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30期 2017-03-08(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3月7日,隔夜美股三大指数2月以来首次连续两日下跌,市场继续观望美联储加息;ADR港股比例指数报23611,较上日恒指收市升14点。7日早盘,恒指高开并震荡走高,一度涨逾百点,高见23728点。午后恒指在23700点下围窄幅震荡。截止港股收盘,恒指涨0.36%,报23681.07点;国企指数涨0.58%,报10229.68点;红筹指数涨0.48%,报3880.62点。大市成交欠活跃,成交626.69亿。

资金方面,截止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3.57亿 ,港股通(沪)净流入为12.12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8.08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3.6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港股料维持窄幅上落,由于短期变量仍多,相信拉锯局面暂难突破,23200-23300点继续是短期支持。稍为要留意的是照现时情况,恒指10天线(23857)快将跌穿20天线(23809),技术上将出现“死亡交叉”。恒指上一次出现此形态为去年12月15日,其后港股出现一轮跌势,由22059点跌至最低21489点。故一旦出现有关情况,大家亦宜加倍小心。

今日头条

港股拉锯局面暂难突破 谨防出现“死亡交叉”

2017-03-07_164932.png

3月7日,隔夜美股三大指数2月以来首次连续两日下跌,市场继续观望美联储加息;ADR港股比例指数报23611,较上日恒指收市升14点。7日早盘,恒指高开并震荡走高,一度涨逾百点,高见23728点。午后恒指在23700点下围窄幅震荡。截止港股收盘,恒指涨0.36%,报23681.07点;国企指数涨0.58%,报10229.68点;红筹指数涨0.48%,报3880.62点。大市成交欠活跃,成交626.69亿。

个股方面,中国旺旺涨2.8%,报价5.14元,领涨蓝筹。地产股涨势较好,华润置地涨2.69%,报价21元;恒隆地产涨1.86%,报价19.76元;中海外涨1.93%,报价23.8元。权重蓝筹股涨势较好。腾讯控股涨1.24%,报价211.8元;中国人寿涨1.28%,报价23.7元;中国平安涨0.72%,报价41.7元;中国移动涨0.35%,报价85.1元;友邦保险涨0.2%,报价49.15元。三大电讯商10月1日起取消国内长途及漫游费,通讯股齐涨。中国移动涨0.35%,报价85.1元;中国联通涨0.64%,报9.38元;中国电信跌0.28%,报3.58元。

资金方面,截止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3.57亿 ,港股通(沪)净流入为12.12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8.08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3.6亿。

消息方面,中国2月外汇储备30051.2亿美元,环比增加69.2亿美元,扭转此前连续7个月的下跌趋势,预期29690亿美元,前值29982亿美元。2月末黄金储备报5924万盎司(约1842.57吨),1月为5924万盎司(约1842.57吨)。2月末黄金储备报743.76亿美元,1月末为712.92亿美元。外汇储备报2.22万亿SDR,1月末为2.21万亿SDR。

招银国际苏沛丰表示,港股上周五(3日)虽然跌得较多,但其后仅见技术性轻微反弹,相信仍未见底。港股仍相当弱势,加上投资者关注欧洲政局发展以及美国加息,相信观望气氛较浓厚,港股料要到黄金比率位置23200才见支持。

耀才植耀辉表示,港股料维持窄幅上落,由于短期变量仍多,相信拉锯局面暂难突破,23200-23300点继续是短期支持。稍为要留意的是照现时情况,恒指10天线(23857)快将跌穿20天线(23809),技术上将出现“死亡交叉”。恒指上一次出现此形态为去年12月15日,其后港股出现一轮跌势,由22059点跌至最低21489点。故一旦出现有关情况,大家亦宜加倍小心。

热点聚焦

周三热门港股聚焦

中国铁建:联合体中标33.9亿元的京冀段“四电”项目

中国铁建(01186)公布,近日,公司下属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京冀段“四电”系统集成、防灾安全监控、信息及相关工程JSJJSD-1标段。

项目工期33.7个月,中标总价约33.9257亿元人民币,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15年营业收入的0.56%。

龙光地产:2月合约销售额约20.2亿元 同比上升72.65%

龙光地产(03380)发布公告,集团于2017年2月的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20.2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上升72.64%。合约销售面积约16.3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单价约为11546元。

此外,1-2月的合约销售额约为40.3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为33.8万平方米。

晶芯科技控股:以1.8亿港元收购前海证券全部股权

晶芯科技控股(03638)发布公告,于2017年3月7日,附属晶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向新邦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前海证券有限公司全部股本,代价为1.8015亿港元。

新福港:最近获得合计18.72亿港元的维修保养合约

新福港(01447)公布,最近,集团成功中标,及获授4项维修保养项目合约,合计金额约18.72亿港元。

保利文化:6.8亿元收购星星文化100%股权

保利文化(03636)发布公告,于2017年3月7日,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保利影业将向星星集团及星星控股收购星星文化100%的股本权益,总代价为人民币6.8亿元。

招商局置地:年度溢利8.11亿元 大增338%

招商局置地(00978)发布公告,于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集团收益116.06亿元,同比增长81%;该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11亿元,同比增长338%;每股盈利0.1654元,末期股息每股0.04元。

美联储加息威力下降 港股出现抗跌现象

2017-03-07_160724.png

美国联储局理事,无论是鸽派或鹰派,都不约而同支持尽快加息,而主席耶伦也表明,本月加息是合适时机,联储局出现罕有的一致性,亦推升3月15日加息的概率至超过九成。

港股专栏作家陈锦兴撰文指出,根据过往联储局的行事模式,当利率期货市场出现一面倒的倾向,局方会作出符合市场预期的行动,即加息四分一厘应无悬念。但奇怪的是,资产市场包括股汇债及房地产都无大幅震荡,反而表现淡定。

自特朗普当选,市场已憧憬其大搞基建、减税及放松金融监管,从而刺激美国经济加快增长,由过去平均约2%增至3-4%。虽然市场甚至联储局对此颇有质疑,但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当地经济偏好,促使联储局借助目前对经济前景看好的信心,先行加息,为未来货币政策提供弹性,也为可能出现的通胀威胁作出准备。

回看联储局退市进程,2013年首次提出减少买债,市场反应激烈;2015年底退出量宽后十年来首次加息,随即引发新兴市场以致中港股市动荡;2016年底再次加息,主要股市并无大影响,港股年初至今反升近8%。这次提前于三月加息,其实是早于市场估计,理应对市场带来影响,然而美元、美债、商品以及股市都没有很激烈的避险反应,芝加哥VIX恐慌情绪指数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反映市场情绪并不敏感。

这里可能牵涉两个主要原因,令提早加息威力下降。一是全球经济都不差,美国经济固然强健,欧洲的情况也有好转,中国及香港的经济形势渐见改善,企业盈利动力增强,这都足以抵销加息的影响。第二是市场相信联储局并无大幅加息的真正条件,因为联储局的实质中性利率指引正在一路下调,由2014年时的1.75厘降至1厘,这反映人口老化、科技进步、供应充裕及工资平稳等结构性因素,令未来通胀持续温和,使利率最终难以回到金融海啸前的水平。

除非特朗普掀起两败俱伤的中美贸易战或地缘战争,否则金融市场看来会很快消化加息因素。当欧洲的极右政党或民粹主义主导欧洲经济格局,资金反而会流向新兴市场及香港。本地地产市场明显未受制于提早加息,楼价领先指数及一二手盘纷现破顶,可见资金已作出选择。至于港股,短期的调整是健康,亦改善了早前超买的情况,也无须担心双顶的压力。当两会完结及中资金融股业绩过后,市场将会逐步巩固及再次凝聚向上动力。

港股价值重估前景乐观 但仍有这些风险!

2016-10-27_212848.png

过去一段时间,港股市场站上了“风口”。从公开数据来看,逾数千亿元资金“北水南调”,让港股指数与个股随风而动。第一财经撰文指出,港股估值低于A股、港元挂钩强势美元、内地资金南下渠道畅通……这些因素成就了资金的南下初衷,在这些投资者眼中港股投资价值远大于A股。

然而,多位基金经理表示,专业投资者对港股的投资价值正在重估,尤其在国际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高的3月份,港股市场正弥漫着不确定性风险。摩根资产新兴市场及亚太股票组别常务董事罗思凯近日接受采访时指出,港股行情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

“北水南调”行情

香港市场走高并非偶然,在全球经济向好的背景下,作为国际自由市场且价值洼地的香港市场自然会有所作为。

1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速进行上调,预计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4%和3.6%。历史经验表明,当全球经济向好、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时,除日本外的亚洲新兴市场时常表现惊人。作为该区域的一分子,港股市场自身还具备了估值优势。截至目前恒生指数整体市盈率(TTM)11.9倍、市净率低至1.11倍。远低于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21.5倍市盈率、3.61倍市净率。

与此同时,香港市场在沪港通、深港通、港股及互认基金等投资渠道畅通后,正遇内地市场充裕流动性的支撑,各路资金纷至沓来。数据显示,自2014年11月17日开通至2017年3月7日,港股通南向累计净买入已逾4458亿元。这些资金占内地股票市场的比重并不高,不排除未来进一步增仓的可能性。据鹏华基金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个交易所市值总和约50万亿元,加上港股通后合并的中国股票市场市值将达70万亿元,这相当于欧元区股市总市值的两倍。

南下投资中的主力名单包括公募基金。据悉,眼下可投资港股的基金规模约千亿元。其中,76只沪港深题材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接近600亿元,从刚刚披露不久的基金四季报来看,这些基金几乎均一致性地重仓股港股。另有一些以港股指数为标的ETF及其联接基金、LOF、分级基金等内地基金则将约95%的资产配置于港股。光易方达H股ETF一只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95亿元,银华H股分级资产净值76亿元。

港股市场未来也可能成为保险资金加仓的一个方向。2016年9月,保监会放开险资进入港股的权限,到目前为止,险资境外资金的投资比例仅2%,还远低于保监会规定的15%的上限。

所有这些构成了港股市场不错的基本面,推动指数展开了一轮凌厉的上攻行情。

港A价值应重估?

巨量资金袭港,一定程度助推了港股相对于A股的强势。但在专业港股投资者眼里,港股相对A股的基本面并未有明显优势。

2007年7月9日,香港恒生指数服务公司发布了跟踪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的股票的价格差异的恒生AH股溢价指数。在此之后,A股和H股孰贵孰贱的说法,渐渐在业内流传开来。

截至2017年3月7日,恒生AH股溢价指数报收118.75,即A股平均比港股贵18.75%,略低于过去十年约119的平均值。作为内地最早投资港股的基金管理人之一,深圳丰岭资本董事长金斌近日指出,港股相对于A股的估值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小市值股票,港股蓝筹相对于A股的优势基本已不在。

港股小盘股向来仙股横出,而目前港股通的机制下,已基本剔除了这些股票,而更多的是提供了具备较好流通性支撑的蓝筹股标的。在蓝筹标的中,金融股的相对估值优势明显。比如中原证券AH溢价率为192.21%、新华保险29.17%、光大银行22.64%。而也有一些H股标的价格明显高于A股,海螺水泥、福耀玻璃、潍柴动力、中国平安。

在金斌看来,港股之于A股没有明显优势。“投资者若是冲着牛市去,很危险。如果香港有一个大牛市要来了,A股也会有大牛市。对港股指数、对A股指数影响较大的这个股票,两边估值已经拉平了,没有什么价差了。”金斌称。

港股的风险

最近几个交易日,港股市场相对A股转而式微。A股市场正步入“两会”蜜月期,而港股市场则深陷在一些国际性不确定预期中。

从容投资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春燕表示,港股和A股的流动性不一样,A股具备的是境内流动性,港股是国际流动性。港股市场有大量来自内地的资金,但这个市场上主要的筹码毕竟还是海外的,肯定会受到美元流动性的影响。

“美元流动性,比国内流动性更早收紧。美联储的加息看上去也比央妈更坚决一些。投资港股今年要小心一点。考虑到中国和美国经济不完全同步,至少幅度不一定同步。万一美国加息太快,很难说对港股没有冲击。”

而眼下,美国加息预期正在强化。美东时间3月3日,美联储主席耶伦(Jannet Yellen)在芝加哥高管俱乐部就经济前景发表讲话时称,如果决策者认为就业和通胀继续如预期一般发展,那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3月14-15日的会议上加息就可能是合适之举。耶伦讲话之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显示,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升至96%,6月加息概率为98.1%。

最近几个交易日,港股市场的表现或许正是美元加息周期的抑制。2月23日至今,恒生指数整体调整2.5%。

除此之外,欧洲大选因素亦将对港股短期走势构成影响。分析师称,3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英国启动脱欧以及欧洲多个国家陆续大选等政治经济重要事项恐加剧港股的波动性。当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未来海外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的速度或有所减缓,限制港股上行动能。

公司新闻

中国平安为旗下公司上市清扫障碍 中国联塑16年营收增12.8%

2017-03-07_223617.png

中国平安为旗下公司上市清扫障碍 平安证券集团控股名称侵权了!

近日来,内地投资者越发关注港股市场,可是平安证券集团控股(00231)这家公司的名称却不禁让内地投资者困惑不解:这个公司的名称实在是和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证券的名字太相似。智通财经指出,更巧的是,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证券拟香港上市。有报道称,为扫清障碍,中国平安正在入禀法院控告“平安证券集团控股”名称侵权。

中国平安保险入禀法院,在入禀状提到,“平安证券集团控股”的公司名称、股票名称及其有关的商标等属于侵权,希望法院能限制“平安证券集团控股”在其所有关联公司名称中再使用任何“平安”及“Ping An”等侵权字眼作为名称,并要求该公司在28日内更改股票简称、业务名称、网络域名及其他相关名称或商标。

“平安证券集团控股”原名也叫“平安证券”,是一家在香港成立的提供经纪及财务咨询服务的公司,2015年由盛明国际收购,于2016年3月更改名称为现名:平安证券集团控股。

中国联塑16年营收增12.8% 黄联禧家族财富超127亿元

3月7日,大型建材家居产业集团中国联塑(02128)在在香港公布2016年度全年业绩。

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联塑收入增加12.8%约172.21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上升18.6%至19.22亿。毛利增加16.4%至45.82亿;毛利率增加0.8个百分点至26.6%;每股基本盈利按年增加19.2%至0.62元。

根据《福布斯》提供的数据,中国联塑2016年以152.79亿元,位列《2016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排行榜》第47名;作为中国联塑实控人的黄联禧家族,则以127.3亿元的身家,位列《2016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135名。

受益于赢利的增长,中国联塑宣布,派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而2015年这个分红是每股13港仙。

针对各项重要财务指标均实现上涨的原因,中国联塑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左满轮表示,其主要得益于塑料管道及管件业务。尽管该业务使用的原材料市场价格在2016年下半年有所上涨,但因该公司规模化经济,并未影响其业绩增量。期内,该业务板块总销量增长10.6%至约170.5万吨,收入按年增加8.4%达147.45亿;毛利率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至28.9%。

其中,按产能贡献地域划分,华南市场仍为中国联塑的主要市场,该区域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59.9%,华南以外地区的收入则占总收入的40.1%。

截至目前,该公司也在积极优化、建设其他区域生产基地,如山东生产基地已于2016年上半年投产、海南基地及广东生产基地的设备则在优化中、湖南的生产基地已经已列公司拓展计划。待全部投产,预计塑料管道及管件生产的年设计产能将扩至220万吨。

TVB“大剧”收官 传奇影业“黯然离场”

之前闹的轰轰烈烈的TVB(00511)收购大战就要落幕了。据外电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传奇影业及娱乐集团放弃收购电视广播股权的计划,并已把这个决定通知TVB。由于消息尚未公开,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传奇影业早前公告称,拟收购TVB的29.9%股权,港证监要求传奇影业必须在3月7日下午5时前提供求购股权的进一步资料。

而目前TVB也发公告称,3月7日,传奇已通知公司,其已撤回就公司股份提出要约的建议。于3月7日起计6个月内,传奇或其一致行动的任何人士将受收购合并规则限制所约束,并被禁止提出任何其他收购建议。

电视广播表示,保留法律权利,向传奇追讨该公司就处理传奇主动提出的可能要约建议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及开支,以及就此所蒙受的其他损失。

此前因为传奇影业的不明收购,TVB改变了原本的回购计划,将其回购股份的价格由30.5港元提高至35.075港元,回购数目减至1.2亿股,也因此使其股价获得大涨。据悉,在提高回购价格复牌后,TVB股价曾大涨逾5%。

而此次收购,双方也是戏份十足。传奇影业的收购被部分人士解读为敌意收购,对此,传奇集团创办人周艺强接受香港《有线电视》电话访问时表示,公司不是敌意收购,反而是善意收购。周艺强还表示,TVB将发债所得,只是用来回购股份,而不是拓展业务,此举对小股东而言并非理想方案。

后来TVB第二大股东Silchester也公开表示,反对回购计划,建议将集团现有的42.1亿元现金,派特别股息反馈股东。Silchester建议每股派9.6元特别股息。Silchester表示,担心大股东借回购扩大对集团的控制权,并指若回购目的是反馈股东,更简单的做法是直接派发特别息。可见两者都不太满意现行的回购计划。

目前,传奇影业的收购计划以失败收场,那TVB未来的回购还会按照加价后的继续进行吗?

大行点金

中金:长汽新产品推出为增长关键 目标价升至11.2港元

大行点金

中金:长汽新产品推出为增长关键 目标价升至11.2港元

中金发表研报表示,长城汽车(02333)2月份销量7.75万台,同比增长30.68%。2017年新产品推出是增长关键,预计2017年将会推出多款新产品,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2港元,相当于7.5倍2017年预测市盈率。

长城汽车1-2月份合计同比增长12.56%至168729辆,其中SUV及皮卡分别同比增长19.51%、11.11% 至148415、18975   辆。

其中,H2销量超过新的动力,1-2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6.66%至49976辆。H6没有大惊喜。H61-2月份累计销量同比增长5.88%至79677辆,由于即将推出新H6车型,销量略有下滑,月销售额保持在3万-4万台。H7按月下降,意味着Haval在向15-20万元产品聚焦时,仍面临挑战。

中金称,新产品推出是关键,预计2017年将会推出多款新产品(新品牌,新车型和动力传动系统),例如计划于4月份推出的新款H6和WEY的第一款车型W01,H6的1.3T版本,红色H7L和新款   H8/H9。

德银:宝胜国际长期价值创造前景良好 维持“买入”评级

德银发表研报表示,宝胜国际(03813)2017年增长动力完好,该行继续预期2017年收入增长将令人惊喜,同比增长19%,该行还注意到,宝胜现在拥有更好的定位,因与万达的战略联盟。德银给予其“买入”评级,目标价3.1港元。

德银预计,宝胜1、2月合计收入将同比增长10%。鉴于2017年1月的强劲增长,同比增长30%,该行预计2017年2月收入下降15%。2月收入下降主要因为:农历新年影响; 2月份工作日较少;以及B2B电子商务业务暂时下降。

德银认为,宝胜在1月份发生若干不正确的销售记录时间后,于下旬暂时关闭了业务,然而公司已于2月底恢复了业务,并且该业务占宝胜收入的5%。

此外,德银称,1月和2月的零售折扣同比基本持平。此外,耐克向宝胜提供足够的库存,该行预测,耐克已正式授权加盟商开设分支到三线城市。

德银预测宝胜将为阿迪达斯开设更多旗舰店,Adidas Original仍然是其主要驱动因素之一。Skechers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该行预期宝胜将与Skechers扩大业务合作,在中国开设国家连锁店。此外,在改革产品系列后,Puma在中国也取得了强劲的回升。

大和:敏华美国业务按轨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大和总研发表研究报告表示,继续维持对敏华控股(01999)2018财年前景正面看法。大和维持敏华控股“买入”评级,目标价6.2港元不变。

大和预期,敏华于2018财年美国业务按轨道增长,自从去年7月至8月沙发减价2%-3%及强化本地销售团队,公司的美国业务按月有改善,销售跌幅按年收窄。

同时,大和预料美国销售于2017财年下半年仍然同比下跌,不过公司管理层目标于2018财年收入增长高单位数至低双位数,高于该行预期7%。管理层指出,无需再进一步减价去维持现时复苏的趋势。

另外,大和指出,中国业务已经为公司的纯利贡献超过50%,管理层2018财年目标国内销售同比增长25%,高于该行预期按年升16%。大和维持较为谨慎的看法,因为受到去年高基数效应及预期人民币继续贬值影响。

大摩:洛阳钼业仍有上行空间 目标价升至3.5港元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报表示,洛阳钼业(03993)自2013年转型为非国企,透过一系列收购,分散产品线后,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钴及铌生产商、中国第二大的钼与钨生产商,该行预期,铜、钴、钼与钨将分别占今年整体EBITDA的53%、11%及23%。

大摩称,基于Tenke盈利贡献强劲及预期金属价格上升,该行对洛阳钼业目标价由2港元调升至3.5港元,相当于2017年企业价值对EBITDA的14倍,维持“增持”评级。

该行提到,洛阳钼业去年收购Tenke矿区56%股权,预计可提升今明年EBITDA约3亿至4亿美元,若未来一至三年再进一步收购24%股权,意味可再提升2017至2018年经常性EBITDA约20%。

该行估计,铜及钴价每升10%,可助提升集团盈利26%及6%,若价格维持现货价水平,意味盈利有望上升66%。该行称,尽管洛钼股价最近有所反弹,但仍有上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