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66期 2017-06-14(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6月13日,美股周一收跌,科技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滑,令纳指蒙受了9月以来的最大连续两日跌幅。13日开盘,恒指高开0.46%,之后维持窄幅震荡,截止收盘,恒指涨0.56%,报25852.1点;国企指数涨0.38%,报10525.74点;红筹指数涨0.1%,报4023.73点。大市成交798.53亿港元。

资金方面,截止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0.96亿,港股通(沪)净流出7.53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6.97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3.90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外围欧美股市持续走弱给港股带来压力,加之美联储加息议会临近,投资者普遍认为6月升息可能性较大,且A股反复疲软,港股受此影响或短期延续弱势格局,因此,料港股近期走势或持续下探。

今日头条

欧美股市持续走弱令港股承压 短期或延续弱势格局

2017-06-13_174916.png

6月13日,美股周一收跌,科技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滑,令纳指蒙受了9月以来的最大连续两日跌幅。13日开盘,恒指高开0.46%,之后维持窄幅震荡,截止收盘,恒指涨0.56%,报25852.1点;国企指数涨0.38%,报10525.74点;红筹指数涨0.1%,报4023.73点。大市成交798.53亿港元。

个股方面,濠赌股上涨,银河娱乐张2.64%,报48.6元,领涨蓝筹;金沙中国涨2.63%,报37.1元;新濠国际涨5.17%,报20.95元。汽车股普涨,和谐汽车涨10.03%,报3.62元;正通汽车涨8.85%,报5.29元;北京汽车涨6.54%,报8.31元;比亚迪股份涨6.48%,报48.45元,吉利汽车涨2.43%,报15.22元。煤炭股上涨,兖州煤业涨8.01%,报6.47元;亚洲煤业涨7.87%,报0.096元;蒙古能源涨6.38%,报0.25元;中煤能源涨3.55%,报3.5元。内房股上涨,融创中国涨12.43%,报15.38元;龙湖地产涨4.47%,报15.42元;碧桂园涨2.51%,报9.4元;世贸房地产涨2.36%,报13.88元。

资金方面,截止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0.96亿,港股通(沪)净流出7.53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6.97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3.90亿。

消息方面,13日全球投资决策支持工具提供商MSCI(明晟)的消息称,MSCI已经确定将于北京时间6月21日公布年度市场分类审议结果。审议结果将于北京时间当天上午4:30点后上传至MSCI网站。审议结果公布后,MSCI将召开两场媒体电话会议,专门回答媒体提问。

第一上海证券认为,港股大盘仍处短线寻顶格局发展,而未来两周是关键时间窗口。美联储即将开会,议息结果以及会后声明,将会在周四凌晨公布,而MSCI是否纳A的检讨报告,也将会在下周中出炉,这些都是市场的焦点,对市况有构成影响的消息因素。在大盘进入短线寻顶行情的背景下,操作上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一、要注意短线追高的风险;二、短线追落后的值博率将有所下降;三、趁机会弃弱留强;四、预留仓位候低加仓强势股。总体上,就是先控制好仓位,并且在短期波动的市况里,来进行后续筛选、优化持仓组合。

贵人资本梁渊分析认为,现外围欧美股市持续走弱给港股带来压力,加之美联储加息议会临近,投资者普遍认为6月升息可能性较大,且A股反复疲软,港股受此影响或短期延续弱势格局,因此,料港股近期走势或持续下探。

热点聚焦

周三热门港股聚焦

2017-06-13_215136.jpg

债券通交易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交易门槛低至100万元

2017-06-13_203206.jpg

2017年6月12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债券通”交易规则(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指出,征求意见稿称,该试行交易规则仅适用于“北向通”,即境外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同时,“北向通”交易日为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香港市场均为交易日且能够满足结算安排的日期;交易时间则以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时间为准,即每个交易日北京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30-16:30。

征求意见稿规定,境外投资者发送报价请求时,请求量最低为100万元人民币,最小变动单位为100万元人民币。

银行间市场里,境内投资者的交易一般都1000万元起步,比这低得很少。”上海一位债券交易人士表示,银行间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因此单笔交易额较高,“100万元的门槛其实也不低,通过‘债券通’按这个门槛来投资的,多数也是机构投资者。”

法兴银行(中国)环球市场业务主管何昕认为,“债券通”对境外中小机构投资中国境内债券市场将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但也将受限于管理风险的工具不足,以及对冲风险的成本较高。

交易品种仅为现券

今年5月16日,央行联合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公告,为“债券通”的落地预热,并表示初期仅开通“北向通”,且无额度限制;5月31日,央行就“债券通”暂行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央行此次对交易规则征求意见,意味着“债券通”离最终落地又进了一步。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债券通”可能在7月份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正式落地。

征求意见稿规定,“北向通”可交易的品种为现券买卖,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中央银行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等。

“未放开期货、回购等给境外投资者交易,说明央行还是希望吸引长期投资者到市场里持有债券。”上述上海的债券交易人士表示,由于期货品种是重要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央行此举将会抑制交易型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

无论是债券品种的限制,还是投资门槛的设定,都体现了‘债券通’起步阶段央行的谨慎态度。未来随着市场参与主体的进一步丰富,相关限制可能会随市场需求做相应调整。”该人士说。

外汇风险对冲受关注

据5月31日征求意见的暂行管理办法,“债券通”将采取做市商制度。有分析人士称,与目前已有的直投方式依靠结算代理银行单一报价进行交易相比,做市商制度在价格发现和投资者交易对手方风险方面,存在显著优势。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已确定10家具备资格的做市商,其中一家为外资机构。

另一个备受境外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是,投资者能否通过债券通参与境内外汇衍生品业务?

2017年2月底,外汇管理局出台《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外汇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投资于银行间债市的境外非央行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此举将降低境外投资者的外汇对冲成本,成为银行间债市吸引境外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利好。

但这一利好并未惠及“债券通”。根据征求意见中的暂行管理办法,境外投资者可使用自有人民币或外汇投资,但海外投资者的外汇对冲必须通过香港结算行基于“北向通”下的真实合理需求进行。

对此,一位大型金融机构人士指出,也就是说债券通机制下的海外投资者不能参与境内外汇衍生品业务。

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程实日前撰文指出,由于在岸人民币(CNY)与离岸人民币(CNH)的定价及走势均有所不同,参与境内债券买卖的离岸投资者并不能有效对冲汇率风险;要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开放境内外汇市场让“债券通”的参与者进入。

港股今年退市第四家! A股、港股、美股的退市制度有何区别?

2017-06-13_203649.jpg

“又有一家港股公司被港交所除牌。”

证券时报撰文指出,根据港交所公告,港交所上市公司光亚的上市地位将2017年6月13日上午9时起取消,届时该公司股票将被港交所除牌。而光亚12日晚间亦发布公告称,公司的香港股东名册将于2017年6月27日下午五时整后永久关闭,所有在香港股东名册登记的股份将被移除,并会移往存置于SMP Partners (Cayman) Limited(开曼股份过户登记总处的公司股东名册总册)。

对于公司被除牌后股份如何转让,公司表示,以后所有股份转让只能于开曼股份过户登记总处办理。

对于光亚除牌的原因,港交所称,光亚于2016年11月8日宣布失去对其唯一营运的附属公司First Media的控制权,并决定终止将First Media综合入账至该公司的财务报表。港交所于2016年11月18日根据《创业板上市规则》第9.14条赋予的权力,取消该公司的上市地位,给予该公司六个月期限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但该公司未能于六个月期限届满前向联交所提交复牌建议,因此港交所于2017年6月13日上午9时起取消该公司的上市地位。

实际上,这只是今年港股市场公司被强制退市的最新一例。

今年以来,已有瑞丰石化、中国森林、百营环球资源等公司被被港交所作出取消上市地位决定,其中百营环球资源在被港交所作出取消上市地位决定后提出复核申请,而其他几家公司则已被交易所除牌或等待除牌。总的来看,港股市场每年被摘牌的上市公司数量要较A股市场为多。

对于触发退市除牌的条件,港交所的规定相对笼统,其主要要求为发行人须有足够的业务运作(不论由其直接或间接进行),或拥有相当价值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就无形资产而言,发行人须向交易所证明其潜在价值),其证券才得以继续上市。如果港交所认为发行人不满足上述条件,将会强制上市公司进入除牌程序。在具体运用中,还会结合其他情形进行判断。

在退市除牌程序方面,与A股市场退市流程分为风险警示(创业板无此流程)、暂停上市、强制终止上市、摘牌等阶段类似,对于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而言,相关程序分为四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上市公司因触发除牌条件,将先被停牌6个月,这段时间,交易所会监察有关情况的发展。发行人必须按相关规定,定期就有关发展发出公告。在6个月期限结束时,交易所会决定有关个案是否应延长此阶段或进入程序的第二阶段。

如果进入第二阶段,交易所将会致函发行人,使其注意它持续未能符合第13.24条的规定,并要求发行人于其后的6个月内呈交复牌建议。这段期间内,交易所会继续监察发行人方面的进展,并要求发行人的董事按月呈交进度报告。在此限期结束时,交易所会考虑发行人的建议及决定是否应当进入程序的第三阶段。

如决定需进入第三阶段,交易所会发出公告,指出该名发行人的资产或业务运作不足以维持其上市地位,并订出发行人可呈交复牌建议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发行人在此阶段中亦须按月向交易所呈交进度报告。

在第三阶段结束时,如尚未接获复牌建议,发行人的上市地位将予取消。届时,交易所及有关发行人均会就此发出公告进入第四阶段除牌。

如果说港股主板与A股在退市制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美股的退市制度则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中航证券的研究报告,美股上市公司退市的决定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交给投资者和市场来判断。

以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GSM)和全球市场(GM)为例,保留上市的条件分为权益、市值和总资产总收入三个标准,选定一个标准后需要满足该标准下的所有条款。三个标准下都涉及市值和流动性,而没有任何一条涉及净利水平。这些条款集中体现纳斯达克市场将公司能否保留上市身份的决定完全交给投资者和市场来判断。一旦公司的市值、公共持有股份数量、股东数量或者做市商数量低于标准,公司就会面临退市风险。

在这样的标准下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的预期将影响公司的市值和流动性,从而决定哪些公司能够保留上市资格。

中航证券指出,在美股市场,一方面拥有良好预期的优秀企业能够连续亏损而安然保留上市资格,另一方面以市值和流动性作为退市标准的机制对投资者放弃的公司却毫不手软。以最近四年的数据来看,从纳斯达克市场退市的企业数量每年都能维持在150家以上,年退市量远超A股历史退市总量。

公司新闻

兖州煤业海外收购遭嘉能可半路杀出 富力地产回归A股又进一步

2017-06-13_210955.jpg

兖州煤业海外收购或将受阻 嘉能可半路杀出欲夺爱

证券日报消息,兖州煤业(01171)从今年年初计划收购的澳洲联合煤炭正在遭到来自国际能源巨头嘉能可(00805)的阻挠。

日前,嘉能可宣布将斥资34.7亿美元收购联合煤炭,这一价格高于兖州煤业31.6亿美元的收购价。

兖州煤业为了此次收购,在今年3月份还发布定增方案,拟募集资金7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兖州煤业此次收购是通过定增获得部分资金,若融资不成就不能收购。而嘉能可不光出价高,而且是全现金,说明其势在必得。

6月12日晚间,兖州煤业发布关于境外控股子公司收购股权事项的进展公告称,公司1月24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境外控股子公司—兖州煤业澳洲有限公司(“兖煤澳洲”)收购力拓矿业集团持有的联合煤炭工业有限公司(Coal&AlliedIndustriesLimited)(以下简称联合煤炭)合计100%股权事项,本次收购交易尚需公司2016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审议批准。

另外,《公告》中所述有关本次收购交易的先决条件已部分达成,包括澳洲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商务部批准;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批准;以及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批准。本次收购交易的剩余个别监管批准正在履行相关程序,预期在2017年6月底前取得该等监管批准。

需要一提的是,兖州煤业注意到,嘉能可也相中了联合煤炭这块肥肉。

兖州煤业表示,公司从嘉能可的官方新闻公告中获悉,其已向力拓矿业集团提交了有意收购联合煤炭100%股权的建议书。根据《买卖协议》,力拓矿业集团有权根据《买卖协议》排他性条款考虑嘉能可的建议是否构成更优提议。如力拓矿业集团决定嘉能可的建议构成更优提议,兖煤澳洲将有权提出匹配或比其更优的提议。如公司收到力拓矿业集团就上述事项的确认通知,公司将按照上市地监管要求,就收购交易进展情况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义务。

不容乐观的是,嘉能可的加入有可能导致兖州煤业此次收购告吹。

今年年初,兖煤煤业子公司兖煤澳洲宣布,将从力拓集团以24.5亿美元收购联合煤炭(其中先期付款19亿美元现金,剩余5.5亿美元分5年付清)。同时将以7.1亿美元收购三菱持有的猎人谷(HVO)矿井的32.4%股份,共计需要31.6亿美元。

为了完成此次收购,3月31日,兖州煤业还发布了定增预案称,拟增发不超过6.4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亿元,用于收购联合煤炭100%股权。

6月9日,嘉能可发布公告称,以25.5亿美元收购煤炭生产商联合煤炭(其中先期付款20.5亿美元现金,剩余5亿美元分5年付清)和以9.2亿美元收购三菱持有HVO和WTW权益,共计34.7亿美元。

从收购金额来看,嘉能可作为“截胡者”,比兖州煤业的出资高3.1亿美元,折合21亿元人民币。

兖州煤业曾在定增公告中指出,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促使世界领先的矿业公司剥离非核心资产,获取一定的资金用于核心资产的发展。本次交易的对手方力拓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力拓集团对资金的需求不言而喻,如此说来,出价高的嘉能可具备一定的优势。

对于此次收购,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此次收购从流程上来说兖州煤业具有优势,而且兖煤在澳洲也有不菲的投资规模,但嘉能可作为全球资源巨头,也同样具有一定优势。关键是看内外两个因素,内是指兖煤是否与卖方已经签署了最终的买卖协议,外是指澳洲政府是否会从某些角度去为中资收购制造障碍。

他还称,不排除卖方有悔约的可能。虽然上述澳洲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批是必要的,但澳洲当地政府和中国外管局也还是硬骨头。特别是新州政府,可能是唯一让交易翻盘的因素。而且买卖协议中,赋予了卖方选择更好买方的权力,

“兖州煤业是融资收购,若融资不成就不能收购。而嘉能可是全现金,说明嘉能可势在必得。目前,买卖协议虽然签署,但最重要的一个生效条件是股东大会批准,嘉能可也是看准股东应该更注重拿到手的全现金。”沈萌还指出。

富力地产回归A股又进一步 多渠道融资重拾增长势头

据时代周报消息,6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富力地产(02777.HK,下称“富力”)排名67位,显示状态为已反馈。根据表中信息显示,排名56位的一家企业已进入“预先披露更新”阶段,即将进入初审环节。排名17位的一家企业则已进入“已通过发审会”阶段。

这意味着富力回归A股又进了一步,同时也是富力第五次冲刺A股市场。

“3月3日左右我们是排在102位,看到已经在反馈意见。如果按照现在的时间表,我们有信心在今年解决了。”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在今年业绩会上对回A的前景颇为乐观。

为何富力如此执着于回归A股呢?在回归A股的对外口径中,高估值、拓展融资渠道及解决现金流难题等利好常被企业高管挂在嘴边。

管理层表示,公司将利用A股发行上市等多种手段进行持续融资,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而富力2015年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也显示,公司计划在A股市场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10.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0亿元用于旗下9个项目开发建设。

除此之外,A股市场的高估值优势也在逐步吸引富力这样的港股房企陆续回归。“A股估值再怎么不好,都比港股要好”,在李思廉的解释中,回归A股也是为了让富力获得一个更好的估值。

2015年国内公司债放闸,融资成本下降后,富力抓住机遇大举发债,进而使其负债率走高。

2015年7月13日,公司发行65亿元公司债券,发行利率为4.95%。2016年,富力相继发行规模分别为60亿元、36亿元、19.50亿元、9.5亿元公司债,发行利率分别为3.95%、3.95%、3.48%、3.95%。此后,富力又相继发行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利率分别为5.2%、5.15%、5%、4.39%。

但从目前来看,富力彼时大举发债确系明智之举。自2016年10月份地产调控以来,房地产企业融资也被念“紧箍咒”。除银行贷款、公司债(公募+私募)等主要融资渠道外,地产企业股权融资、发行ABS、地产基金、资管融资等各类渠道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紧。

克而瑞认为,当前房企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一是在政策收紧的情况下,监管环境的不断趋严;二是房企公司债发行受限,加上债市波动,房企国内中票及短融券发行进入观望阶段。

而彼时抓紧机会发债的富力,2016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金额同比大幅增长39.86%至632.77亿元,其中发行债券收到现金421.49亿元(占比66.61%)。2016年富力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7.2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9.1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8.36亿元。

手握充足现金流的富力,预备用200亿资金用来买地,并制订下2017年人民币730亿元的销售计划。和往年一样,李思廉依旧看好今年内地楼市,并相当有信心实现今年的销售目标。

6月1日,富力发布公告,公司5月份实现合约销售总金额约为人民币72.6亿元,销售面积约60.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上涨42%和51%。以此计算,富力1-5月共实现销售额为305.4亿元,累计销售面积239.28万平方米。

兴业证券认为,富力地产经过几年调整,销售重拾增长势头,2017年合约销售目标730亿元,同比有20%的增长。公司手头现金充足,可在今年的土地市场寻找拿地好机会。

联通再次大砍国际漫游资费 语音类平均降幅65.92%

联通(00762)5月31日开始大幅下调国际漫游资费,这是中国联通今年第二次大幅下调国际漫游资费。

此次下调国际漫游资费采用三种方式,一是优化自动升级包天套餐,二是推出自动叠加100MB漫游数据日套餐,均覆盖147个国家和地区;三是直接下调资费,覆盖8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漫游语音业务和2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数据业务。

此次国际漫游资费调整后,语音漫游资费平均降幅65.92%,最高降幅90.42%,如叙利亚语音漫游从29.86元/分钟降至2.86元/分钟。数据漫游资费平均降幅84.57%,最高降幅99%,如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数据漫游资费从100元/MB降至1元/MB。

对于网速需求高的用户,中国联通还推出了100MB漫游数据日套餐,用户可以选择20元或50元包100MB漫游数据日套餐,自动叠加,全天候高速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