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览财经研报】“7.17”活生生的把“一九行情”打残成了“0.5:9.5行情”!A股3286只股票,按照中位数算的第1643只股票的跌幅为5.51%,也就是说只要你今天跌幅不到5.51%(换言之,只要你不在创业板当中),你就差不多“战胜一半”的对手了……
究其原因,创业板大跌,一方面中报预告多只权重股业绩不达预期。另一方面,周末消息面上,流动性预期难以放松,中小创面临估值压力。而以上证50为代表的价值蓝筹股表现突出,特别是业绩稳增长、低估值、抗风险能力强的个股,博览研究员坚持认为,未来市场的分化仍将持续!
“7.17”释放创业板的“双杀”风险!
自6月中旬以来,博览研究员观察到中国宏观政策发生转变的迹象,在这个过程当中,本内参始终坚持“一九分化”的大趋势难改,以上证50+龙头白马股为代表的“一集团”,大概率保持对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九集团”的整体优势,成为资金“抱团”的当然之选!

而在板块方面,博览研究员始终不看好创业板的修复行情,认为国企改革是下半年确定性较高的主题,而“业绩+政策”将会成为市场新的风格偏好。“7.17暴跌”则强化了博览研究员对创业板隐含的“政策+市场”风险“双杀”的担忧——

◆一方面,创业板暴跌5%,且将近500只交易的创业板股票,200多跌停,409只上市未满一年的次新股,也是200出头跌停。
自2015年6月高位以来,已有1300只股票腰斩!21只股票跌幅超80%,跌幅最大的是要退市的欣泰退,已经跌去90%;安硕信息、ST锐电、ST智慧、京天利跌幅也超过85%。
◆另一方面,就在“近500只股票跌停,1816只股票跌幅超5%”这种逼人平仓的跌势的背后,却是上证50创两年新高!
伴随着上证50创出2015年7月底以来新高的,是那些买了大金融股票的投资者,市值已经创出新高——

招商银行股价17日盘中再度创出25.65元新高,不仅早已超越2015年的高位,更是超出了2007年6124点的高位。
而保险股的代表中国平安盘中一万亿市值了……

这种反差再次强化了博览研究员7月以来的判断——
●7月12日的《大白马与上证50再度强势:这次是实干型企业和“PPT企业”的分化!》一文指出:11日的市场再现上证50和龙头白马股单边上涨,创业板则继续下挫。市场重回分化格局的根源是政策风险让位于市场风险。“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奔。”创业板目前最大的现实就是“水落石出”:政策和资金相继退潮之后,创新创业当中潜藏的“礁石”逐渐浮出了水面,行业风险进入了一轮释放期。而创业板再度走上探底之路,从根本上说,是当前的政策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更加重视干实业的企业,更加希望看到那些能够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实干型企业享受高估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今日A股之分化,不仅是创业板和上证50的分化,而是实干型企业和“PPT”型企业的分化。
●7月13日的《反复震荡更凸显“业绩为王”!勿受制于短期谁涨谁跌!》则强调:原本凭借“政策安全性”而被市场“选择性忽略了股价高涨风险”的上证50+白马股,在政策高压缓解,股价上涨风险开始释放之后不久,“幸运”的遇到“乐视风波和神雾闪崩”的“援助”,令市场再次领悟到,白马股的股价风险再高,也比中小创当中那些“地雷”来的“安全”!
于是乎,回调不久的上证50、白马股又被捡起来,业绩确定的金融股又被游资追捧,而稍有稳定迹象的中小创,则再次大幅震荡!
最终能够“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只有“业绩明确”的那些优质标的,毕竟,在政策趋紧(更多强调盘活存量)、资金减少(6月的M2增速再创新低,只有9.4%),市场只有、也必须靠“业绩”说话!换言之,这是一个业绩为王的时代!
因此,“上证50+白马股”的“一集团”,不仅“政策风险”小于创业板,即使是市场风险,总体上远远小于创业板。
●政策加持——
7月14日《克强总理“重启创新”为银行业“加持”,不涨咋行!》一文强调:自6月21日国常会“夸奖对微信创新的‘宽容’”以来的22天,李克强总理先后召开了三次“国常会”、一次经济形势座谈会,焦点都在“重启‘双创’”,而7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直接把“推动”双创的一项具体优惠政策(专利权质押),这个“政治任务”优先给了商业银行!从年初“两会”上的普惠金融,到如今专利权质押,这些为双创“量身定做”的“政治任务”相继都交给了银行。而按照博览研究员的“有用既有价值”的理论,商业银行在这一次“双创”回潮当中,被赋予日益吃重的角色,也在相当程度上预示着,其“价值”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业绩保障——
7月14日《央企利润高增长:“龙头白马”有望“强者恒强”!》则明确指出:中期看,在“业绩+政策”为王的市场风格下,上证50和龙头白马股中期有望继续维持强劲态势。首先,上证50和龙头白马股中大部分有央企背景。而央企的利润高增长,会让市场重新认识上证50和龙头白马的“扎实”的基本面:今年以来,央企各月效益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央企不仅业绩好,政策故事还多得很。并购重组、去杠杆、去产能等都能有效改善央企资产质量,提升央企的盈利能力。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国资委数据显示,上半年,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以来,央企各月效益均保持两位数增长,6月当月实现利润1596.7亿元,为单月利润历史最好水平。此外,央企去产能、降低企业杠杆率等方面均有重大进展。
而上证50和龙头白马股中大部分有国企背景。简单来说,央企的利润高增长强化了或者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上证50和龙头白马的基本面:业绩不是一般的好!
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风格偏好就是“业绩+政策”,业绩反映了企业经营情况向好,而政策保证了业绩能继续改善。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证50+白马股”正在风口。此外,上半年在强监管政策下,政策总体对市场并不友好,时时刻刻都有系统性风险的“光临”,而下半年,随着“金融工作会议”,发“明召”要求“扶持实体经济”,而作为“有效益的实体经济”的先进代表,有什么理由不买“上证50+白马股”呢?尤其是有创业板这样的“猪队友”作为“反面教材”的映衬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