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25期 2017-02-24(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2月23日,隔夜美股个别发展,道指连读第九日创收市新高,收市升32点或0.16%;ADR港股比例指数报24018,较上日恒指收市跌183点或0.77%。23日早盘,恒指低开,但随后恒指直线拉升,再创5个半月高位,高见24216.529点。此后,恒指迅速跳水,低见24046.91点。午后恒指呈窄幅震荡格局。截止港股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报24114.84点,跌0.36%;国企指数报10521.53点,跌0.15%;红筹指数报3906.88点,跌0.61%。大市成交818亿。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2.66亿 ,港股通(沪)净流入为26.24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4.17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4.78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港股短线预期于两万四徘徊,资金正轮流炒不同板块,目前港股强势,相信于两万四以上上落机会较大,但相信于3月两会前可能会有获利回吐盘出现。

今日头条

港股依旧强势 两会前或有获利回吐盘

2017-02-23_205116.png

2月23日,隔夜美股个别发展,道指连读第九日创收市新高,收市升32点或0.16%;ADR港股比例指数报24018,较上日恒指收市跌183点或0.77%。23日早盘,恒指低开,但随后恒指直线拉升,再创5个半月高位,高见24216.529点。此后,恒指迅速跳水,低见24046.91点。午后恒指呈窄幅震荡格局。截止港股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报24114.84点,跌0.36%;国企指数报10521.53点,跌0.15%;红筹指数报3906.88点,跌0.61%。大市成交818亿。

个股方面,中国旺旺跌4.86%,报价5.09元,领跌蓝筹。“三桶油”跌幅居前。中石化跌0.48%,报价6.19元;中石油跌1.61%,报价6.11元;中海油跌0.42%,报价9.43元。内资金融股下跌,交通银行跌1.09%,报价6.32元;中国人寿跌0.81%,报价24.4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2.66亿 ,港股通(沪)净流入为26.24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4.17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4.78亿。

消息方面,23日新华社刊文称,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成为近期金融监管高频词。规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IPO加速、再融资收紧……证券监管部门重拳频出,这些政策构成助力资本“回归”实体经济的“组合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17年是A股融资结构变化的一年。去伪存真,监管层通过一系列举措,或许这是改变A股炒作规律的一年。

业内人士表示,恒指23日早以24122点低开79点后,最低只见24046点便收窄跌幅,再一次显示24000点关口具支持力,毋须‘惊动’下一级支持兼10天线附近23800点水平,而收市报24115点,跌0.36%,加上成交由22日升市的925亿元,回落至23日的818亿元,反映港股市底强,买上的动力仍较沽盘动力强得多,上试24800点的机会仍然相当高。

招银国际苏沛丰分析认为,港股短线预期于两万四徘徊,资金正轮流炒不同板块,目前港股强势,相信于两万四以上上落机会较大,但相信于3月两会前可能会有获利回吐盘出现。

热点聚焦

周五热门港股聚焦

中国能源建设:拟于甘肃投260亿元建设1000MW太阳能发电

中国能源建设(03996)发布公告,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阿克塞县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书。协议约定,中电工程在阿克塞县计划总投资约260亿元人民币,建设1000MW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同时配套建设与建设规模匹配的变电站及相关产业链。

长虹佳华:斥1亿元成立哆啦有货电子商务

长虹佳华(08016)发布公告,于2017年2月23日举行的董事会会议上,该公司已议决透过其全资附属公司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总出资额为1亿元。将予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拟命名为四川长虹佳华哆啦有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哆啦有货)。

万隆控股集团:与云南白药清逸堂设合营 以开拓东盟市场

万隆控股集团(00030)发布公告,该公司与云南白药清逸堂实业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23日就成立一间合营公司订立一份合资协议,以就云南白药清逸堂的产品及其他个人护理产品于东盟国家的市场发展展开合作。

天溢森美:与阳光一代合作 以在香港设立不少于40家“森美店中店”

天溢森美(00756)公布,于2017年2月23日,公司与阳光一代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此协议将结合森美鲜榨橙汁及波仔品牌的优势,共同于食品零售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签约双方将共同设立合营企业,分别由森美占股六成,而阳光一代则占股四成。目标是透过此合营企业,未来在香港设立不少于40家“森美店中店”。

越秀地产:预期3月3日自新交所除牌

越秀地产(00123)发布公告,公司已申请自2017年2月24日上午(新加坡时间)起暂停股份于新交所买卖,除牌预期将于2017年3月3日生效。

招商证券:获准设立17家分支机构

招商证券(06099)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深圳证监局关于核准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17 家分支机构的批复》(深证局许可字 [2017]12 号)。

根据该批复,公司获准在北京、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重庆、陕西、新疆和深圳等地设立 17 家证券营业部。

南北资金买买买 鸡年双向净流入超600亿元

2017-02-23_211520.png

春节过后,资金面开始逐步回归正常,沪港通与深港通延续双向净流入的态势,南北资金的第二波互通潮正在进行中。证券时报撰文指出,南北资金流动加速,而资金面并没有出现此消彼长局面,这意味着会给两地的股市带来增量资金,从而产生投资机会。数据显示,北上资金在沪市大举买入金融股和贵州茅台,在深市则追逐家电、白酒及中药股。

沪港通近期有“躁动”

春节过后,南北资金流动的速度呈现加快的局面,无论是沪港通还是深港股,均保持双向净流入的态势,尤其是沪港通资金在鸡年以来有所异动,沪股通资金及沪市的港股通资金近期均有点“躁动”,流入资金呈现跳跃式增长,成为这一波南北互联互通大潮的主力。

数据显示,春节长假过后,沪股通改变了去年底及今年1月上旬资金净流出的状态,鸡年以来的14个交易日均实现了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152.63亿元,其中2月6日资金净流入达到21.47亿元,此外还有7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过10亿元。沪市的港股通方面,更是有活水源源不断地南下,累计净流入287.64亿元,22日的资金净流入高达45.11亿元,创下今年单日净流入新高;而2月10日至16日连续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均超过20亿元。

深港通方面,则保持整体平稳运行,细水长流。统计同时显示,鸡年以来深股通资金仍有条不紊地涌入,总体上每日流入额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14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96.75亿元,仅2月17日单日流入额超过10亿元,为10.81亿元。深市的港股通方面,资金同样维持匀速流入,每日流入额在2亿元至7亿元之间,春节后累计资金净流入63.48亿元。

综合来看,春节长假后,北向资金净流入249.38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351.12亿元,双向资金合计达600亿元。平安证券认为,基金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参与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规模有望迅速增加,南北资金流动将会加速,可能会给两地带来增量资金。

北上资金偏向价值投资

业内人士表示,研究过沪港通资金的都知道,这些资金主要由机构资金组成,这些资金往往有统一的行事风格,交易非常有秩序、有计划。未来深、沪港通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资金渠道,投资者不能忽略这些资金的动向,而是要常常查看数据,看看这些躁动的资金又要打什么算盘了。

统计显示,鸡年以来的沪股通十大活跃成交股榜单上,共有35只个股上榜,主要是金融股和贵州茅台。其中有4只个股上榜次数超过10次,中国平安和贵州茅台上榜次数最多,均为14次,其次是三一重工和方正证券。此外,海螺水泥和招商银行的上榜次数也居于前列。从涨幅来看,春节后方正证券和三一重工涨幅居前,分别为9.42%和8.14%,其次是亚泰集团、南京银行和海螺水泥,涨幅均超过7%。

深市方面,鸡年以来的深股通十大活跃成交股榜单上共有40只个股上榜,主要追逐家电、白酒及中药股。其中,海康威视、五粮液和美的集团上榜次数最多,节后14个交易日均没有“落单”,洋河股份和格力电器的上榜次数也超过10次。此外,潍柴动力、云南白药的涨幅也居前。从涨幅上看,这些股票表现明显好于沪市,涨幅超过10%的有11只,其中徐工机械和洋河股份的涨幅超过20%。

平安证券认为,对于深股通来说,与沪股通类似,购买的大都是行业龙头,具有大市值、高股息和低市盈率的特点。从近期这些资金的风险偏好、市场资金行为可看出,北上资金交易风格总体上稳定,趋于长线的价值投资。

香港将诞生史上最贵地王!一平米楼面价逾22万元

2017-02-23_212045.png

在内地此起彼伏的“地王”,已然随着房企的脚步转到了香港市场。据《星岛日报》报道,于2月17日截标的香港鸭脷洲临海住宅地吸引了14家财团入标,竞争激烈,而且,多家财团均以“超高价”入标。其中,来自内地的龙光地产及合景泰富联合体出价更介乎约155亿至158亿港元,楼面呎价逾20,300港元,(相当于22万一平)较市场估值上限高出最少35%,这意味着该幅地皮将打破尘封近二十年的纪录,成为香港历来最贵的新地王。

因人民币贬值、市场宏观调控等多重因素,到香港扫货的内地房企队伍可谓日渐壮大,相比香港本土房企,抢地价格越来越惊人的内地开发商也俨然一副“土豪”形象。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内地房企不差钱,海外资产配置需求也是重点,且相比内地市场,香港楼市似乎更为稳定,升值空间更大。

然而在多变的经济市场环境下,风险无处不在,内地房企赴港投资到底更多意味着机会还是冒险,则是众说纷纭。

合景龙光“天价”抢地

显然,香港鸭脷洲临海住宅地会是另一幅备受瞩目的百亿地王,尽管招标伊始就已做好心理准备的小伙伴们,还是被龙光合景泰富联合体的出价惊呆了,对于该地块为何能得到开发商开出如此“天价”,有市场人士分析透露,看好地块的发展是最主要的原因。

据悉,该地块位于港岛南区,位置临海单位建成后将是难得的无敌大海景房,适合建优质豪宅,且片区内刚刚规划通地铁,交通便利使其未来前景更可期,且未来项目针对的主要客户为内地富豪,所以即便入标价高,还是有利可图的。

以往内地拍出高价地王时,无可避免会有人提到未来的风险问题,香港市场同样如此。

世邦魏理仕资深董事钟德尧表示,单就地块而言,要面临的风险是不大的。港岛南区的地段、全海景豪宅、便捷的交通已经是项目未来入市的保障,而且其认为香港的豪宅卖到3-4万港元的呎价也正常,“港岛出让这么大一块的情况不多,多家财团的高价投标也说明大家其实都是看好的。”

不过,有消息称,投标的14家财团中,除了龙光合景泰富联合体外还有一家独资入标的发展商报价也与其相近,因而“鹿死谁手”仍需等待最终结果的公布。只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地块的中标价都不会与该两家的报价相差太多。

这无疑也是目前为止到香港投资的内地开发商中最“下血本”的一次,因此“内地房企为何钟情香港频频高价抢地”这一问题再次被提起。

内地房企为何香港扫货

在资本市场,“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常用的策略,也是业内人士对内地房企近年频频进攻香港以及东南亚、澳洲、美国等海外市场的普遍看法。

“一方面国内买家或开发商资金实力雄厚,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选择海外投资是实现资产配置和资产保值的重要方式。”有分析如是表示。

不久前,龙光地产参与投标香港启德宅地但最终败予海航的,其明确表态内地竞争激烈,若在海外发展利润率可观,将持继续入标香港各地块。龙光地产首席财务官赖卓斌最近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原因,也许正是多数内地开发商的心声。

赖卓斌称,内地一线城市及周边地区虽需求强劲,但供应偏弱,使得需求外流,且内地楼价增长空间受制于宏观调控,所以来香港投资是其平衡市场的选择,且人民币贬值也是龙光配置海外融资走向楼市的诱因之一。

除了分散投资、规避风险外,钟德尧还提到,类似万科、华润、招商局置地、龙光等到香港买地的内地房企其实多数都是在香港有上市平台,在香港购置资产融资更方便成本也更低。另外,由于香港土地供应少,项目的升值空间相比更大。

换个角度来讲,内地房企进香港已是事实,在目前的多变环境下,此时高价进入香港市场是否会给这些房企招致风险,同时给本港楼市带来不良影响才是最为重要的。

对此建银国际研究部董事苏国坚认为,在全球货币加息的趋势下,投资类似的长期房地产项目风险还是在增大,尤其香港楼市的购买欲望也可能会因此被削弱,太高的地价,不仅让香港地产商踌躇却步,香港本地人的购买力也未必能追得上。

不过,活跃于内地及香港两地市场的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则坦言,“其实香港的住宅市场是很简单的,全部是供求问题,主要不是楼房的供给,而是土地的供应。”

为了解决香港被诟病已久的楼价高、租金贵的问题,香港政府也已经开始计划慢慢增加土地供应,因此,陈启宗表示,只要土地增加,楼价的回落是绝对可以预期的。

2017年1月份,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宣读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时提及,香港将从多方面入手增加土地供应,未来各项短中长期土地供应项目将可提供超过60万个住宅单位。此外,私人市场方面,预计未来3至4年一手住宅物业的供应量将增加45%至9.4万个单位。

一周前,被问及中资财团天价抢地,或会因此拔高香港楼价水平时,梁振英则表示,地产也可能会亏本,“楼价并不取决于地价高低,而是卖楼时经济环境及供需关系”

公司新闻

越秀地产母公司注资将常态化 光大旗下基金参投爱奇艺

2017-02-23_213029.png

越秀地产母公司注资将常态化 对香港什么楼都有兴趣!

越秀集团旗下越秀地产(00123)于2月23日在香港举行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董事长张招兴表示,未来母公司注资将成为常态,未来注资方式可能是基金、认购或合作。

2016年,越秀地产向母公司越秀集团收购南沙十期地块,新增94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张招兴表示,随着母公司协助越秀地产收购南沙十期地块,越秀地产的"母公司孵化、越秀地产购买"的增储模式开始落地。

此前市场传言越秀地产将竞购香港中环中心,张招兴放言,"我们对香港什么楼都有兴趣,并且兴趣会永远保持,但至于买不买,结果还是要取决于行动。"

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林昭远透露,会对香港地块保持关注,在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价格下,会积极考虑香港。

智通财经指出,2016年越秀地产营业收入为208.7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股东应占利润为15.4亿元,同比增长52.1%;核心净利润为人民币17.2亿元,同比增长38.6%

2016年集团累计合同销售金额为302.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23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1.7%及2.5%,完成全年合同销售258亿元的目标。


越秀地产围绕广州、杭州及武汉所在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中部区域为三大增长区域。2016年,越秀地产在广州、杭州、武汉等六个城市新增11个土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421万平方米,权益面积约为204万平方米。

紧跟文娱风向标 光大旗下基金参投爱奇艺

光大控股(00165)宣布,旗下光际资本产业基金(简称“光际资本”)完成投资爱奇艺新一轮融资(15.3亿美元的可转债)。

据了解,爱奇艺此次融资总额为15.3亿美元。除了光际资本外,其认购方还有百度、高瓴资本、博裕资本、润良泰基金、IDG资本、红杉资本等,其中百度认购了3亿美元可转债,但爱奇艺并未公开其他认购方各自的投资金额。

爱奇艺表示,此次融资主要出于业务的需求和对市场的判断,爱奇艺将加大IP生态建设力度、加大自制内容和付费会员业务投入。通过此次融资,可以解决爱奇艺对资金的需求。目前就爱奇艺自身而言,尽管其会员业务在不断增加,但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有了这比资金,其在行业竞争当中才会更加有底气。据了解,2015年度,爱奇艺亏损超过25亿元。

目前视频行业竞争激烈,优酷土豆合并为一家,背后有阿里巴巴撑腰,资金实力更加雄厚,而腾讯视频在资金方面也不用多说。另外乐视虽然面临资金问题,但乐视视频在争取IP资源方面也是毫不手软,如独家播出热门IP剧《孤芳不自赏》等,各家在视频资源抢夺方面可谓异常凶猛。

彩生活牵手中房联合 主要合作“彩生活住宅项目”

2017年2月22日,彩生活(01778)与中房联合集团达成战略合。此次双方联手,除了将开展地产项目的开发、销售、招商、物业管理等合作外,主要战略合作“彩生活住宅项目”。

首期“彩生活住宅”的合作试点项目为中房合众国际大厦、中房旅顺生态度假城、中房金州古城、中房合众滨江国际商城、中房合众中州国际广场。

中房联合集团表示,此次和彩生活服务集团战略合作是看准了彩生活服务集团的理念和模式优势,这将是未来中国房地产运营的重要形态之一。彩生活住宅采用贯穿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有效吸引业主、商家的共同参与,饭票返利模式连接社区线上、线下平台,落实智慧社区的实践。

对此,彩生活服务集团总裁唐学斌提到:“目前彩生活推出的智慧社区生态圈项目,依旧是以联动‘社区居民’为核心,集合物业服务、社区人文、社区金融、社区商业等内容,贯穿生活始末、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共融圈。

大行点金

大摩:未来3-6个月航运运费将续强劲 大幅升中远海控目标价

大行点金

大摩:未来3-6个月航运运费将续强劲 大幅升中远海控目标价

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表示,年初至今,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平均较去年全年平均高44%,航运运费表现胜市场预期,尤其在南韩韩进海运去年申请破产保护之后,供应开始紧绌。

该行上调中远海控(01919)及东方海外(00316) 2017/18年盈测,前者评级由“跑输大市”升至“与大市同步”,重申后者“增持”评级,中远海控目标价由1.62港元大幅上调至3.5港元,东方海外目标价也由38.52港元升至48.16港元。

该行预期,未来3至6个月,航运运费持续相对强劲,因季节性需求改善,虽然船只空置率高企,但更多船只需要报废,供应持续受到控制。

然而,该行认为,航运业还未进入上行周期,主因未交割订单或受压,贸易保护主义增添不明朗因素,认为在营运商亏损的同时,行业很大可能会合作。

瑞银: 国美下游分销商经营及线下业务改善 评级“买入“

瑞银发表报告表示,国美(00493)过去12个月股价跑输恒指26%,基于潜在股份回购及近期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期股价下行空间有限,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33港元。

该行称,集团发盈喜,预期去年收入按年增逾18%,意味收入超过760亿元人民币,符合市场预期,较瑞银预期高4%。该行估计除税后盈利按年跌65%至75%,至3.02亿至4.23亿元人民币,低于预期,但下半年已走出谷底。

该行预计,国美毛利率由2015年18%降至16%,低于该行预测。该行认为,国美线上业务扩张快过预期,销售增长主要由较低利润的产品推动,店铺翻新亦会拖累盈利能力。

基于约100间位于一线城市的店铺需进行翻新,该行估计2016年同店销售倒退9%至9.5%。管理层预期,2017年同店销售将回复正数,有可能达到高单位数增长。

中金:中国信达将补涨52% 纳入“确信买入”名单

中金发表研报表示,商品价格和地产回升将为中国信达(01359)带来补涨机会,该行将其纳入“确信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33%至4.5港元,上升空间为52%。

中金预计,公司商品相关债转股资产(主要是煤)价值约为350亿元,相当于信达当前市值约35%。

信达在地产市场的直接或间接风险敞口占其资产的30%,中金认为信达大部分地产敞口是在一、二线城市。地产价格的见底回升极大缓解其资产质量风险。

由于转让财险以及整合南洋商业银行,中金认为,信达财险的转让构成利好,因为信达把重点转移到更具赢利性的金融服务业务。特别是在整合南洋商业银行后,其增长将加速。该行预计金融服务板块(占2015 年收入的   37%)2017年实现40%的收入增长

中金预计,中国信达净利润增速持续复苏,从2015下半年/2016上半年的-6%/2%提高到2016/2017年的13%/19%。

小摩:枫叶教育国内并购有效 升目标价至7.6元

摩根大通发表研报表示,枫叶教育(01317)是中国领先的国际学校。其最近收购海南科教集团,虽然对收益的影响甚微,但认为公司于国内收购新学校的战略,已被合理评估,并且提升了公司表现及盈利能力,属吸引。该行维持其“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升至7.6港元。

小摩称,枫叶教育收购了海南一所约有3000名学生的学校(提升整体入学率逾15%)。公司以8600万元人民币收购其53%股权,每名学生代价约5.5万元人民币。该行认为,平均每名学生的购买价如此低的原因是由于海南学校平均每名学生的净利润较低(海南3300元人民币vs现有枫叶学校1.6万人民币)。

小摩认为,并购利润较低的学校,并通过改进课程及学生组合,以提高平均销售价格和净利润的发展战略具有吸引力。

该行续称,基于DCF将目标价提高至7.6港元,由于长期利润小幅增加。该行注意到,其于国内并购改善了投资者偏好枫叶的情绪,公司国内收购高度增长,将实现更大的规模销售,并获得一定程度的经营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