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览财经研报】在上周,受流动性放水、IPO放缓、天津国企改革提速、兜底式增持概念密集出现、23家银行上市公司慷慨分红维稳等政策或板块利好影响,市场整体表现出对反弹的渴望。不过,经过一个周末的消化后,本周短线市场可能重新趋于平淡,短线趋势相对偏负面。之所以这么说,是在于上周的几个关键利好在周末先后被澄清,而除了“北京支持雄安建设,疏解转移非首都功能”的消息可能对雄安概念略有益处(市场也不一定对其敏感),并没有看到其他的政策利好跟进维系热点转换。
一是经过周末的消化后,投资者对股市外围的整体流动性预期重新归于理性,上周央行频频放水给短线市场的正面刺激,消化殆尽。
先是据经济观察报引述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直言”称,最近一些非理性舆论夸大了央行正常的公开市场操作。当前时点央行不大可能大放水,预计6月份流动性仍偏紧。央行此次用的是定量调控,而非利率工具,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说明央行对市场规律是尊重的;并不想改变市场紧缩的预期,也不敢贸然释放利好——那样可能会引发市场预期的混乱。
10日央行旗下媒体中国金融时报也发文称,央行6月大额续作MLF不是“大放水”,而是对冲到期流动性,央行仍坚持平衡操作的方式,只是时至二季度末关口,预调提前量有所增加。
新华网也在11日发文指出,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并不意味着从此货币政策就会“大放水”。今年的货币政策是稳健中性的,央行有关负责人已经多次明确表示,稳健中性就是不紧不松。中国的货币政策要兼顾各方面的情况和目标,一方面要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还要为去杠杆、防风险创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前者要求货币政策不能紧,后者使得货币政策也不能松。
尤其对于6月6日央行开展一年期MLF操作,向市场投放4980亿元。随后被解读成“历史性放水,单日2.49万亿货币量投放”等所谓重磅利好,财经舆论在周末也进行了澄清:考虑到6日有1510亿元6个月MLF到期,7日有733亿一年期MLF到期,16日有2030亿一年期MLF到期。央行通过MLF向市场净投放667亿元,净投放数量并不多;另外,不能通过货币乘数放大倍数来混淆视听,任何的基础货币投放都会通过货币乘数扩大至货币供应量。本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在充分预期引导之下的,符合央行当前货币政策调控倾向的正常到期续作。
而媒体关于“全国已有20家银行停止房贷,房贷利率或再上高点”的报道,也会间接影响股市的流动性预期。
二是尽管上周五证监会依旧维持对IPO放缓的节奏,但昨日(11日)三大报齐齐发文再度对6月初市场议论热烈却分歧严重的IPO暂缓与行情的关系进行了论断,调门一致驳斥放缓IPO的做法——简单来说,三大报明确希望IPO继续恢复到以之前的快节奏发行,无论短线市场表现的好与坏,都应该坚持不变!
上证报称:常态化发行应有定力,动态平衡寻求改革更优解;
中证报称“要保持定力增强韧性,推进新股发行市场化”。
证券日报则说,继续让IPO为大盘调整“背黑锅”已不合时宜。暂停IPO能不能救市是个未知数,但暂停IPO对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以及实体经济的伤害是可预知的,最直接的伤害是一些优质公司难以获得上市融资机会。三大报呼吁,监管部门应坚定市场化改革的定力,增强改革韧性,积极搭建新股市场化发行的制度框架,夯实市场化改革的法治基础,稳定资本市场的发展预期。市场需要新鲜血液,需要“活水”,发行新股就是为市场补充新鲜血液、补充“活水”。一些优秀的、新鲜的“血液”进入市场,可以提高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拓展投资者的选择范围。
考虑到三大报的市场影响力,博览研究员担心投资者对IPO放缓的预期(进而对短线行情的反弹预期),很可能再度逆转!
不过,央行旗下的中国金融时报同日评论对IPO放缓进行了点赞,其认为,虽然“A股市场历史上曾9次暂停IPO,似乎均没有改变市场的基本走势,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监管态度上的积极变化,有利于改善投资者情绪。从这个角度看,近期监管层放缓新股发行节奏、集中公布新股发行审核情况,意在加强市场引导,寻求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上述官方媒体之间互打嘴仗,说明监管层内部其实对于IPO放缓到底与行情关联性有多大,其实看法分歧也很大。而这种摇摆态度意味着预期共识很弱,随时会反转,对短线反弹的持续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是,美国科技股上周五(6月9日)的突然集体暴跌,对于本周A股的创业板也将会有不利的联动影响。
当日,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波澜不惊,分别小幅上涨0.42%和微挫0.08%。而基本上可以代表美国上市科技股情况的纳斯达克指数的画风与这两大股指截然不同,下跌1.80%,如此跌幅对于近期几乎每天都创造历史新高的纳指来说并不常见。明星股的纷纷跳水是造成指数下探的重要原因。其中,苹果公司大跌3.88%,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FACEBOOK下跌3.30%。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3.40%,与ALPHABET一样跌落至1000美元股价之下的还有亚马逊下跌3.16%;微软跌幅最小,但也达到2.27%。这五大科技巨头的集体下挫,造成了总计975亿美元的市值灰飞烟灭。
尤其引人关注的当属苹果公司的下跌。有分析称,市场对于新款iPhone的期待,已经拉升该公司股价自年初以来上涨了接近30%。而这次的大跌,让苹果公司的市值一日之内缩水了400亿美元。
一众中概股也难逃厄运,集体走软。京东大跌6.97%;陌陌大跌6.38%;微博大跌3.50%;同样在前一个交易日飙升13.29%,打破上市以来最高收盘价纪录的阿里巴巴也下跌2.04%。
分析认为,科技股在过去几周之内的表现令人欣慰,所以投资者们获利离场,造成股价回调。造成市场恐慌的另一个因素在于,科技股英伟达遭到了Citron Research的狙击。这家研究机构发出的报告称,这家公司的股票就是一只“赌场股票(casino stock)”,其股价应该在130美元以下。英伟达的股价随即暴跌6.46%,收报149.60美元。
考虑到中国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在美国上市,而A股的很多概念都受美股对应概念的映射(苹果概念、阿里概念等),现在A股又是对利好不敏感,对利空容易反映过度的脆弱时期,因此美国科技股的大跌对本周A股创业板也会连带产生不利影响。
但必须说明的是,无论是上周还是本周,情绪的变化更多都是市场自身的调整(舆论打嘴仗),与实体性的利好利空关联性并不大。总体上市场格局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既没有足以逆转中线悲观情绪的利好(金融强监管大势依旧),但监管层对短线维稳态度也没有改变,市场仍然处于“下有底、上有顶的不温不火状态,只是总体上还是偏疲弱,对仍坚守场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最佳的策略依然是“要么忍,要么滚”——
即,或者继续在白马消费股和金融蓝筹上寻找安全性,偶尔对创业板热点快进快出出击以下,要么就承认自己的短线操作水平有限,无法逆势赚钱,直接撤出市场等待未来尚无法何时会有的牛市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