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07期 2017-01-06(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1月5日,隔夜美股再次收高,港股在美预讬证券(ADR)普遍高收。5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0.76%,后走势持续震荡,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46%,报22456.689点,国企指数涨1.67%,报9598.680点,红筹指数涨1.17%,报3653.380点。大市成交额621.5亿。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9.08亿,港股通(沪)净流入6.78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8.93亿,港股通(深)净流入2.9亿。

分析认为,隔夜美股再次收高,美联储公布会议纪要显示多数联储官员认为经济增长面临上行风险,且委员认为未来应加快落实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应对,不过失业率持续下跌令美联储关注。现外围美股反复向好,但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认为加息步伐加快令投资者谨慎,不过A股反弹强劲短期给港股带来企稳动力,因此,料港股近期震荡整固,可留意低估值蓝筹。

今日头条

港股近期震荡整固 可留意低估蓝筹

2017-01-05_193052.png

1月5日,隔夜美股再次收高,港股在美预讬证券(ADR)普遍高收。5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0.76%,后走势持续震荡,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46%,报22456.689点,国企指数涨1.67%,报9598.680点,红筹指数涨1.17%,报3653.380点。大市成交额621.5亿。

个股方面,“三桶油”走势强劲,中国石油股份涨4.01%,报5.96元,领涨蓝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3.44%,报5.71元;中国海洋石油涨1.53%,报9.95元。碧桂园由于管理层人员大变动,导致股价震动,最多跌6.9%,见逾两个半月低,截至收盘,股价跌涨持平,报价4.21港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9.08亿,港股通(沪)净流入6.78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8.93亿,港股通(深)净流入2.9亿。

消息方面,5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价报6.8817,创近一个月新高,较上一交易日大涨668点子,创去年2月15日以来最大涨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午后直线飙升,最高升至6.7858,日内连续升破6.86、6.85、6.84、6.83、6.82、6.81、6.80、6.79八大关口,涨488点子报6.8174,两地价差倒挂逾600点。

中国金洋郭家耀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大幅反弹,会纾缓市场对中资估值压力的忧虑,料恒生指数有明显升幅,可上试50天线。

贵人资本梁渊认为,隔夜美股再次收高,美联储公布会议纪要显示多数联储官员认为经济增长面临上行风险,且委员认为未来应加快落实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应对,不过失业率持续下跌令美联储关注。现外围美股反复向好,但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认为加息步伐加快令投资者谨慎,不过A股反弹强劲短期给港股带来企稳动力,因此,料港股近期震荡整固,可留意低估值蓝筹。

热点聚焦

周五热门港股聚焦

当代置业:控股股东增持4806.8万股

当代置业(01107)发布公告,该公司获极地控股通知,于2017年1月5日,其收购该公司合共4806.8万股股份,相当于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约1.92%。

建发国际集团:再次斥资14.5亿元增资苏州兆祥房地产 持其股权增至50%

建发国际集团(01908)发布公告,兹提述该公司日期为2016年8月18日的公告,谨此宣布该公司全资附属益悦与苏州兆坤及厦门利源订立首份增资协议,据此,益悦合共出资5.18亿元,并收购苏州兆祥房地产(目标公司)约13%的注册资本。

现代牙科:并购丹麦义齿技工厂 进一步渗透现有区域市场

现代牙科(03600)公布,于2017年1月1日,就公司全资附属Modern Dental Europe B.V.向卖方策略性收购丹麦义齿技工厂Schmidt   Dentalkeramik APS.(目标公司)订立购股及转让协议。

万科企业:16年销售金额3647.7亿

万科企业(02202)发布公告,2016年12月份该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66.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34.1亿元。2016年1月至12月,该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765.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647.7亿元。

景瑞控股:拟2.09亿元出售宁波佳穆60%股权

景瑞控股(01862)发布公告,于2017年1月5日,该公司全资附属宁波瑞策与宁波环高及宁波海曙康发(统称买方)订立合作协议,据此,买方将以总代价2.09亿元向宁波瑞策购买宁波佳穆合共60%股权,并承让其股东贷款的60%,以共同开发位于中国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的该地块。

信和置业:合营企业中标发展及营运香港海洋公园富丽敦酒店

信和置业(00083)发布公告,于2017年1月5日,该公司及尖沙咀置业(00247)收到合营企业栢联中标发展及营运香港海洋公园富丽敦酒店的确认书。

“深港通”满月 资金偏爱这些股!

2017-01-05_194254.png

深港通自2016年12月5日鸣钟启动,至2017年1月5日正好满月。在此期间,除了元旦后连涨两个交易日外,A股总体低迷,创业板更是一度创出2016年3月中旬以来9个月的低点。中金在线港股撰文指出,截至1月4日,北向深股通累计录得163.5亿元(人民币,下同)(19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为南向港股通72亿港元(20个交易日)净流入的逾倍。市场人士认为,比成交量更重要的是,沪深港通总额度取消有助A股四闯MSCI,预期2017年将有约3,000亿元资金通过深港通南下。

“南冷北热”持续

根据深港两地交易所数据,从12月5日至1月4日,除掉圣诞假期等,深股通共计19个交易日,累计成交288.66亿元,累计额度使用172.9亿元。在此期间,深股通日均成交额为14.43亿元,港股通日均成交额为4.96亿港元,深港通日均使用额度为12.53亿元。总体来看,深港通经历从一开始的火爆到运行日趋平稳的过程,期间资金“南下”热情明显低于“北上”,“南冷北热”特征明显。

总体来看,经过一个月运行,深港通交易热度符合市场预期。深港通开通前,曾有多家机构预测深港通开通初期交投将较慢热。有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香港股市投资者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偏向于稳健型的价值投资,而境内投资者主要以散户为主,境内投资者如要通过港股通交易,需符合50万元门槛限制,同时还面临着T+0、无涨跌停限制及复杂的汇兑计算;另一方面,恒生指数当前正处下行过程中,在深港通开通前相关标的股股价已有所表现。另外,不排除入市资金在深港通开通前已借道提前布局的可能。

不过,试点初期表现出的慢热特征,并不影响业内人士对于深港通长期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深圳某券商人士表示,港股通开通初期交易不活跃,或表明内地投资者风险意识在提高,理性投资意识在增强。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强调,深港通是长远的发展,投资者不需要急于“上车”,因为大桥一直都在,未来会注重增加两地可互联互通的产品。

看看这一个月时间里,深港通中哪些个股被资金相中,以期对未来寻找投资机会有所帮助。

南下偏爱折让AH股

港股通方面,内地投资者更多关注A+H股。从港交所披露的数据看,比亚迪、金风科技、中兴通讯等新纳入港股通投资范围的A+H两地上市公司成为“吸金”主力。在这一个月来,比亚迪、金风科技和建设银行H股均连续登上深市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排行榜,其中比亚迪H股累计吸引港股通资金位居全部深市港股通标的之首。从成交情况看,比亚迪股份、中国高速传动和金风科技成交额居前三位,分别为4.6亿港元、3.87亿港元和3.36亿港元,中兴通讯、中国软件国际、腾讯控股、建设银行和联邦制药成交额均超1亿港元。

市场人士认为,具有较高安全边际及可提供较稳定收益的深股通标的,将续成为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配置首选;而低估值、高分红、高股息率、较A股有折让的大盘优质蓝筹港股,亦会较受内地投资者青睐。

北上青睐深市蓝筹

从资金偏好来看,北上资金青睐对象主要为成长性较好的中大盘蓝筹股。具体来看,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三聚环保、海康威视等吸引大量深股通资金流入,并连续登上成交活跃前十排行榜。其中,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最受青睐,在深港通中累计成交金额分别达到44.14亿元和27.65亿元。洋河股份、五粮液和海康威视合计成交额也均超10亿元。此外,印纪传媒、平安银行、潍柴动力、西山煤电、万科A、三聚环保、中联重科和中金岭南成交额也均超亿元。

从净买入情况看,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净买入额最高,分别为38.21亿元和15.29亿元,海康威视、五粮液、洋河股份净买入额均超7亿元。

瑞银证券分析师表示,从此前QFII/RQFII和沪股通投资布局来看,海外投资者对金融和传统消费品板块中估值较低的大中盘股有明显偏好。海外投资者将设法在成长和估值间求得平衡,并更多关注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大中盘股,尤其是消费品、医疗保健和科技等领域。

深港通作用将逐步发挥

后市来看,深港通作用将逐步发挥,特别是南下资金有望放量。

A股方面,从各大主流券商对2017年预测来看,行情向好基本达成共识,在后续行情演绎中,更多资金可通过深股通介入A股。有分析师表示,从深港通交易情况看,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及可提供较稳定的收益等特质的标的,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配置首选,这一投资逻辑有望贯穿后市。

港股方面,目前,港股通标的股多为低估值、高分红、高股息率大盘优质蓝筹股,相较于A股市盈率很低,投资价值凸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年底内地基金公司暂停申购,QDII的额度告急,预计部分大额资金将通过港股通绕道布局港股。

人民币暴涨 央妈再一次教空头做人

2017-01-05_203030.png

人民币三连涨

金融界有一句谚语叫,“一根大阴线改变情绪,两根大阴线改变信仰,三根大阴线改变节操”。港股那点事撰文指出,5日的离岸人民币汇率就成功实现了三连阴,在岸-离岸价格一度倒挂逾1000点,创下CNH 2010年问世以来最大周度涨幅。

4日下午,离岸人民币(CNH)涨超400点,强势收复6.92关口,此后一度升破6.87关口;5日,离岸人民币更是势如破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价报6.8817,创近一个月新高,较上一交易日大涨668点,创去年2月15日以来最大涨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午后直线飙升,最高升至6.7858,日内连续升破6.86、6.85、6.84、6.83、6.82、6.81、6.80、6.79八大关口,现涨488点子报6.8174,两地价差倒挂逾600点。

香港人民币隔夜HIBOR飙升

人民币成功实现三连涨的同时,香港人民币隔夜HIBOR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香港人民币的同业拆息利率飙升。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1月3日)和第二个工作日(1月4日)香港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Hibor)就分别飙升至了17.76%和16.95%。5日,香港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Hibor)全线飙升,隔夜Hibor暴涨2139个基点至38.335%,续创2016年1月13日以来新高;7天利率升至17.55456%,14天利率升至15.70717%。

年年岁岁花相似:去年发生了什么?

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飙升、香港市场上人民币连续升值,这一幕幕是不是似曾相识?是的,类似的场景就曾经发生在去年的1月12日和9月19日。

去年的1月12日,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紧张状况加剧,香港隔夜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拆放利率(Hibor)由1月11日的13.4%飙升至66.8%,创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一周、两周Hibor也分别升至33.79%、28.34%的纪录新高。

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收紧时,人民币汇率会怎么样?

去年同一时期,香港隔夜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拆放利率(Hibor)飙升创下历史记录后,人民币汇率相应地在1月11日大幅升值逾800点,1月12日继续延续升值态势,一度上涨380个基点至6.5641元,打平了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差价。

然而,人民币的升势并未持久,过完一季度之后,人民币在第二季度从6.5左右贬值到了约6.7。

三季度的人民币汇率表现得波澜不惊,对于10月份的人民币入SDR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是,表面的波澜不惊底下,掩盖的可是波涛汹涌。

从9月14日到9月19日,香港隔夜人民币银行同业拆息利率不断创新高,连续多天脱离市场正常水平。9月19日,隔夜香港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CNH Hibor)甚至报到了23.68%,较9月15日的7.95%大幅飙升,创下2010年3月有数据以来的历史第二高值,仅次于今年1月12日的66.81%。不仅是隔夜利率,其余所有期限的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都处于历史次高位,7天期CNH Hibor从8.99%升至12.45%,14天期CNH Hibor也攀升至12.45%。

然而,三季度似乎是一场深不见底的暗战,“十一”大限一到,人民币顺利完成入SDR后便重新打回原形。在10月份之后,人民币一度从近6.5一路上扬到了年底的6.988。

时隔一年,央妈大战空头的大戏又再次上演。一边推高离岸人民币汇率,另一边则 “釜底抽薪”,推高Hibor(香港隔夜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让空头借不到人民币,或者借入人民币的成本奇高,从而将空头的威风杀得遍地。

而且,央妈已经不是去年的央妈了。有了去年开年的经验,今年在头三个工作日就将空头打爆。

开年头三个工作日,央妈就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三日之内,人民币反弹近1600点——对于货币汇率而言,这是足以打爆任何空头的一个恐怖升幅。更不用说,央妈还抽走了任何一个人民币空头都需要的武器,借入人民币。当央妈抽走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空头做空时借入人民币的成本飙升至38%以上。这做空的代价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啊,更何况央妈三根大阴线足以打爆你的头。

隔夜拆息率的飙升,并非偶然:收紧人民币流动性,大幅拉高息口,抬升做空者的成本,令其知难而退才是每回隔夜拆息率(HIBOR)飙升的真正原因。

今年有什么新气象?

尽管离岸人民币顺利实现三连涨,“三根阴线改变信仰”的故事在这里却完全不起作用。别说信仰了,市场的情绪变化都不是太明显。从人民币期货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来看,空头们对人民币期货的热情有增无减。

近几个月以来,香港交易所人民币期货成交量急速攀升,5日再创新高。

截至1月4日,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日均成交量高达4555张,刷新2016年12月的日均成交量纪录,当时日均成交量为4325张合约。事实上,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成交量在2016年8月以来就逐月攀升,日均成交量由去年8月的915张跃升至今年1月的4555张。月度成交量方面,2016年12月的合约成交量为86490张,而在今年1月刚刚过去的两个交易日中,合约成交量就已达到9110张,若该势头得以延续,预计1月合约成交总量将超过去年12月。按年来看,2016年,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合约成交量达到538594张,约为2015年全年的两倍。未平仓合约则在2016年12月30日创下45635张合约的新纪录,约为全球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未平仓合约总和的2/3。

5日人民币期货的成交量更是激增,创下了惊为天人的单日成交量,完全秒杀过去一年以来任何一日的成交量。市场情绪看来丝毫没有因为空头被央妈打爆而熄火,相反,嗅到金钱血腥味的空头们在5日将其兴奋的情绪引向了最高潮。

5日人民币期货的成交价在央妈的极力追击下有所回调,但市场的看空情绪仍然很热烈。据5日的人民币期货报价推算,市场认为到今年3月人民币会到6.9455,6月份会破7,年底市场认为人民币会到7.1755。

4日,港交所还宣布,计划推出人民币货币期权,若市场准备就绪,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期权合约可望在2017年第一季开始交易。新期权合约将配合香港交易所现时提供的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及其他人民币货币期货。根据主要合约细则,期权合约金额为每张10万美元,交易费为8元人民币,首6个月豁免。而且,该期权为标准场内合约,具有高透明度,缴付保证金后即可买卖,可大手交易,合约期可长达16个月。 

人民币货币期权一旦推出,围绕着人民币市场的赌徒将会越来越多,这个市场也会愈发地热闹。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央妈重回去年的套路,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你可以做空人民币,但心不要太大,否则你可能偷鸡不着,蚀掉卿卿性命。”防止外汇流失,换汇卡来卡去,都不如三根阴线来的有效。

公司新闻

联通启动虚拟运营商资费试点 蒙牛豪掷近19亿增持现代牧业

2017-01-05_204932.png

联通启动虚拟运营商资费试点 将从市场蛋糕变大中受益?

1月5日,中国联通(00762)已经启动了资费新政的试点工作,试点结束后,中国联通将向所有合作虚拟运营商实施资费新政。

工信部将在2017年加强对转售业务资费管理、批发价格等方面的监督指导,为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中国联通首先进行试点工作,推出模组资费。

这个模组资费的方式是指,基础运营商打包一个语音、流量等方面的套餐后,出售给虚拟运营商,资费相对固定。

而此前,中国联通给予合作虚拟运营商的资费形式为“资源池”模式。资源池模式是指基础运营商给虚拟运营商语音、流量等方面的单价,由虚拟运营商自己组合。虽然“资源池”模式灵活性极高,但是成本也高。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目前,42家民营企业累计发展转售用户超过3750万,吸引民间投资超过30亿元。但是,虚拟运营商发展壮大的过程并不轻松,据悉,从2013年底开始试用至今,大部分虚拟运营商长期亏损。

新的模组资费模式启动后,或将改变这一现状。

中国联通监管事务部总经理周仁杰认为,中国联通模组模式将为虚拟运营商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便于虚拟运营商自由组合、灵活设计通信产品,深入挖掘并提升细分市场的客户价值,并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体验。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按照模组资费模式,虚拟运营商给中国联通的结算价格会大为降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批零倒挂”的问题,部分虚拟运营商可以因此实现盈余。新资费政策还将改善虚拟运营商ARPU值低迷局面,使其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显而易见,改革将为虚拟运营商带来利好。但对于中国联通来说,价格降低或将在短期降低一部分收入,但是随着行业竞争趋于良性,越来越多的虚拟运营商进入市场,中国联通或将长期受益。

中国联通已经启动了资费试点,未来整个移动转售业务的改变还会远吗?

蒙牛豪掷近19亿增持现代牧业 携手能否共赢?

1月5日,蒙牛乳业(02319)与现代牧业(01117)联合发布公告,蒙牛拟以每股1.94港元的价格从私募基金鼎晖和KKR手中,收购现代牧业16.7%的股份,对赌协议提前一年多结束。本次交易总金额约为18.73亿港元。交易完成后,蒙牛持股将增加至39.9%,全面摊薄后为37.7%,仍为现代牧业最大单一股东。

私募基金鼎晖与KKR提前退出 对赌协议结束

蒙牛此次的增持股份来源为Success Dairy II,后者的实际控制人为私募基金鼎晖与KKR。

4年前,处于“奶荒”之际,现代牧业与私募基金鼎晖与KKR合资建立两个牧场,根据当时的协议,上述私募基金有权在牧场产奶的第3-7年间,随时把牧场资产换成现代牧业的股票。

2015年7月,现代牧业通过定增以约19亿港元的代价从两家基金手中买回了合资牧场股权。当时规定,在股票三年的禁售期届满前45个交易日期间,如果基金所持有的现代牧业股票价值低于3.08亿美元,现代牧业就必须补偿价差。由于2016年国内牧场普遍亏损,现代牧业股价大跌,去年上半年,现代牧业为此计提4亿元的跌价准备。

此次蒙牛增持完成后,鼎晖和 KKR 将退出现代牧业,对赌协议也算提前结束。

蒙牛控股现代牧业 或将协同共赢

现代牧业是中国最大的乳牛畜牧公司,目前在国内有26个牧场,拥有的乳牛数量近23万头,并成为首批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的牧业公司。

近年来,蒙牛重视奶源建设,一直在通过投资现代化牧场及设备、参股牧业公司以及引进合作伙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手段,以提升奶源供应和质量。作为现代牧业的第一大股东,蒙牛也于2008年与其签署了为期10年的原奶采购供应协议。

然而矛盾也随即出现了:两家公司的关系在过去几年,由于现代牧业也进入了下游液态奶市场与蒙牛形成竞争,变得比较微妙。

蒙牛与现代牧业之间的关系却使得两者在业绩上不得不“共荣辱”。

2016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出现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对外表示,蒙牛未按合同完成原奶量收购也是造成该公司亏损的一个原因。但是,现代牧业的亏损也成为蒙牛2016年业绩预亏的一大因素。

瑞信也在不久前发布研究报告预计,蒙牛2016年将出现亏损。第一上海也在12月28日的研究报告中表示,蒙牛重要联营公司现代牧业预计于2016年出现亏损,使得蒙牛将会相应录得应占联营公司亏损,最终预计蒙牛将于2016年存在较大亏损。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蒙牛本次增持现代牧业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

蒙牛乳业总裁卢敏放表示,本次增持现代牧业股份,将强化双方业已存在的业务合作关系,实现双赢的目的,为双方股东的长远利益提供有力保障。本次收购将为公司实现2020战略打下良好基础。

高丽娜认为,进一步强化和蒙牛的关系,将有助于现代牧业获得更稳定的产品输出渠道,从而使集团的业绩得到持续、稳定增长。

有分析指出,此次增持,可以缓解或消除蒙牛与现代牧业之间的摩擦。对于现代牧业来说,也未尝不是个好事。其“卖奶难”问题或将彻底解决,可能产生巨亏的对赌协议也将终止,有了蒙牛的协同作战,2017年的盈利情况也或将改善。

同样的,如果轻装上阵的现代牧业业绩真能如预期一般发展顺畅,也必将反哺蒙牛。但究竟情况如何,且待观察。

腾讯金融业务全覆盖 16081亿市值力压工行

近日,东方财富公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排名榜单,腾讯(00700)以16081亿元人民币的市值成功超越工商银行(01398),排名第一。工商银行以15718亿元的市值屈居第二,第三为阿里巴巴。

前十的排名中,还有中国移动(00941)、中国石油(00857)、建设银行(00939)、中国银行(03988)、农业银行(01288)、中国人寿(02628)、中国石化(00386)。

此外,中国电信(00728)、中国联通(00762)分别排第27名、第36名。

2016年有27家公司借IPO等机会跻身500强,而在香港上市的新股有7家,分别是邮储银行(01658)、浙商银行(02016)、中信建投证券(06066)、天津银行(01578)、华润医药(03320)、美图公司(01357)、中银航空租赁(02588)。

工商银行此前一直稳居市值第一位,如今被腾讯反超。在金融业务方面,腾讯也不断深化布局,覆盖整个金融生态。如此,腾讯是否会在金融领域反超其他,似乎值得期待。

腾讯旗下的金融业务布局在2015年发生重大改变,取消了此前以财付通为主体构建的金融业务架构,全部划入到新的“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下。

目前腾讯金融的业务已覆盖支付、贷款、理财、保险、证券、银行、征信、基金、众筹等9大领域,覆盖整个金融生态。近期微信还透露理财业务资金保有量已突破1000亿,并开通微信红包直接理财功能。

有分析认为,随着时间推移,腾讯金融“全牌照”布局逐步完成,在完成金融生态闭环建设后,腾讯金融未来的关键在于自身数据资源的挖掘以及应用场景的搭建。

除了腾讯金融,微信也即将有新动态。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表示,微信“小程序”将于1月9号正式上线。时间将近,新动态是否能最终反应到业绩和股价上,有待进一步观察。

大行点金

瑞银:中国通信服务转型获认可 给予“买入”评级

大行点金

瑞银:中国通信服务转型获认可 给予“买入”评级

瑞银发表研报表示,中国通信服务(00552)转型逐渐得到认可,该行给予其“买入”评级,目标价6.2港元,目标价上行空间为14.6%。

瑞银表示,公司1月4日股价上涨12.5%,该行通过与公司管理层交流,确认并没有什么特别消息。管理层对其可持续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瑞银认为,公司自2016年12月6 - 8日反向路演后,股价表现强劲,同比增长17.9%至2.4%,这反映公司从低端建筑承包商已转型为中国信息化进程和ICT(信息、通信和技术)转型升级的最佳执行者之一。

公司不再仅限于周期性资本支出,而是ICT结构性调整,德银认为,公司目前估值尚未完全捕捉到这种转变。

大和:料首都机场非航空业务将轻微反弹 升评级至“持有”

大和发表报告表示,调高首都机场(00694)的评级,由“跑输大市”升至“持有”,目标价却由8.4港元降至7.8港元。

大和称,预计2017及2018年首都机场的盈利温和增长,由于估值合理,因此上调评级,并预期2017-2018年非航空业务会有轻微反弹。虽然如此,大和仍微调2016-2018年盈测至18.68亿元人民币、 19.96亿元人民币及 21.25亿元人民币。

高盛:料中石油上调潜在派息 予“买入”评级

高盛发表报告表示,国家财政部去年12月下旬曾要求,内地三大石油集团须上缴去年上半年的炼油额外收益(windfall   profits)到财政部的指定石油储备账。中资三大石油股并无披露取得相关额外收益,该行估计可能占中石油(00857)   去年相当一部分的纯利,但认为上市油企不会重列中期业绩。

然而,该行估计内地三大油企的母公司集团或将代为承担上述需要提交的额外收益,认为此推断具可能性,而中资三大石油股则将通过股息将资金返还母公司。

高盛估计,中石油去年派息有潜在上调的可能性,因其资产负债表强劲,近年明显削减资本开支,兼且中石油集团持有其约86%权益。该行予中石油“买入”评级,予中海油(00883) “中性”评级。

小摩:舜宇竞争优势强 升目标价至50港元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表示,多项数据显示内地智能手机库存正在调整,而该行近期在日本及亚洲访问供应链时,发现双镜头的采用或慢于预期,但认为舜宇(02382) 仍占据良好位置,以抢占手机镜头的市场份额。该行认为,智能手机品牌未来仍会寻找混合镜头,这将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该行将舜宇的目标价由44港元上调至50港元,评级“增持”,建议投资者于当前水平购入,因目前股价已计入对库存调整的忧虑。

该行称,假设今年双镜头的出货量达到2亿至2.5亿件,将带动集团今年的手机镜头付运增长23%,对比行业增长率仅10%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