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研报】前日(18日),煤飞色舞是大盘反转的关键力量,昨日(19日),周期股继续承包了上涨的半壁江山。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周期股近期的大涨受到多重因素的共振刺激,虽然其中部分因素的催化作用会很快消化(比如,中国五矿和中国黄金合并的传闻),但推动周期股上涨的一些根本性原因:量价齐涨下的业绩暴增预期、(去产能和消费旺季下的)阶段性的供不应求和全球经济复苏超预期下对大宗期现市场的推动力,都是中期性的因素,并不会轻易改变,这决定了周期股出现持续性上涨是有较坚实的基础的,只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和证监会“疏通和规范”资金流入的动作得到贯彻落实,大盘没有明显走坏。周期股下半年依然可能是领涨的板块——正如部分机构所言,基本面见底、估值不高、安全性也比较好的部分具有持续涨价预期的周期品板块,大概率将成为A股新的强势板块。
一是业绩驱动。尤其煤炭行业的大涨与业绩预期暴增关系紧密。
据统计,截至7月16日,在煤炭、有色、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周期性行业,共有198家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158家预喜,占比达79.79%,远超沪深上市公司整体预喜比例。而且,上述198家公司中预增幅度超过100%的多达96家。也就是说,传统蓝筹上半年表现与创小板迥异与业绩有很大关系。其中煤炭股的业绩增长是最令人震惊的。
在工业增长强劲和水电出力不足的情况下,1-6月份电煤、电力消费同比分别增长8.2%和6.3%,为近几年最大增幅。不管从宏观到行业本身的需求都超预期。需求侧是煤炭股的最大催化剂,也是最大利好。数据显示,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12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00亿元!也意味着整体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去年暴增了近40倍!因此,截至7月19日,16家煤企无一例外预计2017年上半年业绩将实现大增。其中,*ST郑煤、兰花科创、*ST大有、*ST平能均实现扭亏为盈。冀中能源预计净利大增62倍;陕西煤业预计净利大增22倍;恒源煤电预计净利大增10倍;西山煤电预计净利大增7倍多。上述煤企在中报中提到,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煤价同比高于去年。
有色金属行业也整体转暖。数据显示,2017年5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644.50亿元,同比增长13.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营业收入为23055.4亿元,同比增长17.9%。截至目前,申万有色金属行业已有近半公司披露中报预告,54家公司中除了2家预减略减和3家续亏,其余全部向好,预喜占比高达90.74%。其中多达24家有色公司上半年业绩将实现倍增或扭亏幅度超过100%。
其中,锡业股份上半年预计盈利3.4亿元至3.9亿元,预增5377.78%-6183.34%,不但在有色金属行业预增幅度第一,如果以上限来看还是A股目前的中报“预增王”。此外,怡球资源、丰华股份、中金岭南的预增幅度也超过10倍,中钨高新、兴业矿业接近10倍,西部矿业、寒锐钴业、盛和资源、精艺股份、鹏欣资源、盛屯矿业的中期预增幅度则在300%以上。
在钢铁行业,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生铁产量稳定,粗钢产量创新高。其中,生铁累计产量36256万吨,同比增加3.4%;粗钢累计产量41975万吨,同比增长4.6%;钢材累计产量55155万吨,同比增加1.1%。受益于钢铁行业整体行情利好,目前已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13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有4家扭亏为盈。机构分析普遍认为,二季度钢铁企业利润或超预期,平均吨钢利润接近1000元,比去年同期上涨很多。企业利润好自然带动股价上涨。
二是阶段性出现的供需结构矛盾更加突出,也强化了看涨动力。
仅以煤炭为例,在供应方面,根据国务院此前发布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而仅在2016年,煤炭就实现去产能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月18日,发改委公布,今年上半年共退出煤炭产能1.11亿吨,已经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量的74%。同时也是在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去产能任务4/5的目标,而根据发改委对央行和地方制定的目标(如下表)——

也就是说,煤钢去产能下半年仍会延续超预期的趋势。而部分“僵尸企业”的煤炭产能被去掉之后,优质企业的产能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个时间差也助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而在需求方面,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煤炭需求强劲。比如,尽管水电出力逐渐恢复正常,但火电依然居高不下,并频频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份-8月份是传统动力煤旺季,目前煤价的上行走势将延续,上市煤企有望实现量价齐升,三季报大概率仍将明显好转。
在这些煤炭产能去掉以后,就对优质企业的产能释放及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地这些被允许释放“先进产能”的企业自然相对受益(量价齐涨),而他们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
有色和钢铁的涨价逻辑与上述煤炭行业差不多。只不过钢价的涨幅相比煤炭并不是很明显。另外,有色因为品种较多,不同品种间冷热差距较大——比如,从2016年11月本轮上行周期启动以来,钴价涨幅超过80%,接近7年历史新高;截止到7月12日,稀土指数自今年初以来已经上涨了约19.6%,但电解铝行业虽然受益于去产能但因此前过剩严重,上半年电解铝期现货价格基本在13500万元/吨-14900万元/吨的区间震荡。
因此,博览研究员提醒,对有色板块的个股更要强化筛选,应比较其主营业务品种和优选今年来涨价幅度最大而股价表现相对不明显的有色股——比如我们看到,从最近一周(7月10日至16日)有色金属的涨幅来看,镍、铅、锌、锡、铝、铜价格分别上涨1.4%、1.3%、1.1%、0.8%、0.5%和0.1%。如果将之与对应上市公司股价对比就会发现,涨价越快的,股价表现也越好。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上述第一条的业绩暴增只是“果”,而煤炭有色钢铁的阶段性供不应求才是“因”。
也就是说,从根源上来讲,煤炭有色钢铁股的上涨与其价格上涨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煤炭有色的价格上涨,又与供给侧改革下去产能进度超预期而经济复苏超预期需求上升+煤电消费进入7、8月份的旺季,所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供不应求,有很大关系。
但需要特别细说一下的是有色。
因有色除了受益于国内供给侧去产能和经济复苏需求上升的影响,在较大程度还受到海外市场期现市场的价格走势影响。而今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好于预期(美国经济指标连续高于市场预期、欧元区和日元区都出现复苏,下半年趋势大概率会延续),全球避险需求下降、美元持续贬值(中国经济因为外部经济复苏和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出口恢复增长)、大宗需求预期上升,都有利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这也成为推动A股有色品种价格上涨的一个中期重要变因,博览研究员认为,相比于上述部分因素对有色、煤炭、钢铁的涨价驱动力,全球经济复苏和美元贬值预期对有色品种的涨价预期影响更为持久。
比如,在黄金市场方面,尽管今年全球经济不断复苏,美联储已两次加息,黄金价格在上半年仍有9%的涨幅。6月上旬,随着中东局势再次紧张、美国政局的不确定性以及英国大选引发避险需求,黄金价格一度接近1300美元/盎司。此后,市场恐慌情绪逐步缓和,投机者也将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净多头削减至一个月以来的最低位。
而在基本金属方面,中银国际和川财证券的研报认为,随着供给方面的不断变化,今年下半年铝、锌和铅的表现将优于其他金属。
两机构认为,铝是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基本金属。其价格受到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环保力度加大的支撑。去产能加冬季环保限产,未来铝将出现短缺,价格突破15000元/吨属于大概率事件;锌则因一系列利好消息提振了投资者热情,这其中包括全球供给短缺、主要生产国秘鲁将于7月份举行罢工、现货升幅加大以及不断减少的库存等因素。因此,预计供给持续不足将支撑锌价继续走强。
另外在小金属方面,川财证券认为,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锂、钴价格上涨空间仍在,收储加打黑会让稀土迎来实质性的供给转变,小金属钛、锆、钨的行情或将延续。
此外,受到五矿集团和中国黄金合并的消息刺激,两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株冶集团和五矿发展快速涨停,这是带动有色板块当前反弹的一个直接催化因素——不过,由于这两公司都已经“非常含糊地”澄清了消息,所以该驱动力正在迅速减弱。但其在有色板块的上涨中,本身就是一个短期的、次要的催化因素,其被消化并不影响周期股上涨的大局。

总结
比较而言,正是因为煤炭的业绩复苏和未来的业绩增长持续性明显好于钢铁,而有色业绩复苏整体虽然也明显不及煤炭,但因有海外需求因素支撑,且品种多个案性催化因素多,所以这也是我们近期看到:煤炭总是领涨,而钢铁板块基本只能处于上涨板块的中游位置,有色板块涨幅则居于两者之间的重要原因。
考虑到存量格局下,强者恒强的特征,博览研究员认为,这基本上也是当下投资者配置周期股时的优先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