响,届时将做出相关评估,经讨论后再做出决定。

奥巴马曾表示有信心在卸任前推动TPP获得美国国会批准,但两位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和特朗普都对TPP持反对态度。

16日,奥巴马在白宫会见了俄亥俄州州长卡西奇。卡西奇曾作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路透社称,这个不同寻常的举动显示出奥巴马在如何费尽全力推动TPP在美国国会获得批准。他与卡西奇就如何消除国内政坛中对TPP的恐惧展开讨论。陪同卡西奇前往白宫的还有多名商界和政界领导人,包括美国共和党籍前财政部长保尔森、美国IBM公司总裁罗睿兰以及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

奥巴马的热切请求得到了卡西奇的支持。有美国媒体报道称,卡西奇在会谈后说,TPP对美国经济以及对抗中俄方面至关重要。在会面开始前,奥巴马在总统办公室对记者说,“现在,中国正在努力促成他们自己的贸易协定”,美国企业有被“挤出亚洲”的风险,中国不会设立一系列规则来保障美国企业的利益。“德国之声”评论说,向“敌营”伸出橄榄枝是“跛脚鸭”奥巴马为TPP的最后一搏,但越南却给了TPP一记响亮的“耳光”。

日防相称在南海展开“日美联合巡航” 美国防网站只字未提

“美国之音”网站16日称,美国国防部长卡特15日在五角大楼与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举行了会谈。这是稻田朋美上个月就任防卫相后的首次访问美国。报道称,双方就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以及美日联合在南中国海巡航等议题进行了磋商。“美国之音”称,目前日美两国都希望在日本今年3月出台的新安保法的框架下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与以前不同的是,日本的新安保法允许它在一定程度上行使集体自卫权,或是对美国以及其他盟国提供援助,即使日本自己并没有遭到袭击。

美国《华盛顿时报》也称,日本将加入美国南海巡航。报道称,稻田朋美15日在五角大楼与卡特举行会谈之前在华盛顿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表了一场演讲,她指责中国最近在东海以及南海的行动“违反了现有的国际规范”。她称,“与美国一样,我们对中国在南海地区的领土主权宣示表示担忧。日本将更多地介入南海事务,包括为南海沿岸国家培训军事能力。”

在一些惯于在南海问题上煽风点火的西方媒体上,美日联合进行南海巡航似乎是两国已经商定好的协议。但在美国国防部网站上,相关报道却并未提到“日美联合巡航”这个具体计划。美国国防部网站16日的新闻稿称,卡特与稻田在会谈中主要讨论了亚太地区快速变化的安全环境,会谈主题包括如何应对朝鲜威胁以及东海和南海问题。关于南海“自由航行”,新闻稿只是泛泛地称,“双方同时确认两国政府维护自由航行的决心,将继续依照国际法展开海上行动。”

在稻田朋美与卡特会谈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日本将与美国进行南海联合巡航的问题成为众多国际媒体记者追问的焦点。根据日本防卫省网站16日公布的记者会内容,稻田一直没有正面回答。有记者问,日美南海联合巡航是否是日本新安保法案开始实施之后的新内容?稻田却顾左右而言他,“这不仅代表日本和美国,还表明日美与其他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之间加强联系。这是在东海和南海彻底贯彻‘国际法权威’的体现”。记者又追问了一遍,稻田称,“今后会有这种新任务(联合巡航)的训练,但由于涉及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必须要经过协商后(才能实施)”。记者再次问道,“日美联合巡航是否有为美国舰队护航的含义?”稻田只是说,“如果(日美)不达成一致的话,这种说法没有意义。”最后,记者再次问她说的南海联合巡航演练是不是现在美国做的“自由航行”的一部分?稻田称,日本没有参加美国的“战斗巡航”。

国际观察

英媒:英国批准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

据英国《金融时报》9月15日报道,在与法国电力(EDF)“修订协议”后,英国新任首相特里萨•梅放行了投资额达180亿英镑的萨默塞特郡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数月来欧洲最大能源项目的命运面临的不确定性终于消散。

今年7月,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出人意料地被搁置起来,目的是让梅有时间评估该项目的高成本、未经验证的技术以及中国投资者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引发的担忧。欣克利角核电站预计将满足英国国内约7%的电力需求。

不过,梅已判定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对保证英国电力需求、减少碳排放具有关键作用。未来15年,占英国一半以上发电能力的老式发电站将逐步被淘汰。

英国政府15日上午表示:“在对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完成全面审查、并与法国电力修订协议后,政府决定推进二十余年来的首个新核电站项目。

“不过,大臣们将为未来流入英国关键基础设施——包括核能设施——的外国投资制定一个新的法律框架,并将在欣克利角项目后应用。”

根据这一新法律框架,英国政府将在“未来所有新建核电站项目中拥有特别股权”。英国政府表示,这样做可确保关键股份不会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被出售。

英国商务大臣格雷格•克拉克表示,政府正寻求让法国电力保证,欣克利角核电站建成前,该公司不会未经英国政府同意处置其所持股份。

英国政府寻求上诉保障措施前,梅及其顾问详细审查了中国国企在欣克利角项目中持有的三分之一股份、以及这些企业参与的另一个相关项目——即与法国电力在埃塞克斯郡布拉德韦尔再建立一座核电站,该核电站将采用中国反应堆技术。

英国政府打算在未来核电项目中持有“黄金股”,似乎是为了化解一个担忧——即中国将对英国电力供应拥有过多的控制权。

英国公投决定退欧后,其外交政策正处于不确定期,英国政府决定在这个时候推进欣克利角项目,有望巩固英国与法国和中国的关系。但是,如果英国政府寻求得到的更强保障措对布拉德韦尔项目构成障碍,则仍有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该项目被视为中国核技术的一个展台。

放行欣克利角项目,是梅在其首相任期内发出的首个重大战略指令,英国将因此投身到这个建设成本完全由法国电力及其中国合作伙伴承担的项目中,并以接受固定价格的电力作为交换条件。

法国电力表示,它对这一“标志着十年的筹备和严密的规划终于画上句号”的决定感到“高兴”。

15日的公告未提及对与法国电力达成的协议的财务条款做了任何修改。根据这些条款,在35年的时间里,这家法国公用事业公司将为欣克利角核电站所发电力收取每兆瓦时92.5英镑的费用,该价格会随着通胀上涨。

欧盟官员:英国最迟将于明年初开启退欧谈判

据英国《金融时报》9月18日报道,布鲁塞尔一名高级官员称,英国计划将最迟于明年2月开启退出欧盟的正式对话,这增加了唐宁街开启退欧进程的政治压力。

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称,英国首相特里萨•梅在上周一次会议上告诉他称,很可能在未来5个月内作出这一决定。

“她表示今年几乎不可能触发第50条。但她称很可能将在明年一、二月份做好准备,”图斯克称。

在欧盟成员国非正式峰会——这是43年以来英国首次缺席——后,图斯克重申了布鲁斯尔的立场——即在第50条触发之前,不会就英国退欧展开任何谈判。

他发表此言之际,欧盟领导人纷纷重申其意图,即他们将坚决捍卫原则,如果英国想限制劳动者自由流动,欧盟将不允许英国参与欧盟单一市场。

尽管威斯敏斯特和布鲁塞尔两方面都有压力,但是梅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明确表示她将何时触发第50条,只是表示今年内不会触发该条款。触发欧盟条约的这条退欧条款,将开启为期两年的谈判。

美主导的打击IS联盟空袭叙政府军据点 打死数十人

据叙利亚媒体17日报道,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当天对叙政府军一据点进行空袭,打死数十名政府军士兵。

叙通社援引叙军方声明说,国际联盟当天轰炸了叙东部代尔祖尔机场附近萨尔达山的政府军营地,造成人员伤亡和武器装备毁坏。

总部设在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说,空袭造成83名叙政府军士兵死亡、超过120名政府军士兵受伤。

叙军方声明说,这是对叙国家和军队的公然侵犯。

据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目前控制着代尔祖尔省大部分地区,叙政府军仅控制省会代尔祖尔市等地。自2014年以来,该市内约5万平民生活在“伊斯兰国”的围困中。叙政府和俄罗斯曾多次向该市空投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日本瞄准非洲企图比肩中国 美媒:日本有实力吗?

美媒称,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在肯尼亚召开后,中国外交部发布一份声明指责日本企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非洲国家,谋求私利,还企图挑拨中非关系。事实上中国是在告诉日本别把手伸进其“第二大陆”——非洲。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9月7日报道,中日两国竞相扩大在非洲存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这将帮助非洲主要经济体如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迎头赶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

报道称,多年来,全球化进程(国际和国内市场日益整合、相互依存)忽视了非洲大陆。原因有很多,例如基础设施条件差、低收入以及政治不稳定等等。

后来中国来了,制造业产能发展导致中国对能源和原材料十分渴望。在北京的商业考量中,非洲的地位仅次于上海。

非洲成为一个简单、方便的目标,位居北京经济议程的前列。年复一年,中国领导人率领商务代表团造访了每一个重要非洲国家首都,签下基础设施项目和贸易协议,把非洲变成中国的“第二大陆”。

报道称,全球化终于开始把触角伸向非洲。2013年中非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这是美国和非洲之间的贸易水平的两倍。

如今日本试图赶上中国,通过民间和国家机构与非洲开发银行合作,向非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300亿美元资金。

报道称,要想比肩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东京显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但它有足够的资源、政治意愿以及决心这么做吗?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多招反制来南海巡航的日本

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防卫相稻田朋美15日宣布,日本自卫队将与美军联合在南中国海巡航。她说日本将通过与美国海军联合巡逻、与区域国家的海军举行双边以及多边军事演习、对一些国家提供协助等加强日本在南中国海的参与。这是日本的一个新姿态。

美国一直在邀请日、澳等南海域外国家和菲律宾等区域内国家在南海搞联合巡航,澳、菲等国表态谨慎、含混,东京之前也一直表示没有参加南海联合巡航的计划。

中国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建国今年6月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表示,若日美在南海开展所谓“联合巡航”或其它军事行动,中方不会坐视不理。稻田朋美在美国的表态可以被认为是在冲击中国的底线。在15日与美国防长卡特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多名记者连续追问日本的这一决定,稻田朋美不愿意多做解释,这表明她本人和世界舆论都知道,日本的这一姿态对南海局势极具刺激性。

在东京下决心派军舰来南海参加联合巡航之后,中日这段时间缓和双边关系的努力看来大部分都要被冲销了。另外稍稍有些平静的南海局势会因为美日这两个域外国家的“联合巡航”而掀起更大波澜,中国除了采取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大概别无他择。

一旦美日在南海的联合巡航正式开始,等于对中国实施21世纪的“新炮舰政策”。这种情况下,中国应毫不犹豫地对已经建成的南沙岛礁进行军事化部署,增强与美日军舰对峙、周旋的能力。中国还应把这样的反应提前通知东盟国家,让国际社会更加清楚南海局势升级的原委。

如果美日联合巡航频密,或有更多国家参与,严重干扰南海地区的正常秩序,中国就应把宣布建立南海防空识别区作为进一步选项。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中国以多个军事化岛礁和防空识别区的整个体系对抗美日军舰,长远看我们并不会在战略上丢分。

进入南海的日本军舰应当成为中国对抗的主要目标。中国军机可以采取低空掠过日本军舰等临界动作,增加对日方的压力。

除了在南海采取上述行动,中国应强化在钓鱼岛方向的对日施压,增加公务船在钓鱼岛执法的频次。东京现在是最热衷炒热南海问题的一方,它这方面的积极性不仅超过了南海区域内国家,甚至比美国还怕南海问题冷下来。它这样做的重要动机之一,是想用南海问题牵制中国,使自己在东海上更加主动。在这一点上,北京绝不能遂它的愿。

中日摩擦本来局限在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上,日本贸然开辟了中日之间的“南海战线”,使得中日之间的“世仇”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社会来说日本不是美国,中国人对日本挑衅的容忍度很低,要求政府强硬回击的态度更加强烈。日本军舰进入南海很可能将中日关系带入新一轮的恶化。中国社会针对日本的一些历史记忆恐怕会再一次激活,反日情绪的高涨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将面临做好内部情绪管控的老问题,我们需要既坚决回击日本,又做到出手稳健,不掉入与日本置气的冲动游戏。

中日冲突不是孤立的,日本与美国等互为杠杆,形成一盘复杂的战略大棋。具体如何对付日本,必须由高度专业的外交和军事团队主导,不能由民间的舆论力量说了算。

中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我们的行动越有条不紊就越有后劲。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两倍于日本,我们又是核大国,今天的日本实为中美战略博弈的配角,可捣乱但绝奈何不了中国。中国人需对日本的拙劣表现还以颜色,但千万不可被它气着。原因很简单:它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