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2781期 2017-07-03(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曹倩

特朗普欲靠对台军售挽回支持率 或遭中国“打脸”》:外媒称,华盛顿将向台湾出售价值14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8元)的武器。美国参议院还通过法案,允许美军舰定期停靠台湾港口。此外,美财政部还宣布将中国的银行、公司及若干公民列为制裁对象。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6月30日刊登题为《瞄准长远:华盛顿为何对台军售》的文章称,给地区冲突火上浇油是美国外交战略的基石之一,为维持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统治地位,它不遗余力地唤醒旧矛盾并令之激化。

美“允许军舰停靠台湾” 凸显对台政策不确定性》:美媒称,中国对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允许美国军舰定期停靠台湾港口的法案做出愤怒的反应。据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9日报道,北京要求美国遵守“一个中国”政策,因为它认为“一个中国”的问题无比重要。报道称,这项拟议的政策变化需要得到美国参众两院批准和特朗普总统的签署。此事有可能让近期围绕美国对台政策的不确定性重新显现。

时事聚焦

外媒:习近平为“一国两制”指航向

外媒称,在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香港回归使中国“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

据共同社7月1日报道,习近平在有中国官员、各国外交官和香港当地名流等出席的大会上说,有祖国作为后盾,香港一定能够“再创新辉煌”。

他表示,“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繁荣稳定实际需要,符合国家根本利益”。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1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讲称,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他表示:“回归后,香港自身特色和优势得以保持,中西合璧的风采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胜往昔。”“香港居民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报道称,习近平重申了中国政府关于“一国两制”以及保证香港自由和特殊地位的承诺。与此同时,他表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报道表示,对于今后更好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中国国家主席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第二,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第三,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这些年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香港俗语讲,“苏州过后无艇搭”,大家一定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第四,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他说,香港虽有不错的家底,但“经不起折腾,经不起内耗”。

浸会大学讲师吕秉权认为,习近平的讲话为特区政府未来五年的任务作出一个正式指示,也为中共十九大的对港方针定调,可圈可点。他预期,中央及香港政府在经济民生上会推出惠港措施,以稳定人心。

报道还援引资深传媒人刘锐绍的话说,习近平的演讲清晰表达中央政府的对港思维。“习近平提出要抓住机遇,‘苏州过后无艇搭’,某种程度上暗示在经济上想得到好处,在政治上要与北京配合。”

另据台湾媒体7月1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词时针对香港“一国两制”表示,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报道也注意到了“苏州过后无艇搭”这个说法。台媒解释道,“苏州过后无艇搭”是港人惯说的俗语,意思是当机会来了,就不要错过,否则再无机会,包含后悔莫及之意。习近平引用这句话,显然是告诫港人要珍惜大陆在背后给予香港的支持,把精力放在建设上,否则会错失机会。

报道称,习近平一向喜用别人听得懂的话来传达他的意思。比如,他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广为市民流传引用。

热点追踪

特朗普欲靠对台军售挽回支持率 或遭中国“打脸”

外媒称,华盛顿将向台湾出售价值14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8元)的武器。美国参议院还通过法案,允许美军舰定期停靠台湾港口。此外,美财政部还宣布将中国的银行、公司及若干公民列为制裁对象。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6月30日刊登题为《瞄准长远:华盛顿为何对台军售》的文章称,给地区冲突火上浇油是美国外交战略的基石之一,为维持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统治地位,它不遗余力地唤醒旧矛盾并令之激化。

文章称,恢复对台军售会令台北与北京之间的对话出现严重倒退,导致地区军事政治形势更加剑拔弩张,这无疑对美有利: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的融合显然不利于特朗普推行扩大美国在全球经济影响力的雄心勃勃的计划。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德米特里·斯特列利佐夫认为,白宫的上述决定是受到国内政局的影响。“政治丑闻令特朗普的地位有些摇摇欲坠,身处批评的风口浪尖。他试图通过在外交舞台上的强硬决策来挽回支持率。台湾不啻为最好的试验场。”

文章称,俄罗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副教授彼得·茨韦托夫认为,“对台军售给北京与台北之间的和平对话踩了刹车,从而滋养了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势力”。

斯特列利佐夫认为,华盛顿意在向北京发出信号,即华盛顿将坚定捍卫自身地位以及本国伙伴的利益,有关美国退出亚洲的说法言之过早。

据英国《卫报》网站6月30日文章,文章称,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价值14亿美元的武器,这是对中国的明显“警告”。中国领导人将于下周与特朗普在汉堡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会面。但特朗普的这种先发制人打击可能惹火上身。

报道称。这一决定如果得以实施,将在事实上为美国的航母和驱逐舰在紧邻中国大陆沿岸提供一个海军基地和设施。

报道援引白宫近几日的说法表示,美国的贸易行动现在又重返桌面。

文章称,美国的这些行动引起人们猜测,美中双边关系可能出现新滑坡,但这一猜测可能是不成熟的。美国最近的这些行动都是可逆的。特朗普正在草率地提醒中方,如果他们之间的会谈未带来成果将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但对于威逼,中国一向反应强烈,特朗普的这一战术可能是在打自己的脸。

外媒:中国严正交涉美对台军售 促美撤销售武计划

境外媒体称,针对美国参议院通过将允许军舰定期停靠台湾港口的决议,同时美国国务院批准特朗普总统上台后首宗对台军售,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6月30日回应称:“任何挟洋自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行径,都必将自食恶果。”

据台湾《联合报》网站6月30日报道称,马晓光指出,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已就此表明陆方严正立场。陆方坚决反对美国以任何借口向台湾出售武器。任何挟洋自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行径,都必将自食恶果。

另据香港《信报》网站6月30日报道称,美国宣布,计划出售价值约14亿美元军备给台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对此表示,中方已在北京和华盛顿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陆慷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陆慷强烈敦促美方恪守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作出的严肃承诺。撤销上述售台武器计划,停止美台军事联系,以免对中美关系和双方重要领域合作造成进一步损害。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亦就此事强烈敦促美方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以免给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及台海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损害。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此前响应称,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也向美方作出了强烈交涉,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美“允许军舰停靠台湾” 凸显对台政策不确定性

美媒称,中国对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允许美国军舰定期停靠台湾港口的法案做出愤怒的反应。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9日报道,北京要求美国遵守“一个中国”政策,因为它认为“一个中国”的问题无比重要。

报道称,这项拟议的政策变化需要得到美国参众两院批准和特朗普总统的签署。此事有可能让近期围绕美国对台政策的不确定性重新显现。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6月30日报道称,随着抛出一连串可能激怒北京的声明,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看起来正在逆转,这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关系开始冷却。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美国批准对台进行14亿美元的军售,还给中国贴上“贩卖人口问题最严重国家之一”的标签。

台湾对尼日利亚展开“外交报复”:驻台单位迁离台北

尼日利亚继年初要求台北驻尼代表处“摘牌更名,迁出首都,削权减人”后,又派武警封锁代表处,强制要求台湾人员离开。台湾当局为此展开“外交报复”,将在台驻尼日利亚代表处完成迁移后,同步要求尼驻台单位迁离台北市。

据台湾《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2日报道,尼日利亚今年1月对台湾提出迁代表处的要求后,台湾“外交部”及驻尼代表处人员一直在协商,但多方尝试宣告无效。3月底,尼日利亚外交部致函,要求台驻尼代表赵家宝一周内离开,否则不保证代表处安全;台湾无奈令赵家宝先行返台待命,代表处也被迫启动搬迁到商业大城拉各斯的作业。当地时间6月30日,尼日利亚派遣25名武警,将台北驻尼代表处封锁,并强制台湾人员离开代表处,驻处人员在抗议无效后,为避免危及人身安全,已暂时先离开办公室。

《中国时报》称,台湾“外交部”对于尼日利亚强制封锁台北代表处的做法表达严正抗议,要求尼立刻撤离武警,改以理性对话方式。目前,台驻尼日利亚代表处仍有4人(由参事代理馆务)在首都阿布贾。“外交部”还称,待台方完成迁址,即会采取相应动作,要求尼驻台单位迁离台北市。

针对该事件,亲绿的《自由时报》2日认为,这表明大陆联手尼日利亚“打压”台湾的力道持续加大。还有分析称,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普遍认同,蔡英文当局再不改弦更张,类似事件还会发生。据悉,此前尼日利亚曾于2004年5月派武警封锁台驻尼代表处长达5个月之久,后来经我台积极联系说明,终于得到尼的谅解,并同意台代表处继续留在首都阿布贾运作。

周边动态

印度拒绝中方撤军要求 声称“已非1962年的印度”

外媒称,中国针对中印军队边境对峙事件,要求印度汲取历史教训,但身兼国防部长的印度财政部长阿伦·贾伊特利6月30日还击表示,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

据印度今日频道报道,贾伊特利在回应中方警告印度汲取历史教训、尽快撤军时说,“1962年的局势是不同的,2017年的印度也是不同的”。

贾伊特利还说,印度与中国军队在锡金段边境对峙“是由中国所引发”,而且不丹6月30日已发表声明指“这块土地(指属于中国领土的洞朗地区)的主权属于不丹”,土地位置靠近印度,而印度与不丹间有安全方面的合作。

他还透过媒体强调,不丹政府的态度很明确,“中国正试图改变这个地区的现状”,因此这个问题已非常清楚。

外媒称,中国最近在靠近锡金段边境修筑道路,被印度认为中国有意控制这块战略高地。

报道援引印度政府的说法表示,印度认为,中国此举将轻易切断印度本土与印度东北部7省连接的战略安全走廊——西里古里走廊,所以派军以停止改变现状为由阻止道路修筑,双方军队发生推挤与对峙冲突。

报道称,中方官媒最近撰写评论指责印度违反双方有关协议,称“印度没有资本在边界上同中国摊牌,它的实力与中国比差得很远”,要印度牢记1962年中印战争的历史教训。

不过,报道也注意到,在印度外交部6月30日发表的声明中,除指控中国试图通过修筑道路“改变现状”,也强调印度军队将“敦促他们停止通过修筑道路改变现状”,而且“这些努力将会持续下去”。

杜特尔特获约八成民众认可 “铁腕治国”显成效

外媒称,铁腕打击毒品、犯罪和恐怖主义的争议政策让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避免了消耗战,但也使他的执政初年充满动荡。

据埃菲社6月30日报道,自2016年6月30日就职以来,这位72岁的总统在“各条战线,从马拉维叛乱到打击犯罪和毒品以及对付反对派,都展示出坚定决心。”菲律宾大学政治学教授兰吉特·辛格·赖伊总结说。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杜特尔特在本国的支持率一直保持在75%至85%之间的原因。

据调查,超过80%的菲律宾人支持杜特尔特的“扫毒战争”。他对杀死毒贩的人给予无罪待遇。

扫毒战争已令6.5万人被捕,7000多人被杀,其中3116人因与警方抵抗而被打死,其余大部分被本地巡逻队杀死。

“很多菲律宾人觉得犯罪率降低了,毒贩和吸毒者减少了,以前被帮派控制的街道现在安全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相信扫毒战争是成功的。”赖伊解释说。

然而,扫毒战争一直受到反对派和国外人权组织的严厉抨击,他们声称杜特尔特犯下“反人类罪”,要求把他送上国际法庭。

另一方面,在过去一年里,南部的棉兰老岛圣战团体与“伊斯兰国”组织有关的活动增多。4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政府军与极端分子冲突的长期舞台。

上任第一年,杜特尔特加紧了对叛乱团体的武装进攻,在政治领域则建议实行联邦制,给予棉兰老岛的穆斯林更多自治权。

杜特尔特行事果断,说话直截了当,曾几次引发外交冲突,不过他的这种作风似乎并未让菲律宾人感到不快。

赖伊说,“接受他或者离开他,爱他或者恨他,他都无所谓。大多数菲律宾人,甚至那些对他的想法不以为然的人,都喜欢这种铁腕大胆的领导风格”。

另一些专家却认为,杜特尔特在第一年积累的政治资本或许会在余下的任期内蒸发。“总统的高人气与菲律宾前几任领导人在执政之初经历的蜜月期没有太大区别。”独立分析人士马哈尔·曼加亚斯表示。

中日政府就尽快启动“海空联络机制”交换意见

日媒称,6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在日本福冈市举行了广泛商讨海洋问题的“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6月30日报道,双方就防卫当局间尽快启动避免在东海发生偶发性冲突的“海空联络机制”等交换了意见。另外,似乎还就中国在东海推进的气田开发进行了磋商,摸索了消除对立的措施。

报道称,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62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是极为重要的邻国。希望能通过磋商增进双方的信任,加强合作”。

国际观察

外媒:沙特重申强硬立场 卡塔尔再促美斡旋海湾争端

外媒称,沙特阿拉伯7月1日表示,它向卡塔尔提出的结束僵局的要求是“不容谈判的”。

据德新社7月1日报道,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说:“停止资助恐怖主义的要求是不容谈判的。”他在沙特外交部官方推特上写道:“对卡塔尔的限制显示了对恐怖主义的零容忍。”

卡塔尔6月30日呼吁其盟友美国在解决卡与邻国之间不断升级的纠纷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卡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萨尼说:“由于这一冲突的所有各方都是华盛顿的盟友,所以美国的作用至关重要。”

6月早些时候,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断绝了与卡塔尔的外交关系和交通联系,指责后者支持恐怖主义。卡塔尔政府否认了这一指控。另一海湾国家科威特一直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帮助解决这场该地区近年来最严重的危机。

据卡塔尔外交部称,穆罕默德在总部位于华盛顿的阿拉伯研究中心说:“美国政府不仅在支持科威特埃米尔作出的努力,而且还致力于在冲突各方之间进行斡旋。”

特朗普总统一直支持阿拉伯世界抵制卡塔尔。不过,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上周呼吁有关各国坐下来讨论和解决分歧。

穆罕默德说:“美国总统如果听取了那些与卡塔尔打交道的美国政府各部门的看法,他可能就会确信卡塔尔没有支持恐怖组织。这些部门很清楚卡塔尔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所作的努力。”

美国在卡塔尔境内有一个重要的空军基地。

上周,卡塔尔披露了四国向其提出的一份含有13项要求的清单。这些要求包括:降格与沙特的地区竞争对手伊朗的关系;停止对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支持;关闭总部设在多哈的半岛电视台及其附属频道等。

据媒体报道,卡塔尔必须在下周一前满足这些要求,否则将面临长期的外交孤立。

另据法新社6月3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天就卡塔尔遭其海湾邻国断交一事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进行了电话沟通。根据这次通话的纪要,特朗普呼吁所有各方共同努力,“阻止恐怖主义融资、打击极端主义思想意识”。

韩美总统会谈:军费贸易显分歧 访问结果让韩喜忧参半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30日与到访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在白宫举行会谈,双方就安全和贸易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分析人士指出,从双方的公开表态看,美韩将在半岛核问题上加强合作,但双方在军费分摊和双边贸易问题上暴露出了分歧。

朝核问题有共识

在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表示,美方正通过外交、安全和经济手段,与韩国等国家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密切合作。他称美国对朝鲜的“战略耐心”已经结束,但强调美方的目标是在半岛实现和平稳定。

文在寅则表示,韩美两国政府决定将应对半岛核问题视为最优先考虑的事务,将密切协调两国相关政策。他表示,韩美将采取分阶段和全面的方式,对朝实施制裁和进行对话。

此前外界普遍认为,由于文在寅在竞选期间主张同朝鲜对话与接触,而特朗普则主张对朝强硬,两人在半岛核问题上可能存在难以弥合的分歧。但美国外交学会朝韩问题资深研究员斯科特·斯奈德指出,文在寅在访美前已明显缩小了他和特朗普在对朝政策上的不同,称自己主张的以外交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与特朗普“最大限度施压但接触”的政策一致,因此双方会谈或能就对朝政策达成共识。

从两人的表态来看,斯奈德这一分析是正确的,双方就对朝采取施压与对话相结合的方式达成了共识。韩国媒体还对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解读称,特朗普对韩国政府重启对朝对话的政策表示支持,并支持韩方在营造半岛和平统一氛围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符合韩方诉求。

军费贸易显分歧

当特朗普和文在寅谈到军费分摊和贸易问题时,双方的分歧就显露出来了。

关于军费分摊问题,特朗普表示,美韩目前正在就如何确保两国能公平分担驻韩美军费用进行合作。他强调,美国政府视公平分担安全防务费用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此,文在寅说,韩国在加强韩美联合防御能力的同时,将寻求防务改革,加强自我防卫能力。有分析认为,这一表态一方面作出了韩国将承担更多责任的姿态,但同时也避免了作出分摊更多军费的承诺。

在贸易问题上,双方的分歧更为明显,特朗普甚至公开向韩国施压。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直接批评前任奥巴马执政期间签署的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不是划算的交易”,并称过去几年美国对韩贸易逆差较协定签署前增加了超过110亿美元。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虽然使用了寻求公平贸易和去除贸易壁垒等较为缓和的表述,但也明确提及了汽车等美方认为加重美韩贸易逆差的领域。

对于美方的说法,韩方并不认同。美国媒体援引美方官员的话报道说,在两国领导人会谈中,面对特朗普有关自贸协定对美方不公的说法,文在寅表示,这一协定是互惠互利的。

此外,据韩国媒体报道,特朗普声称双方正在就自贸协定重新谈判,并在社交网络上发帖称要签订“一个新的贸易协定”。美方官员也称美方正在组建联合特别委员会会谈机制,以启动谈判并修改自贸协定。但韩方则否认两国领导人在会谈中就重新开展自贸谈判达成一致。韩国媒体认为,这显露了两国在“重谈自贸协定方面的裂痕”,重谈协定以及韩方作出利益妥协或将无法避免。

韩国喜忧参半

文在寅访美前,韩国舆论多认为,他此行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建立他与特朗普之间的个人关系;二是就应对半岛核问题达成共识;三是多谈原则共识,少暴露分歧。从双方的公开表态来看,访问结果让韩方喜忧参半。

与特朗普建立个人关系是文在寅此访的首要目的。他本人在出访前就已表示,不会强求在韩美首脑会谈上取得具体成果,将着重与特朗普构筑友谊和积累信任。韩国舆论多认为,借助此访文在寅初步达到了这一目的。

韩国媒体在访问前对特朗普的“握手功”着墨颇多,担心他会以此给文在寅来一个“下马威”。但最终两人见面时的握手“热情”而“融洽”,让韩媒松了一口气。另外,美方给予了文在寅高于其“工作访问”级别的接待,同时接受了年内访韩的邀请,韩媒认为这也展示出了美方的友好姿态。

韩国延世大学统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奉英植认为,文在寅与特朗普的会谈“取得了成功”,双方建立了个人联系,同时就寻求以对话解决半岛核问题达成共识,避免了双方在半岛政策上产生分歧。

不过,双方在自贸协定及军费分担问题上暴露的分歧也在韩国引发了担忧。主要在野党自由韩国党认为,这两个问题将成为韩国政府在韩美关系上的重大挑战,政府需要在保障韩美同盟的同时,通过外交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美韩在贸易问题上可能出现的摩擦,未来都可能对美韩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俄专家看中国055驱逐舰下水:火力最猛 远超俄巡洋舰

俄媒称,中国055型新式驱逐舰下水,是中国海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伴随着它的出现,中国水面舰船已不再是“追赶型”了,解放军海军获得的是世界火力最猛水面舰船之一。

据俄罗斯卫星网6月30日报道,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就此发表评论称,055型驱逐舰装备有多目标武器,其主要指标和功能类似于美国的“宙斯盾”。此外,中国此型驱逐舰安装的是128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而美国各类型阿利·伯克级仅有90-96枚。从全排水量看,中国驱逐舰可能达到1.4万吨,相当于美国最新型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但其导弹数量要比美国的多,与此同时,导弹数量要比052D型驱逐舰多两倍。

卡申表示,055型驱逐舰还可作为巡航导弹载体。考虑其排水量大这一特点,可以推测,中国海军可在全世界向对手纵深腹地发动攻击。中国舰船可携带远程防空导弹,因此可作为中国反导系统的一部分。当然,为此还需进行补充研究和测试。据估计,055型驱逐舰的主要特点是在距中国较远海域行动。因此,这种价格昂贵的驱逐舰数量将不会太多。

卡申称,从055型驱逐舰运用各种创新成果、其中包括电子、控制和反潜武器等方面看,可以推测,其调试和测试以及船员全面掌握技能还需相当长的时间。但调试和摒除一些不可避免问题后,中国将获得独一无二的远程力量投送工具,中国水面舰船将巩固其作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海军的地位。

卡申称,根据055型驱逐舰的特点可以看出,其性能远超俄罗斯现有导弹巡洋舰,俄方舰船目前所拥有的明显优势领域是反舰导弹。

美国重建国家太空委员会 特朗普:恢复太空领域领导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30日签署行政命令,下令重建“国家太空委员会”。

特朗普在签署行政命令时说,重建“国家太空委员会”是确保美国太空未来的关键一步,它向全世界发出一个清晰信号,即美国正在恢复在太空领域的领导力。特朗普说,太空探索将有利于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

按照行政命令,“国家太空委员会”将由副总统彭斯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国务卿、国防部长、商务部长、交通部长、国土安全部长、航天局长、国家情报总监、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人,职能是就国家太空政策和战略向总统提出建议,每年召开至少一次会议,在政府机构和各部门间协调太空政策。

美国航天局代理局长罗伯特·莱特富特在一份声明中说,重建“国家太空委员会”又一次表明特朗普政府对太空探索的浓厚兴趣,将能帮助美国航天局“实现许多雄心勃勃的里程碑”。

美国曾于1989年至1993年组建过“国家太空委员会”,1958年至1973年也曾存在类似机构,不过当时名为“国家航空航天委员会”。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提出削减气候变化、医疗卫生等多个科研领域的资金,但太空领域受到的影响较小。今年3月,特朗普签署一项法案,在批准美国航天局2017财年195亿美元预算方案的同时,要求其研究2033年送人去火星的可行性。

观察与思考

中国海军编队首访吉布提 首个“海外基地”何时开始使用?

当地时间7月1日,执行远航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离开吉布提,结束了对吉布提首次正式访问。但很显然,这次访问编队没有使用中方在吉布提修建的后勤保障设施。

当地时间6月28日到7月1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对吉布提进行了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此前中国海军护航舰艇曾多次停靠吉布提港,但海军编队正式访问还是首次。在这四天的时间内,官方媒体报道中无论是画面还是文字都没有提及正在吉布提修建的中国首个海外后勤保障设施。这表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没有使用中方自己的岸上固定设施,租用了吉布提的码头。图片和画面也佐证了这一点,去过吉布提的相关人士说,这还是中国护航舰艇往常停靠过的码头。

此前有报道称,今年吉布提后勤保障设施将会建成投入使用。2017年3月份,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对此回应说,“中国在吉布提后勤保障设施的建设进展顺利,我们将适时发布信息。”

“进展顺利”是一个好的暗示,在2017年时光过半之际,这也意味着中国海外首个后勤保障设施投入使用的时间越来越近。

7月1日,一位匿名的专业人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远航编队没有停靠在中国自己的码头,并不能说明岸上固定设施没有建好。 这位人士说,“从官方公开宣布到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造的效率和能力早就为世人所知。而且早在几十年前中国就有在海外建造大型设施的经验,因此即便是在物资匮乏的吉布提,相信岸上固定设施建设对于中国建设者而言也没有难度。”

但是该设施的建造完成并不等于马上即能投入使用。后勤保障设施是否能投入使用,除了硬件建设之外,还有其它因素,比如设施齐备,油、气等各种保障物资储备等等,“尽管中国和吉布提签署有官方协议,并且得到支持,但是要将上述所说资源一一落实到位应该比国内更复杂一些,时间更长一些。”这位人士表示。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需要各类人员配备到位。根据介绍,保障设施正常运转的人员专业复杂,既要能熟练使用补给设施,还要具备保障各类舰机紧急修理的能力。而且这些人员还需要和吉布提官方进行沟通交流,要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和民众宗教习惯。这些能力的具备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培训和学习。

这位人士介绍,按照惯例,开港、新建码头等大型岸上固定设施投入使用都应该会举行相关仪式,这是国内和国际通行做法。作为中国首个海外保障设施,中方也应该会举行仪式。而且这同时也展示了中方和非洲国家友谊之花的成果,会邀请各方人士参与见证,为和平和友好共同庆祝。

世界一些国家对于中国在吉布提修建海外保障设施充满了偏见和担忧。6月份初,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国在吉布提建设的第一个“海外海军基地”,并充满忧虑和猜测。

众所周知,中国不是第一个在吉布提修建后勤保障设施的国家,这也不是吉布提首次向外国军队开放。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已经在吉布提建立了军事基地。而且中国在吉布提建立的是后勤保障设施,目标、规模和功能远远达不到军事基地的级别。

实际上,中国在吉布提修建后勤保障设施,不仅合情合理,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中国从2008年开始就在索马里海域护航,迄今已经派出26批舰艇编队为中外船只护航。在此期间 中国护航官兵休整和护航编队食品、油料补给遇到很多实际困难。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此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比如每次临时停靠他国港口,都要通过外交渠道与到达国进行协调。 选择在吉布提建补给设施的原因之一是从地理位置而言,吉布提港口距离索马里非常近。这样便于护航编队就近实施休整和食品、油料补给。此外,依托固定的后勤保障设施,地面人员可以提前筹备食品、油料,有利于我们快速高效实施补给。

对此,这位匿名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吉布提港口有一面涂鸦墙,各个国家舰艇靠港后都会在墙上留下象征本国文化,特色的涂鸦。这位人士说,“这面墙本身就是一个缩影,象征了各个国家可以在同一海域,同一地区和平友好相处,而军人更是和平的守护者。” 

这位人士分析说,中国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军队更是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的主要力量。吉布提后勤保障设施一旦投入使用更能提高海军遂行远洋任务的能力,有利于中国海军更多兵力走出去,使得 “中国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中国军队履行使命捍卫权益就拓展到哪里” 成为可能和现实。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也能更高效的确保相关国家和海域人员和财产安全,为世界和平和地区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另外更能及时向非洲国家和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也能更好和世界海军进行交流,增进信任,和友谊。吉布提后勤保障设施的投入和使用相信有利于中国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形象的进一步传播。

2017年3月份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表示,“沟通与交流是化解猜忌与担忧的良方”。中方将在尊重吉布提主权和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处理好与其他国家驻军的关系,并在条件成熟时开展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