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55期 2017-05-17(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5月16日,隔夜美股收高,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再创历史新高。俄罗斯与沙特能源部长建议将减产协议延期至2018年3月,推动油价收高。港股恒生指数16日高开低走,之后维持窄幅震荡,截止收盘,恒生指数跌0.14%,报25339.94点,国企指数跌0.16%,报10433.69点;红筹指数涨0.88%,报3979.38点。大市成交额780.43亿。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16.53亿,港股通(沪)净流入29.72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15.09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5.62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整体走势来看,恒指保持着大涨小跌,上升趋势并未打破。最近恒生指数不断上升,但是炒落后的现象仍然未出现,一般来说,当股市气氛好转时,更多股民会觉得强势股升幅已大,股价已经高到不敢再买,于是纷纷买落后股,希望落后股会发力追上。但是过去一周,强势股依然走势最强,因此现阶段依然应该以持有强势股为主要的投资方向,比如恒生指数当中权重较大的几只强势成份股。

今日头条

恒指上升趋势并未打破 应以持有强势股为主

2017-05-16_204202.png

5月16日,隔夜美股收高,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再创历史新高。俄罗斯与沙特能源部长建议将减产协议延期至2018年3月,推动油价收高。港股恒生指数16日高开低走,之后维持窄幅震荡,截止收盘,恒生指数跌0.14%,报25339.94点,国企指数跌0.16%,报10433.69点;红筹指数涨0.88%,报3979.38点。大市成交额780.43亿。

个股方面,涨幅前三的为第一德胜控股(00918)、皇中国际(01683)、新华通讯频媒(00309)分别上涨41.3%、25.49%、13.79%;跌幅前三的为米兰站(01150)、弘海高新资源(00065)、寰宇国际金融(01046)分别下跌22.73%、17.97%、13.41%。蓝筹股下跌,跌幅前三的为国泰航空(0029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康师傅控股(00322)分别下跌1.86%、1.4%、1.38%。港股通标的涨幅前三的为和中国民生金融(00245)、中国金洋(01282)、大唐发电(00991)分别上涨10.2%、8.45%、8.27%。跌幅前三的为邮储银行(01658)、中国建材(03323)、现代牧业(01117)分别下跌5.84%、5.15%、4.12%。

热门股方面,娃哈哈“公主”宗馥莉5亿元“吃下”中国糖果(08182),大多数资本市场人士认为,宗馥莉想将旗下的宏胜饮料集团的部分资产注入。该股全天大涨24.53%,报价0.66港元。邮储银行跌5.83%,报4.68元,跌破发行价。邮储银行遭摩通降评级且未被纳入MSCI中。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16.53亿,港股通(沪)净流入29.72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15.09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5.62亿。

消息方面,16日消息,央行同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通,债券通正式启动时间将另行公告。债券通初期先开通北向通,未来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北向通没有投资额度限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整体走势来看,恒指保持着大涨小跌,上升趋势并未打破。最近恒生指数不断上升,但是炒落后的现象仍然未出现,一般来说,当股市气氛好转时,更多股民会觉得强势股升幅已大,股价已经高到不敢再买,于是纷纷买落后股,希望落后股会发力追上。但是过去一周,强势股依然走势最强,因此现阶段依然应该以持有强势股为主要的投资方向,比如恒生指数当中权重较大的几只强势成份股。

热点聚焦

周三热门港股聚焦

人保: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5.99亿股A股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健全该公司治理结构及打造境内外融资平台,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于上交所上市。该公司已于 2017年5月16日举行的董事会会议上通过有关建议A股发行方案。

公告称,拟发行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发行数量不超过约45.99亿股,占扩大后股本约9.78%。

恒基地产:232.8亿港元投得香港中环地块

恒基地产(00012)公布,于2017年5月16日,公司全资附属耀基发展收到香港政府地政总署的信件,确认接纳其以232.8亿港元地价承投位于香港中环美利道的土地。

祈福生活服务:斥资2177.48万元收购番禺祈福物业24.5%的权益

祈福生活服务(03686)公布,于2017年5月16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宝都花华作为买方,拟向广州市寰宇美食餐饮收购广州市番禺祈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番禺祈福”)24.5%的股本权益,代价人民币2177.48万元。

企展控股:收购浩丰证券100%股权

企展控股(01808)发布公告,于2017年5月17日,其全资附属公司Magic Stars Investments Limited向卖方(陈庆端、张惠娴及吴志文)收购浩丰证券100%股权。

成渝高速:非公开发行A股获四川省国资委批准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00107)发布公告,公司于2017年5月16日获公司控股股东四川省交投通知,其已收到四川省国资委就建议非公开发行A股及A股认购事项发出的批准。因此,建议非公开发行A股及A股认购事项的其中一项先决条件已获达成。

中国财险:与人保再签订再保险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财险(02328)发布公告,于20175月16日,公司与人保再签订了再保险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公司向人保再分出保费,及人保再向公司支付手续费。有效期自20173月10日至201712月31日。

长实地产不断回购 李嘉诚想杀回内地市场?

2017-05-16_211014.png

“别让李嘉诚跑了”的余音还未消散,“李嘉诚又回来”的声音却已此起彼伏。

继在香港市场杀出一记回马枪后,李超人真的要回内地了?

中金在线港股撰文指出,自2017年开年以来,长实地产(01113)不断斥资回购股票。根据统计,截至5月15日,长实地产共回购22次,花费资金高达36.9亿港元。

此外,李嘉诚在5月11日出席长实地产股东会上表示,长实地产在适当时候会继续回购股份,只会买入不会卖出。他还指出,对集团前景有信心,不会放弃地产业务,今年物业发展业务仍会出售价值数百亿元物业,明年也会一样。

根据港交所披露易数据显示,目前,李嘉诚持有长实地产的股份比例为31.04%。

长实地产不断回购股份和李嘉诚回内地有什么关系?

李嘉诚京城卖楼24载

时间回溯至1993年,长江实业首次作为大股东参与誉天下项目开发,该项目也是长江实业在北京开发的第一个项目。

同年,长江实业位于北京东长安街第一个10万平综合体项目——东方广场正式动工,并最终在2003年宣告完工,总投资额20亿美元。

2001年,北京市政府与和记黄埔协议出让朝阳区姚家园东里地块,亦即御翠·尚府(逸翠园)项目于2005年推出。

2005年,长江实业又联手和记黄埔,斥资1.84亿元从北京嘉海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位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内占地25.6万平方米的该地块,以及地面上名为“北新嘉园”的现有建筑物,意欲打造一个“皇家别墅”,但在12年后的今天,该地块仍未动工。

经过在京24年的发展,目前,长实地产在北京总共有四个项目,其中,东方广场综合体项目已完工,御翠·尚府(逸翠园)项目已售完,仍有誉天下、昌平区北新嘉园两个项目正在发展中。

而扩展至全国,尽管自2013年开始李嘉诚便已停止在内地拿地,但截至目前,在长实地产集团拥有的1260万平方米可开发土地储备(不包括农地及已完成物业,但包括发展商于合作发展项目的权益)中,仍有116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是位于内地,分别分布于北京、长春、长沙、成都、重庆、大连、东莞、佛山、广州、惠州、江门、增城、中山、珠海、南京、青岛、上海、武汉等多个城市,各项目自拿地至今,均有一定的“历史”。

自2007年1月30日首次获取预售证推售7.44万平住宅开始,长实誉天下在此后的11年间基本维持每年获取一个预售证的节奏,推出货量也基本稳定在7万平之间,因应市场有少量增减。

长江实业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郭子威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就曾经透露,誉天下项目从2007年到2016年,9年的时间已达成销售成绩150多亿,每年的平均销售成绩都在20亿左右,“对大型项目来说,是很不容易的销售成绩”。

内地的物业销售是长实地产核心

根据长实地产年报显示,2016年,长实地产的收入总额为699.1亿港元,同比增加18.91%。其中,物业销售的收入达到568.0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81.25%。也就是说,虽然目前长实地产业务多元化,但是物业销售仍是该集团的核心业务。

从地区分布来看,内地的物业销售收入为359.14亿港元,占总的物业销售收入比例为63.22%。内地的物业销售可谓长实地产核心业务中的核心。

据了解,2016年长实地产物业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上海湖畔名邸和泷湾苑、武汉世纪江尚中心和世纪都会、南京涟城、东莞海逸豪庭和青岛晓港名城。

另外,在长实地产的总收入中,内地贡献了370.65亿港元,占比为53.02%。

长实地产内地业务的重要性,通过上述数据一目了然。不过,还有两组关键数据,更能说明公司的战略布局。

首先,从长实地产已签订合约但尚未确认的物业销售 (包括摊占合资企业) 金额来看,内地为380.35亿港元,占总金额487.4亿的78.04%。

另外,截至2016年底,该集团拥有可开发土地储备约1260万平方米,其中香港、内地及海外分别有60万平方米、1160万平方米及40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上述数据显示,目前长实地产92.06%的土储都在内地。有分析人士由此指出,随着长实地产不断回购,李嘉诚家族在长实地产的持股比例也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李嘉诚家族同时变相增加了在内地土地的权益,因此该分析人士认为李嘉诚又回内地了。

李嘉诚想杀回内地市场?

据了解,过去几年,李嘉诚连续大举抛售香港和内地物业,并重金投入欧洲,尤其是英国,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2016年9月份,李嘉诚再次杀回香港楼市,其旗下裕辉投资有限公司击败17个财团,以19.53亿港元竞得沙田九肚丽坪豪宅地。这是李嘉诚四年来在香港首度出手。

有分析指,李嘉诚高价拿地或与当下香港楼市回暖相关。同时,也有消息指李嘉诚在英国出师不利,曾经想杀回内地市场。

早在2016年8月,李嘉诚就表示,集团收益主要来自香港及内地地产业务,未来将以香港、内地与海外地产业务为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7年1月至今,长实地产股价上升态势强劲。《巴伦周刊》在5月发布文章称,长实眼前有多个“催化剂”能够将公司股价推向更高水平。

摩根大通在5月2日发表研究报告,指长实地产是唯一一家进行有意义及持续股份回购的发展商,推动近期股价跑赢同业。随着香港地产市场竞争越趋激烈,相信长实地产将采取主动管理资产的举措,并相信将获得市场支持。由于资本利息不会长期维持低位,长实地产将进行资产套现。

严监管下市场已恢复生气 新上市公司数量有增无减

2017-05-16_213819.png

香港文汇报撰文指出,香港证监自去年频频出招打击“啤壳”及妖股活动,尤其今年初伙同港交所发出联合声明,以及叫停多只创业板新股上市的一连串监管措施以来,香港创业板公司股价大幅波动的情况显著改善。有会计师指出,监管措施没有影响到投资气氛,新上市公司数量有增无减,可见措施已见成效。但值得留意的是,壳股买卖仍然活跃,“啤壳”难度提高,反令壳股更矜贵,主板壳叫价达7亿元,较去年升价1亿至2亿元。

近年内地上市排队时间过长,有不少内企转来本港买壳,将香港作为融资平台,形成港股市场近年出现“啤壳”狂潮,有人专门生产壳股捞钱;与此同时,股权高度集中的神股、妖股亦增多,股主大玩拆股合股供股及“向下炒”财技,损害投资者利益,市场要求证监及港交所加强监管之声不绝。

证监及港交所去年推出连串加强监管措施,重要的包括去年6月推出咨询文件建议新增上市政策委员会(LPC)及上市监管委员会(LRC),今年初又伙同港交所发表联合声明,以及之后连续叫停多只创业板新股上市等,有市场人士虽认同保障投资者利益非常重要,也一度担心“水清无鱼”,恐怕会因此减少了上市及市场成交。事实经过短暂震荡后,市场似乎已经恢复生气,而且较前更为规范及健康,反映相关措施已见成效。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新上市公司数量比去年更多,今年1至4月,两板合共50间公司上市,对比去年仅得30间大增67%。递交IPO申请的公司比去年更活跃,截至2017年4月30日已递交上市申请表数量约120间,对比去年同期约90间增33%,当中大部分申请上市公司为中小企。

另外,在1至2月证监未出手前,新股首日挂牌股价大幅上落的情况仍然出现,单日升幅曾逾30倍的公司也不乏。到4月,由配售转为公开发售的新股,首日升幅及交投变回正常水平,单日升幅普遍不足一成,升最多的股份亦少于1倍。

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董事林鸿恩指,当时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监管政策,市场担心影响本港新股市场吸引力,亦有客户提出疑虑,考虑暂缓上市计划;但现时市场已消化坏影响,客户对来港上市热情有增无减,只是在配售转公开发售上稍增上市费用,一切没有太大影响。

他认为,证监推出多项行政措施,市场反而变得可在更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进行正当的商业活动。新股由配售转为公开发售,解决了公众持股量偏低的问题,也减少股价大升大跌情况。他表示“大家怕一刀切用错药,医死病人(新股市场)。业界已熟悉证监的新规例,坏影响已消化,市场健康发展。反映证监用药恰当,在控制创业板股价大上大落的同时,没有影响市场投资者气氛。加上香港市场适应能力强,香港的上市地位仍然吸引,无减公司赴港上市意欲。

在企业的层面,在新规例下,只要在递交申请上市文件时详细清楚,并将配售转公开发售,成功过关不成问题。大部分公司也接受公开招股的新股发售模式,也只是在增加数百万元的上市成本。现时内地有充足的游资支撑新股的首日股价,不会出现无人问津的尴尬情况。部分公司的公开发售股份亦获本港散户追捧,录百倍超额认购。

与此同时,在零售投资者的立场,散户现时可透过公开招股的一手市场途径认购创业板新股,免却了以往在股份上市后高位接火棒的风险。

公司新闻

永嘉今年将在国内再开超20家分店 新濠国际10天豪掷3亿回购

2017-05-16_220440.png

永嘉香港店铺网络收缩 今年将在国内再开超20家分店

5月16日,永嘉(03322)首席财务官王志强指出,集团旗下品牌在香港设有58家零售店铺,虽然近月香港零售业数据出现起色,但王志强认为,仍有关闭分店的压力。他称,整体人流及同店销售跌势未止,而店铺租金却没有相应跌幅,与商场管理公司商议续租租金时有困难,因此,撇除新签品牌,店铺数量在今年底将跌至约50家,受影响的包括体育用品店铺。

就时装品牌而言,集团内地零售收入占比约45%,而包括香港在内的海外部分则占55%。王志强透露,今年将在国内再开超过20家分店,其销售收入占比会逐步提升。王志强表示,增长最强的店铺位于杭州、成都,而非一线城市。

生产业务方面,王志强表示,集团搬迁生产线的进度理想,目前越南及东埔寨厂房产能占比达七成,内地占比约三成,预计2018年通过关闭内地厂房,将其产能降至约2成水平。他表示,迁移厂房是行业大势所趋,以越南为例,工资水平约为内地八成,但生产效率却高于内地,为目前迁厂选址首选。

新濠国际10天豪掷3亿回购 底气来自哪里?

进入5月份以来,新濠国际发展(00200)很忙,忙着回购公司股份。

5月5日,新濠国际进行了2017年以来首笔股份回购,回购数量为45.3万股,耗资687.5万港元(如无注明,单位下同)。从回购金额来看,这次回购看起来只是小打小闹而已,也不会被投资者放在心上。然而,这只是开始。

5月9日,新濠国际再次回购200万股,耗资3299.3万;3天后,新濠国际再出手,回购382万股,耗资6607.7万;又过了3天,也就是5月15日,公司继续出击,回购1005.2万股,又烧掉1.76亿。

过去两年,新濠国际仅在2016年底进行了一次小额回购。而其近期的4次回购,一次比一次多,最终耗资近3亿,累计回购1632.5万股,占到公司总股本的1.1%。

新濠国际的底气之一或来自于澳门博彩行业持续复苏。

澳门博监局数据显示,2013年12月,是澳门博彩业的巅峰时刻,当月澳门幸运博彩毛收入达到335亿澳门元,同比增长近20%,此后其增速出现放缓。

受内地游客减少、经济增速放缓及反腐政策的影响,从2014年6月开始,澳门幸运博彩毛收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此后便是连续28个月的行业寒冬。

随着赴澳旅游人数的企稳,澳门博彩业的苦日子也终于到头了。2016年8月,澳门幸运博彩毛收入为188.4亿澳门币,虽然仅剩下巅峰期收入的56%,却是两年半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上升,此后,该数字连续9个月实现同比上升,或也宣告澳门博彩业的昔日荣光的强势归来。

公司业绩企稳反弹,以及未来持续增长的预期,也是新濠国际进行大额回购的信心所在。

在行业复苏的推动下,从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新濠国际的业绩出现明显转好。2016年第四季度,新濠国际主要运营公司、其附属新濠博亚娱乐实现净收益约11.93亿美元,同比增加13%,净利润约4327.6万美元,而2015年同期则为亏损1233.9万美元。

2017年一季度,随着新濠影汇及新濠天地(马尼拉)收益继续增加,新濠天地的新酒店“沐梵世”业务出现持续上升,新濠博亚娱乐的业绩也加速增长。其净收益达1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6%,经调整物业EBITDA为3.53亿美元,同比增加42%。

2017年2月,通过收购额外权益,新濠国际对新濠博亚娱乐的持股份额达到51.3%,也将进一步受益于后者的业绩增长。

天韵国际计划推出4-5款新产品 今年目标收入两位数增长

5月16日,天韵国际(06836)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自远于股东大会后表示,该公司计划今年推出4-5款自家品牌新产品,其中冰激凌拟于下半年推出,为尽快抢占市场,价格会走中档路线,售价会低于一般有品牌的冰激凌。

杨自远还表示,该公司自家品牌的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18.1%,增至2016年的28.8%,未来占比会继续增加,但没有透露目标占比。他指出,天韵自家品牌产品因要抢占市场,毛利率不会高,约与OEM产品毛利率差不多,占约30%。

另外,杨自远提到,目前公司只有山东一个生产基地,未来的布局是希望有三大生产基地,早前收购的基地预计将于第四季投产,未来希望能收购云南、广西的基地,从而生产较多品种的水果。

天韵国际今年的目标是,希望做到收入有双位数增长,并计划在香港的零售点由1000个,增至1500个。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获股东通过,授权今年回购不多于10%的股份。

大行点金

大和:宝胜股价大跌提供入市机会 维持“买入”评级

大行点金

大和:宝胜股价大跌提供入市机会 维持“买入”评级

大和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宝胜首季业绩低于预期,新上任的行政总裁15日首度出席业绩后电话会议,明确公司发展策略专注于提升店铺效益及体育服务,因宝胜15日股价已大跌16%,提供入市机会,故维持公司“买入”评级,而目标价则由2.1元,下调至2元。

该行指,新CEO着重大卖场的重要性,以提升店铺经营效益及更快达致收支平衡,此外,管理层专注于改善同店销售增长,并相信可由提升店铺产品组合及购买经验所带动,另一方面,网上销售亦成为关注点,管理层预计可影响2018年及往后的开店计划,维持今年净增加600至800个销售点。

另外,管理层预计透过其YY体育品牌,以提供更多多元化的店内产品,提升网上销售,同时维持今年指标不变,目标同店销售中单位数增长,而营运利润率则达6%至7%。同时,管理层亦透露,新财务总监将于6月上任。

瑞信:看好火力发电前景 升神华评级至“中性”

瑞信调高中国神华(01088)目标价,由15.9港元,升至17.4港元,评级也由“跑输大市”升至“中性”。

瑞信称,上调中国神华2018及2019年盈利预测14-45%,以反映火力发电复苏前景,预期神华旗下电力业务盈利贡献会由2017年的7%比重升至2019年度的27%,这令神华估值每股提高1.5港元,在每股17.4港元估值中,约每股14.2港元为煤炭、2.4港元为电力、每股0.8港元为其他业务。

瑞信对神华2017-2019年盈利预测各为334.74 亿元人民币、268.12亿元人民币及 245.88亿元人民币。

高盛:下调合生元目标价至25.1元 评级“中性”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合生元(01112)5月12日举行分析员会议后股价下跌13%,令市场最感意外的是合生元披露与外资合营公司PGT的协议,PGT有权于2020年9月回购中国Swisse业务。业务回购协议,外资合营公司PGT有权回购中国Swisse业务。

该行指出,合生元5月12日公布了对中国Swisse的四年品牌投资,预期市场将关注其如何平衡澳洲及中国业务,若中国Swisse于2019年9月至2020年期间因政策风险等短期因素而令业绩表现较差,PGT可在协议下以较低价钱收购中国Swisse业务(选项A)。

此外,高盛又指虽然协议早于2013年签下,但这是合生元首次就事件作出披露,该行指不能预测PGT作何选择,但预期中国Swisse 2021年预测自由现金流在PGT选择A项或B项的情况下,将分别较没有此协议下调33%及18%。高盛将合生元目标价由26.2元下调至25.1元,评级“中性”。

瑞银:iPhone所带利好已反映 降ASM太平洋评级至“中性”

瑞银研究报告指出,ASM太平洋(00522) 去年因iPhone带动双镜头相关设备(光学主动对准设备-AA)及表面贴装技术(SMT)向上的利好因素大致已反映,因此将其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目标价维持125元不变,相当于今年预测市盈率18倍。

该行提到今年业务优势,指注意到集团半导体封装设备支出上升,及LED设备产能利用率紧张,相信下一个扩张周期将于下半年开始。该行续称,集团现时定位良好,有利捕捉新市场的发展机会,如2.5D/3D及3D感应器,但这些推动力不是实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