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览财经研报】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指出,股市大周期与产业小周期有密切关系,股市大周期能不能有效,很多时候取决各个产业周期板块能否形成市场预期,烘托或与股市大周期形成共振。
而我们认为,当前军工板块的小周期很可能已经与目前重新出现的股市“包容创新、有针对性加杠杆”的大环境改善苗头,形成了同步的正向共振。这或让军工板块成为“长线资金准备入市的一个备选项”。
历史规律研究来看,推动A股军工板块上涨的动力一般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地缘事件驱动。即,每当全球突发重大局部战争或周边出现地缘对峙风险事件时,A股军工板块都会立即发生反馈。
二是政策预期驱动。即,每当公布军费大涨、军工高精尖装备技术突破或重大军工改革政策出现时,军工板块也会迅速做出反映。其中军工行业的改革政策主要指四条主线:军民融合、军工混改、军工院所改制和兼并重组等。
这两大逻辑推动力都指向预期军工产业基本面会显著受益。不过,由于军工产业的保密性要求和A股上市公司财报披露公开性之间的矛盾。实际上A股军工板块公司的财报主要是体现的民品和部分边缘军工产品的营收,核心军工资产多数并未装入上市公司。所以更准确来说,军工板块的上涨推动力,是政策预期的好转、风险偏好的上升。但实际的业绩改善情况并不明显。
比较而言,事件驱动对军工板块的上涨推动力迅速、直接但影响周期较短,除非事件不断升级恶化,否则只要地缘风险事件(或战争预期进展)稍有平缓,则对军工板块的影响就会迅速被消化;
而政策预期驱动对军工板块的影响有时候并不是那么迅速而明显(要看政策级别、利好程度),但其影响却是比较长期的,且可以反复作用。以往军工板块能够成为阶段性的板块领涨旗帜,大部分原因都是军工相关政策方面出现了重大的利好。
而当前,博览研究员认为上述两方面驱动军工上涨的推动力都已出现。
一是中国周边出现了多起严重的地缘安全对峙事件。首先当然是中印在边境地区的对峙局势堪称55年来最接近战争的危机!且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而更大的可能是随时会进一步恶化(虽然还谈不上上升到战争的程度,但趋势是这向这个方向发展)。这次最大的问题是,以前的对峙,都是在争议地区。但最近这次摩擦,是在没有争议的中印锡金边境,完全是印军非法进入我境内,且已经20多天还赖着不走,形成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为期最长的对峙。虽然中方保持了最大的克制,但如果印军再不撤离,用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不排除“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态,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中国海空军实力4倍于印度、经济5倍于印度的现实,也让很多外媒将中国的淡定视为“做好了应对一切可能性手段”的准备。
而中印对峙也正激化周边国家的敏感神经。首先是夹在中间的小国不丹左右为难。然后是中国的铁杆盟友、印度的死对头巴基斯坦当然无条件支持中国,然后是美日澳欧等国掺和进来在印度背后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另外,东北亚局势也不安稳。7月4日下午朝鲜宣布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4”试验发射成功。据韩国专家推测,朝鲜导弹射程远及美国本土,达到洲际导弹级别。朝鲜导弹试射除直接恶化国际形势外,还将导致韩国、日本反导系统升级的连锁反应,使得中国防卫形势更加严峻。
二是军工改革深化预期再起。在此前的6月20日,习近平主席亲任主任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要求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正式运作标志着,军民融合由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走向落地实施的快车道。而7月7日下午,国防科工局在京组织召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推进会,会议解读了《关于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的实施意见》,宣布启动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标志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军工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最乐观看法是认为3年内七成军工科研院或完成转企)。
机构认为,随着军工混改继续深化,军工资产注入可期,同时可以双向把握军民融合投资机会(民参军、军工民用)。
另外,军工板块在过去两年的估值大幅下调后,处于近年低位,也让其出现了比较好的配置机会——据悉,受去杆杠导致的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影响,四月至今国防军工大幅调整,国防军工指数下跌接近三成,市盈率(TTM)已接近三年最低点,配置价值凸显。
总体上,我们认为,今年军工行业处在混改等改革和军机批产等中长期拐点政策兑现期,行业正全面向好。加上军工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大幅回撤,板块整体被错杀,投资价值被低估,一旦市场认同了上述驱动机制,则在事件驱动点火之后,军工板块或许能成功切换到政策驱动。即,从短线反弹转换成一个趋势性热点。
此次军工走强的逻辑:事件驱动是点火,政策预期是推进剂
对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对军工板块影响的解读:
(1)作为国企改革中身份最特殊的一大分支,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标志着国企改革向老大难的深水区推进。
过去800万以上的决策就要上报国家相关部委,而随便买台设备就不止这些钱。这是很多军工国企单位低效的真实写照。所以军工改制对于释放单位活力意义重大。
(2)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各军工企业的改革方案已基本确认,同时上报给国防科公局了。但在动真格前预计还有包括离退人员安置,税收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落地。
从后期看,关于军民融合的催化事件还将陆续有来,届时政策利好的共振催化将加速推进相关国企上市公司的表现。
(3)鉴于科研院所的优质资产,其盈利能力往往强于其下属或相关上市公司,因此作为整合平台的上市公司将获得价值的重估。对应到二级市场投资机会,我们注意到,安信、国君等券商机构建议积极关注以科研院所类资产为主且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及航空工业、中电科等军工集团底下的上市公司。
(4)从近期市场看,整体上是漂亮50和要你命3000在交替轮动。整体并无持续性催化热点引领行情上攻。而军工改制事件或将引爆行情新主线,相关概念个股值得留意。
不过,最后还是需要提示的不确定性是:1、军工企业的体制改革远比一般的国企更复杂而敏感,其进展可能不如市场想象那么快——科研院所注入其实在2014年的军工国企的高潮期高层就提出过要加快速度,但是三年过去现在并无进展,那么这一次高层呼吁后是否就会顺利恐怕也需打个问号;
2、周边局势随时可能缓解——首先发生战争的几率非常低,烈度可控性还是很高的。东北亚局势紧张已是常态化,对于朝鲜乱发神经各方已经越来越习以为常。而中印对峙虽然此次是“仅次于1962年”的情况了,但考虑到两国都是有核国家,而且中国军力数倍于印度,并不占理的印度并没有真正开战的勇气。当前双方的强硬都不过是一种外交策略罢了——如果一旦局势缓解而军工改革的政策落地未能及时接档烘托市场预期更上层楼,则要注意资金落袋为安的可能性。
另外,武器装备研制列装进度与市场预期也不排除会有较大差异、当前前军工板块总体估值仍较高(整体PE-TTM为79)倍等,也会影响市场对军工板块的情绪。
因此,我们注意到,安信、国君等多家机构的建议是,在个股方面,首选业绩增长确定、估值较低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