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58期 2017-05-24(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5月23日,隔晚美股美股连续第三天收涨,欧洲三大股指多数下跌。23日早盘,恒指反复震荡,不断创出22个月新高,午后恒指走势转弱,重磅股腾讯控股倒跌,最低见25307.27点,但此后演绎“V”型反弹,重拾升势。截止收盘,恒指涨0.05%,报25403.15点;国企指数涨0.2%,报10395.32点;红筹指数跌0.04点,报40011.02。大市成交848亿港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2.72亿,港股通(沪)净流入22.42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6.62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3.2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外围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有所缩减,美股成交亦见萎缩,但三大指数仍然保持上升势头,港股亦跟随外围走势,若短线能升破25600点,相信可再进一步上试高位。另外,A股入摩结果将于下月公布,市场对此普遍乐观,预期结果公布前,中资金融股会继续受到追捧,料港股未有大幅调整空间,目前于10天线(约25247)见短线支持,中线支持位则看50天线(24452)。

今日头条

恒指再创22个月新高 后市大幅调整可能较小

2017-05-23_195625.png

5月23日,隔晚美股美股连续第三天收涨,欧洲三大股指多数下跌。23日早盘,恒指反复震荡,不断创出22个月新高,午后恒指走势转弱,重磅股腾讯控股倒跌,最低见25307.27点,但此后演绎“V”型反弹,重拾升势。截止收盘,恒指涨0.05%,报25403.15点;国企指数涨0.2%,报10395.32点;红筹指数跌0.04点,报40011.02。大市成交848亿港元。

个股方面,博彩股涨势好,银河娱乐涨4.01%,报价42.8元,领涨蓝筹;金沙中国涨1.02%,报价34.65元,新濠环彩暴涨24.64%,报价0.43元;新濠国际涨8.89%,报价19.6元。权重蓝筹股走势转弱,中国移动)跌0.23%,报价86.25元;腾讯控股跌0.07%,报价275.2元;汇丰控股跌0.07%,报价67.65元;建设银行跌0.16%,报价6.32元;港交所跌0.61%,报价195.2元。科网股走弱,科网股接连遭受沽空,23日又传华为减持减持通达集团订单,通达集团跌9.51%,报价2.38元;中国通信服务跌3%,报价4.53元;中兴通讯跌2.37%,报价15.66元;IGG跌2.29%,报价11.12元;阿里健康由涨14%倒跌1.4%,报价4.22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2.72亿,港股通(沪)净流入22.42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6.62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3.2亿。

消息方面,23日腾讯财经消息,接近证监会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IPO发行虽然提速,但审核力度趋严。“最近会里出了最新的窗口指导,对待财务数据的审核要求更加细致。”他表示,与之前相比,最新的窗口指导更加重视现场检查,也更加严格。对于排队公司的财务数据而言,将围绕上市公司的客户集中度、应收账款与收入的变化是否匹配、研发费用是否资本化、以及对政府补助和税收减免的依赖程度这几大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多位业内人士证实,此次现场检查将严于以往。具体而言,第一是各地证监局带队,抽调属地的会计事务所和律所参与,并对交叉检查。海外收入的真实性也在这次窗口指导中被重点关注。对于IPO的募集资金规模,也将会在近期的审核中被严格控制。

比富达证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表示,目前外围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有所缩减,美股成交亦见萎缩,但三大指数仍然保持上升势头,港股亦跟随外围走势,若短线能升破25600点,相信可再进一步上试高位。另外,A股入摩结果将于下月公布,市场对此普遍乐观,预期结果公布前,中资金融股会继续受到追捧,料港股未有大幅调整空间,目前于10天线(约25247)见短线支持,中线支持位则看50天线(24452)。

热点聚焦

周三热门港股聚焦

2017-05-23_222644.jpg

疯狂的港股做空季 散户碰上沽空机构时怎么办?

2017-05-23_201941.png

近乎疯狂的港股做空季

中金在线港股撰文指出,相信很多年后,当港股投资者回想起2017年的那个季春孟夏之交,充斥大脑的记忆可能就是一个画面:做空,疯狂的做空,肆无忌惮的做空……

1、3月1日,山东首富旗下公司中国宏桥被做空,当日股价下跌8.33%,到3月21日中国宏桥与其姊妹公司魏桥纺织,双双因年报无法按时发布而停牌,迄今无法恢复交易;

2、3月24日,东三省最大乳业公司辉山乳业被做空,股价当日暴泻85%,并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公司股份当日停止交易,至今尚无复牌信息;

3、4月25日,南京当地实力雄厚的企业丰盛控股被做空,股价当日大跌11.89%。尽管在停牌4个交易日后,股价被强势怼怒了回去,但其周围的相关联股票如卓尔集团、中国华融、中国高速传动仍都饱受冲击,风雨飘摇;

4、5月11日,苹果产业链公司、港股市场大牛股瑞声科技被做空。尽管公司属于港股市场里少有的科技过硬的公司,为众多基金一致看好,市值已过千亿,但依然逃脱不了被屠戮的命运,当日公司股价大跌10.45%,5个交易日内连续下跌25.6%,数百亿市值灰飞烟灭;

5、最新的围猎对象是5月22日,B2B龙头公司科通芯城被做空,股价大跌22%。公司首席执行官以报警与回购强势应对,但看架势依然凶多吉少;通达集团(698.HK)5月23日上午盘中出现明显的下跌走势,最低时跌19.39%。通达集团作为港股市场苹果概念股,此次暴跌或许与近期港股科网股沽空风暴引起的恐慌有关。

这意味着:

1、2个半月,6家公司被做空,每月2家,频率越来越高,瘟疫一样传染,且行业、地域分布广泛,做空者并无明确的行业与地域指向;

2、做空者有知名机构,也有籍籍无名的个人,甚至根本不知来头的匿名者(比如发布科通芯城做空报告的烽火研究),分别来自美国、香港,乃至内地,明显并无提前勾兑、集团作战的可能;

3、除了一家公司的股价没有明显反应,其余都一呼百应,都被吊着打,基本干谁谁倒,做空者6连胜,做空成功率高达100%;

傻瓜也能看出,这已不是在排雷,而是一种极具优越感的从容劫掠。如果还有人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他要么是看热闹的人不嫌事大,要么是故作深沉的马大哈。

近年市场每次听到沽空机构都闻风色变,沽空机构往往打着踢爆“老千股”、造福社群的口号在市场做起“狙击手”,狙击公司股份,令股价跌、跌、跌!

狙击八步走

怎样算是成功的狙击呢?

首先,沽空机构要透过发出报告狙击上市公司,吸引市场注意;然后,借货沽空股份。

报告内容是否真实不重要,因为只要市场跟着沽货,沽空机构就能赚取差价获利。很多时候,上市公司在录得跌幅,就会马上停牌急急出来澄清。

简单整理出沽空机构出手的招数主要围绕八个“套路”:沽空、唱衰、股价跌、停牌、澄清、复牌、股价暴跌、获利。

要吸引市场跟机沽货,一份完备的沽空报告功不可没。沽空机构锁定目标后,会利用市场公开资料制作报告,例如公司招股书丶年报等。如果要从公开资料以外的单位取得公司造假的消息,成本代价相对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不排除沽空机构工作的分析员曾在被狙击的公司工作,了解公司管理漏洞,熟悉公司的运作情况丶经营数据,从锁定该公司为目标,予以沽空。

沽空机构只是“求财”,以低成本的方法调查目标公司,然后低估目标公司的价值,以最低成本赚取最大利润,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市面上沽空报告质素参差,未必能够尽信。很多时沽空机构藉市场公开资讯,很容易就可以发现目标公司有不寻常的活动出现,但该不寻常活动到底是何人操控,就不得而知了。

以瑞声科技为例,沽空机构质疑瑞声科技的毛利率较同业、甚至相较其销售方苹果公司为高。一般来说,除非遇上经济环境有重大改变,不然毛利率一般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大波动。不过,在零件及软件生产行业属例外,因为研究与开发支出的费用,会另外计入销售成本的部分支出,产生毛利率高的情况,因此要分析一家公司是否不寻常,不仅要看毛利率,同时应留意净资产报酬率。

沽空机构并非百发百中

沽空机构并不是每次都成功。上月,丰盛控股亦受沽空机构格劳克斯(Glaucus)狙击,公司股份随即急挫12%后停牌。丰盛反驳指控,并于本月4日复牌,加上管理层连日在市场上增持股份,股份重回被狙击前水平。

2012年,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发表中国恒大的沽空报告,指中国恒大无力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呈报有欺诈成分的资料,并于报告发表前沽空410万股恒大股份。恒大股价则在报告发表当日急挫,香橼研究藉是次沽空至少赚取约170万元。

不过,证监会对香橼研究创办人Andrew Left提出诉讼,指出该报告夸张言辞,属虚假及具误导性,引起投资者恐慌,因此证监会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裁定,香橼研究涉嫌发布虚假信息及误导投资者,创办人Andrew Left被禁止5年内在香港市场买卖证券。

当小股民碰上沽空机构时

沽空机构时不时出手,万一小股民持有被沽空机构攻击的股份,该如何才是好呢?不妨听听香港专家的意见。

中文大学商学院助理院长李兆波指,倘若真的中招,投资者应适时放手止蚀。还有,“如果你真的没问题,别人都搞不到你”,就正如WannaCry病毒一样,如果平时公司资讯保安做得好,就不会让人有机可乘,因此沽空机构会集中攻击以往常常被人揭发经营有问题的内地民企,建议投资者应投资一些具市场实力且财务健康的重磅股。

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系副教授麦萃才则认为,如果投资者真的不幸损手,未必一定要即时沽货,如果对该股份有信心,可趁低吸纳,在水落石出后股价或会反弹,惟风险非常高,投资者需自行判断。麦萃才补充,过往内地民企多出现造假的问题,因此建议投资者应尽量投资一些有质素的公司。

债券通有利于吸引外资流入 三类风险对冲引关注

2017-05-23_204801.jpg

央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公告宣布,将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证券时报撰文指出,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深化境内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债券通”将利于吸引境外资金流入和提高我国债市的国际认可度。德意志银行高级策略师刘立男预计,人民币债券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被纳入主要国际债券指数,未来五年内或有7000亿~80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在岸人民币债市。

面对债券交易中普遍存在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等,境外投资者当前尚缺乏有效的工具予以对冲。刘立男称:“虽然内地债市的衍生品市场还有待完善,但随着现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也会带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债市风险对冲操作会更加成熟。”

“债券通”的优势

根据两地主管部门安排,“债券通”先期开放“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以下简称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北向通”并无额度限制,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

境内的债券市场主要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交易所债券在我国债市中占比约10%,此次并未被纳入“债券通”。

从投资渠道看,虽然“北向通”只是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但在交易机制方面,“北向通”与现有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委托结算代理人机制等有着明显的不同。

“简单来说,现有的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市的机制是开户、结算、托管等一系列债券交易都在境内进行;但‘债券通’则无需在境内开户,其券款对付(DVP)是跨境的,托管则是采取多级托管的方式。”刘立男表示,“这就需要依靠两地债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一点接入’,对投资人来说更加便捷高效。”

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称,目前境外机构虽然可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但在相关申请上仍有不少成本。如资金汇兑方面,目前境外机构投资者根据相关规定办理外汇登记,投资者汇出的资金币种结构应保持与汇入时的本外币比例基本一致,上下波动不超过10%。这限制了境外投资者的收益范围。

询价交易方面,为有效降低境外投资者的交易对手方风险,“债券通”初期拟采用成熟市场普遍采用的做市机构交易模式。

天风国际证券集团行政总裁孟小宁称,在香港,投资者主要通过经纪或交易商一对一询问价格,而内地的场外市场更多的是通过交易员群或者货币经纪进行信息沟通。两地的交易制度只是交易习惯和人际圈子的不同,并不构成债券通实现的技术障碍。“当前的债券投资者已经习惯于场外市场(OTC)的报价模式。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报价方式已经完全电子化,并不存在对于场外市场不透明等问题的担忧,而且有很多现成的系统服务商去提供这样的报价服务。”

三类风险如何对冲

不同于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更为复杂,这不仅涉及两地交易、结算等多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的联通,还涉及税收、风险对冲、评级认可等多个方面。

此前我国对境外机构进入境内债券市场的税收问题规定一直较为模糊。一位具有内地香港两地债券市场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表示,税收上,目前主要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对在内地持有债券的利息收入收不收税?铁道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有没有特殊的政策?现在有没有具体的文件来明确针对境外投资者这个主体?其次,如果是中小短融等正常的企业债,收税的税率怎么定?很多机构和香港有豁免双重征税的条款,这个税率和内地的税率不一样。第三,怎么收?发行人收还是托管机构代收?

风险对冲工具的完善一直是我国债市需要不断提升的方面。债券交易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涉及内地信用评级体系的国际认可度问题。目前,内地评级体系在国际上认可度较低,具备国际评级的债项仍较少,这可能会限制国际机构参与人民币债券的交易。此外,内地对信用违约事件的处理方式仍未足够规范透明,会令违约事件的处理难度增加。

利率风险对冲方面,陈健恒称,我国债券市场利率波动性较高,但目前境外投资者缺乏有效的工具对冲利率风险。除三类机构外,其余境外投资者并不能参与债券回购市场,也不能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进行利率风险对冲。

汇率风险方面,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程实称,目前离岸市场已有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工具,如港交所的人民币期货和期权,但都是以离岸人民币(CNH)为交易基础。由于在岸人民币(CNY)与离岸人民币(CNH)的定价及走势均有所不同,参与境内债券买卖的离岸投资者并不能有效对冲汇率风险。要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开放境内外汇市场让“债券通”的参与者进入。国家外汇局今年公布允许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在境内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以管理由债券投资所产生的外汇风险。如果这项政策能覆盖至“债券通”的参与者,将能提升其吸引力。

公司新闻

天鸽互动斥1亿投资花椒直播 中联重科116亿元割爱环境板块八成股权

2017-05-23_213825.jpg

天鸽互动斥1亿投资360旗下花椒直播

天鸽互动(01980)董事会23日宣布,将战略投资花椒直播所属北京密境和风有限公司,以1亿人民币现金认购其若干股份,取得股东资格与董事会观察席位。

双方还达成协议以最高规格推动双方在直播相关的领域展开独家合作,以共同推动网络直播业务发展及取得技术、运营方式、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的突破。

在适当的时机,天鸽有机会深入参与目标公司产品的运作,不排除未来天鸽继续增持目标公司的股份比例。

就在上周,雷帝触网曾独家报道,花椒直播获天鸽互动投资。目前花椒直播的月流水已达到3个亿,一年有30多亿的流水,但尚不具备盈利能力。

根据介绍,天鸽将继续专注网络直播核心业务,并努力多元化产品组合及创新内容,如优化短视频分享平台(即喵拍),及丰富集团生态系统,将投入更多资源改善内嵌互动手机游戏。

基于天鸽积淀的技术、忠诚的用户群以及对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了解,仍将中国二至四线城市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此外,天鸽集团期望更进一步多元化收入来源、拓展至包括提供广告、游戏授权及技术支持;加大研发投入及推广人工智能。

资料显示,花椒直播2015年6月上线,是由360孵化的手机直播平台,更是360董事长周鸿祎亲自带队抓产品。

2016年10月,花椒直播曾对外宣布获得3亿元A轮融资,其中首建投投资1亿元、360投资6000万元。

这也是网络直播领域最新一例投资。此前映客将与宣亚国际重组、虎牙直播融资7500万美元。

更早前,快手融资3.5亿美元,获腾讯领投更震惊行业。加码短视频、火山直播的今日头条也获10亿美元融资。一切均显示,直播领域竞争在加剧。

116亿元割爱环境板块八成股权 中联重科获超百倍投资收益

将2016年贡献56亿元营收,7.55亿元净利润的环境板块80%股权出售,中联重科(01157)的这一选择,给人颇多遐想。

5月21日晚间,其公告称,拟将环卫业务资产注入全资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境公司”),并将80%股权标价116亿元出售给盈峰控股、广州粤民投、弘创投资和绿联君和等四方,其中盈峰控股将获得其51%股权。

相比2016年底30.9亿元的模拟净资产,上述资产出售的增值率高达369.3%。如果以2003年1.27亿元购入环卫机械资产的价格推算,中联重科更是获得超百倍于初始投资的收益,这笔买卖似乎相当划算。

不过,上述消息一出,A股和港股市场反应各异。5月22日,中联重科A股高开低走,以4.52元开盘,不过收盘价仅为4.3元,涨幅0.7%。而中联重科(01157.HK)则跳空高开,涨幅3.8%,报3.55港元。

“急流勇退。”西南某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位教授这样总结中联重科的做法。虽然拟出售资产是处于风口上的环保行业,但在他看来,中联重科的做法有其考虑,“环保机械这块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后续竞争者较多,竞争压力比较大。”

长城汽车空头耸动 成为港股头号做空目标

据彭博报道,事实正在证明,涌入长城汽车(02333)的空头是对的,而且他们还在进一步做空。

随着该中国最大SUV制造商的老款车型哈弗H6销量下滑,季度利润下降,其H股价格已从2月高点回落18%。现在空头正在加倍押注:长城汽车的空头头寸本月增至2011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在香港股市2000多支股票中成为头号做空目标。

该汽车制造商现在指望借助未来两个月开始销售的新车型,销量能够反弹,并期望其WEY品牌将受到消费者欢迎。该公司目前预计全年汽车销量将增长16%,创下125万辆的纪录新高。而长城汽车H股获得了内地投资者的大力支持,他们通过港股通机制将持股比例提高至24%。

“投资者对该股前景的看法分歧巨大,”京华山一香港的研究主管Castor Pang称。“他们对长城汽车的商业策略和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售前景的看法几乎完全相反。”

长城汽车则泰然处之。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接受彭博采访称,空头只看到了表面,该公司觉得自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IHS Markit Ltd.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长城汽车H股的空头头寸占其已发行股份的16%,创逾5年高点,5月18日时这一比例为14.5%。

中国SUV市场的竞争正愈演愈烈。吉利汽车(00175)计划从第四季度开始销售其首款SUV车型,采用旗下Lynk & Co.这个高端品牌。而根据广汽集团(02238)2016年年报,其计划今年至少推出五款SUV新车型。

法国巴黎投资管理驻香港的大中华区股票业务主管Caroline Maurer称,长城汽车成为空头目标,是因为其收入对中国SUV市场的风险敞口最大,因而容易受到价格压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