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2793期 2017-07-31(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曹倩

朝鲜为何此时再射导弹?美国会有超常规举动吗?》:朝鲜于当地时间28日夜间试射了一枚导弹。这是在本月4日试射ICBM级别“火星-14”导弹不到一个月内的第二次。随后,国际社会纷纷作出强烈的反应,谴责朝鲜的这一举动。中国外交部29日发表声明说,朝鲜的试射违背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目前深受“通俄门”等国内事件的困扰,这使半岛危机的未来走向变得更加不确定性。因为出于转移视线等方面的考虑,通常会有超常规的举动。就在朝鲜的最新发射举动之后,特朗普表示,其政府将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美国及其盟友在该地区的安全。因此,朝鲜此次试射导弹所带来的影响不能被低估!

外媒:特朗普将签制裁法案 俄方公布首批反制措施》:外媒称,白宫28日表示,总统特朗普将会签署对俄罗斯的制裁法案,使其成为法律。白宫的说法也终结了外界对特朗普是否会否决制裁法案的猜测。报道称,对于希望特朗普的当选能改善俄美关系的莫斯科来说,这一举动是进一步的打击。据俄罗斯《生意人报》7月29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28日公布了对美国参议院通过对俄制裁法案的首批反制措施。

时事聚焦

朝鲜为何此时再射导弹?美国会有超常规举动吗?

朝鲜于当地时间28日夜间试射了一枚导弹。这是在本月4日试射ICBM级别“火星-14”导弹不到一个月内的第二次。随后,国际社会纷纷作出强烈的反应,谴责朝鲜的这一举动。中国外交部29日发表声明说,朝鲜的试射违背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朝鲜的这一举动到底会产生何种影响?

试射举动,朝鲜很高调

根据美韩两国军方在事发后公布的消息显示,朝鲜方面是在当地时间28日夜晚大约11点41分,在其北部慈江道一处军事基地发射了这枚洲际弹道导弹。该枚导弹据推测在经过45分钟左右的飞行后,飞跃了至少1000公里并最终坠入日本海内。

所不同的是,对于此次试射,朝鲜方面似乎非常高调。一是媒体高度凸显了朝鲜最高领导人当时在发射现场的描述与报道。朝鲜国家通讯社朝中社在报道中称,金正恩于当天深夜亲临现场督导导弹试射。朝鲜媒体报道引述他的表述称,他对发射"火星-14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成功深表满意,并在现场称赞了研发人员。二是,朝鲜方面毫不隐讳地诠释了试射导弹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似乎就是冲着美国而去的。朝方表示,现在"朝鲜的导弹完全可覆盖到美国的全境",测试结果证明朝鲜有能力"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射导弹。三是朝鲜方面的底气明显变得更足。因为从理论上来说,此次试射的"火星-14"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搭载大重量的核弹头,弹头在重新进入大气层后可不受高热的影响。

不过,俄罗斯国防部当天强调,根据俄罗斯军事专家的估计,此次朝鲜试射的是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并非美方口中的洲际弹道导弹。俄方暗示外界过度渲染朝鲜导弹发射的是洲际导弹似乎另有所图。

时机选择,似乎很微妙

这次最新的试射距离朝鲜于上次发射首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级别“火星-14”飞弹只有短短3个多星期的时间。那么,朝鲜为何选择于此时再一次发射,看来并不这么简单!

首席军事评论员、解放军大校戈鱼在“文汇网”指出,首先,这是在美国众议院刚刚通过了针对俄罗斯、朝鲜以及伊朗制裁决议之后的发射举动,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刚刚签署了这一法案。选择在这样的时刻发射明显是要以此来挑战美国并与美国针锋相对的意图。朝鲜似乎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昭示外界(国际社会)越是对朝制裁,朝鲜越能够研发成功洲际导弹,以此来证明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制裁不过是徒劳的。朝鲜不仅抗压能力超强,而且研发能力同样一流。

其次,这几天对朝鲜来说,是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7月27日是朝鲜半岛停战协议签署64周年纪念日,朝鲜将这一天定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并设定为国家假日。在这样的日子发射导弹,一旦(发射)成功,一是可以提升民族凝聚力,二是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这在以往并不鲜见。

未来影响,不能被低估

朝鲜的最新试射在未来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一方面,将会导致半岛的局势骤然紧张。据报道,就在当地时间29日当天,美韩展开了联合军演来作为对朝鲜最新试射的警告。路透社引述美军方面消息称,当天早上美韩军方在韩国东海岸附近进行了短程导弹的发射演练,目标直指北方。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的发言人希克斯在声明中强调美韩军事长官们在通话中对向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回应”的可能进行了讨论。而韩国总统文在寅则于当地时间29日凌晨紧急下令,强调将立即与美国协商关于韩美间战略遏制力的计划,其中包括立即部署剩余的4辆萨德导弹发射系统。

另一方面,它使美国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进一步升高。据分析,随着朝鲜核危机不断严峻,以及接二连三的导弹试射活动,美国国防部早已对与朝鲜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做了准备。美国军方甚至曾有官员暗示,对朝鲜的行动可能会在“未来一个半月之内”。据悉,此次美国军方的公开表态则要比其之前在朝鲜进行试射举动后的反应明显提高了调门。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戴维斯也在当天的新闻会上扬言:“针对朝方进行的攻击或挑衅行为,我们已经做好了为保卫美国和其盟友们的军事准备。”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目前深受“通俄门”等国内事件的困扰,这使半岛危机的未来走向变得更加不确定性。因为出于转移视线等方面的考虑,通常会有超常规的举动。就在朝鲜的最新发射举动之后,特朗普表示,其政府将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美国及其盟友在该地区的安全。因此,朝鲜此次试射导弹所带来的影响不能被低估!

热点追踪

外媒:中方抗议美韩加快部署“萨德”

境外媒体称,韩国军方人士29日表示,将同美方就在庆尚北道星州郡临时部署4辆“萨德”发射车一事进行协商。朝鲜于28日晚发射导弹后,韩国总统文在寅随即指示部署剩余4辆“萨德”发射车。此举引发中方“严重关切”。

据韩联社7月29日报道,目前,驻韩美军已将包括6辆“萨德”发射车在内的一套“萨德”反导系统运抵韩国,而部署在庆尚北道星州的发射车只有2辆,剩下的4辆发射车被保管在倭馆的美军基地。军方人士表示,临时部署“萨德”装备可不与环境影响评估挂钩。据悉,在倭馆美军基地的4辆发射车将临时部署在国防部为驻韩美军提供的第一批32万多平方米用地。

韩联社称,军方人士表示,此举意在应对朝鲜核导威胁,但确保“萨德”部署正当性相关程序将照原计划进行,如期进行一般环评。

另据路透社7月29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对韩国表示将继续部署剩余的4辆美国“萨德”发射车表示“严重关切”。

中国外交部表示,部署“萨德”解决不了韩方的安全关切,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中方此外还重申了撤除“萨德”的呼吁。

此外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对韩国有关做法表示“严重关切”,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

耿爽说,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强烈敦促韩美双方正视中方利益关切,停止有关部署进程,撤除相关设备。

与此同时,耿爽表示,中方反对朝鲜“违背安理会决议和国际社会普遍意愿进行发射活动”,并“希望有关各方慎重行事,防止紧张局势轮番升级”。耿爽表示,中方关注当前事态发展。

港媒:朱日和阅兵彰显中国军队实战与血性

7月30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一场气势磅礴的沙场阅兵庆祝90岁生日。在朱日和训练基地参加实战化训练的三军将士沙场列阵,以战斗姿态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接受党和人民检阅。著名军事专家洪源接受香港大公网访问时表示,朱日和阅兵,向全军、全国,甚至向全世界发出明白无误的信号:中国军队谋打赢,注重实战。洪源认为,选择朱日和这一地点,透露出这次阅兵和演习带有强烈的实战色彩。

洪源说,这次阅兵最先进的坦克等陆战武器悉数出场,也包括肩负防空任务的空军武器装备、先进飞机、先进导弹等,这些装备是最大看点之一。

洪源进一步表示,选择朱日和这一地点阅兵,一是出于天气考虑,七月底内蒙古草原相对凉爽。更重要的是,朱日和有着中国军队激烈战术、战役对抗的背景,是实兵兵战演习之地。朱日和的兵力组成中,“蓝军旅”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有着“红军磨刀石”之称,过去有连胜十六场的纪录,这对红军是最大限度的磨练。

洪源表示,在习主席的领导下,在军改进程中,中国军队谋打赢,追求打胜仗、追求真正的战斗力。习主席对全军将士有着聚焦打仗,真练打仗、真敢打仗、真善打仗的明确要求,“不能打仗、只想在军队混个一官半职、谋取待遇的人,不仅不能提拔,而且要批评教育。”朱日和军事训练基地正是体现这一要求,演习是真打、真对抗,比过去一些演习,进步太多。在这个背景下,朱日和这一实战演习场是军改检阅实战水平的十分理想的阅兵地点。

洪源说,正如习主席所言“军队根本职能是打仗,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朱日和训练基地正是聚焦实战,谋打赢,使用新技术、新装备,来实现新战法,这种强烈的实战背景,对于这次阅兵地点选择,朱日和是其他什么地点都不可比拟的。

洪源表示:“我去过朱日和,印象很深,冲击力很大。蓝军部队就叫磨刀石部队,是红军的磨刀石。”洪源说,像狐狸一样机警,像草原狼一样勇猛,朱日和蓝军旅的徽章就是一只“狼”,在真正实战对抗中,红军得到最大磨练,正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中国军队的血性在实战对抗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国防部:中国野战化实战化阅兵与周边局势没有关联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就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答记者问,任国强表示,此次有关部队的实战化训练是按年度训练计划安排的,与周边局势没有关联。

任国强称,这次阅兵依托参加实战化训练的部队组织实施,受阅将士走下训练场便走上阅兵场,以征尘未洗、连续作战的战斗姿态接受检阅,以此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阅兵场地设在朱日和训练基地野战练兵场,立足实战环境、体现真打实练,突出铁流滚滚、风尘仆仆的战场氛围。组织编排上,采取群队结合、人装组合、空地联合的方式,体现新型军兵种力量联合编组及作战运用,是改革重塑后部队联合作战行动的有益尝试。

阅兵打破以往广场阅兵的惯例,不安排徒步方队和踢正步,不安排军乐团、合唱队,不搞群众性观摩。阅兵保障按照野战化要求组织,所有装备不作装饰,尽量减少与实战无关的要素。

有关部队的实战化训练是按年度训练计划安排的,与周边局势没有关联。

周边动态

英媒:英扬言派航母巡航南海意在兜售军火

英媒称,英国计划派遣两艘新型航母赴亚洲海域巡航的言论引发争议。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27日报道,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27日表示,自去年向日本和韩国派遣“台风”战机后,英国将加强其对亚太地区的承诺。

他在悉尼称:“我们刚刚建造的两艘大型航母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前往这一地区展开‘航行自由’行动。”

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将于2020年服役,而“威尔士亲王”号服役要等到2023年。

约翰逊称,此举旨在“强化我们对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以及这些对世界贸易至关重要的航道航行自由的信念”。

约翰逊发表上述言论前,英国、澳大利亚两国外长和防长举行了一场联席会议,讨论了在英国准备退出欧盟之际进行更紧密的防务与贸易合作。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英国的任何“航行自由”行动都很可能招致北京方面的愤怒,后者正在竭力声索对这一争议海域的主权。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陆慷7月28日对此回应说,我们注意到近来个别国家官方人员在南海问题上的一些表态。他说,近来渲染南海紧张的没有一个是域内国家。当前,在本地区国家都在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时候,个别域外国家执意要在趋于平静的南海兴风作浪。无论这些国家、这些人打着什么旗号、标榜什么样的借口,他们在世界其他地区同样道貌岸然地干涉却留下混乱和人道灾难的前科,足以使本地区国家和人民保持高度警惕。

此外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28日发表题为《英国外交大臣为何提出派兵东亚说?》的报道称,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的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行,重点是建立英国在退出欧盟后与亚太地区新的贸易关系。在此行中,约翰逊语出惊人:英国“准备好有可能”派兵去亚洲、派航母巡航南海。乍看英国脱欧后要恢复“大英帝国”光辉,但约翰逊此行的焦点一直没有偏离英国拓展在亚洲地区经贸的主题,谈及军事和地区安全问题,并没有真正改变英国二战后军事大战略的意图,实际上是着眼和经贸有直接联系的军贸问题。

报道称,英国借助雄厚高科技实力,保持着尖端军火工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连美军都花费巨额资金采购英式装备。海军则是英国军工中的重点。目前,英国正在和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的军工企业争夺澳大利亚未来20年宏大扩军计划中新一代海军舰船的部分订单。这些订单将影响到英国涉及军工的科研、设计和制造等大批工作岗位,甚至英国的整体经济。

约翰逊指出,亚太地区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地区,“也是一个有紧张形势的地区”。亚洲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但很多国家在一些问题上长期存在争议,地区安全不时出现紧张状态。

英国广播公司认为,英国正试图拓展与亚洲地区的经贸关系,其世界首屈一指的军工企业自然不会落后于这一潮流。

日对涉朝中企追加单边制裁 中方促其撤回错误决定

境外媒体称,作为对朝鲜强行开发核与导弹行为的单边制裁,日本政府27日基本确定将追加包括两家中国企业在内共计5个团体与9名个人为资产冻结对象。中方正告日方立即撤回错误决定。

据日本共同社7月28日报道,资产冻结对象除涉及核与导弹计划者之外,还将加入涉及金融服务者、涉及运输者以及涉及包括煤炭在内的矿物贸易者。通过本次举措,包括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在内,制裁对象扩大到共计63个团体与79名个人。其中中国增加到3个团体与4名个人。

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追加的单边制裁展示与美国的合作态度,同时促使中国和俄罗斯等相关国家加强对朝施压。

另据“中央社”7月28日报道称,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说,日本追随某些国家、损人害己的做法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应立即撤回错误决定。

陆慷说,中方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一直全面、完整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涉朝决议。“同时,我们反对任何国家在安理会框架外实施单边制裁,尤其反对针对中方实体或个人实施制裁。”

他还说:“中方决不接受日方的错误做法,要求日方立即撤回错误决定。如果日方一意孤行,势必给中日关系和双方在半岛问题上的合作制造重大政治障碍,由此带来的后果要由日方承担。”

日媒批安倍袒护稻田致地方选举惨败:防相辞职也无济于事

日媒称,围绕南苏丹联合国维和行动(PKO)部队的日报问题,已经无法领导防卫省和自卫队的日本防卫相稻田朋美正式辞职。日本执政党内对首相安倍晋三未尽快做出换人决定存在诸多不满。提拔稻田担任防卫相,并在问题已经表面化后仍一直对其袒护的正是安倍本人,为此稻田的辞职也必将对政权构成严重打击。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8日报道,“对于稻田,大家都在说她坏话吧,”每次听到周围人员提到关于稻田的传言,安倍总是对其袒护。在国会答辩时看到稻田的发言不靠谱,安倍主动举手回答,结果一并遭到在野党的追究。但自从稻田在东京都议会选举拉票活动中做出“代表防卫省和自卫队拜托”的失言问题后,安倍口中对其袒护的话语就减少了。

报道称,稻田被认为是自民党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惨败的原因之一。也因为这一惨败,安倍内阁支持率持续下跌,进入7月份后更是跌至30%多一点的水平。执政党内出现了“即便这样稻田还不主动辞职,怀疑她缺乏常识”(公明党干部)等要求稻田主动辞职的声音。据安倍周围人员透露,安倍看起来似乎想通过8月3日的内阁改造来撤换稻田,以平息不断高涨的批评声音。

7月27日下午,在民进党党首莲舫宣布辞职的消息传出后,首相官邸内的气氛为之一变。安倍周边开始有声音表示,“莲舫已经引咎辞职,不让稻田辞职的做法影响不好”,演变为稻田辞职不可避免的局势。

报道称,稻田27日下午访问首相官邸,与安倍进行了约30分钟的会谈。当时,稻田报告了有关日报问题的监察结果,提到了自己的监督责任。

官邸方面有声音认为,与其让稻田出席将于近期举行的有关日报问题的闭会期间审查、进一步扩大伤口,不如让她在那之前辞职“更有助于做好风险管理”。

日媒认为,随着党首莲舫辞职、新党首上任、或将恢复势头的民进党将继续要求查明真相,这确定无疑。对于安倍政权来说,仅仅是将悬案推迟至内阁改组之后,背负这个问题的政权运营将持续下去。

在遭受批评的同时,始终站在稻田一边的安倍此前的判断招致了执政党内不满加剧的结果。实际情况是难以像安倍期待的那样“通过内阁改组挽回人心”。

德媒称德国正在扩大与日韩军事合作

德媒称,德国正在扩大和中国在东亚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军事装备工业合作。

据德国外交政策网站7月28日报道,因为与中国争夺权力,日本武器市场不断扩张,而德国也在扩大和日本军队的合作,不久前,德国国防部和日本方面签署了“深化防务技术合作”的协议。此外,德国和韩国军队的合作现在也得到加强,首尔是德国军火工业最重要的客户之一,目前它也让在非洲之角参加打击海盗斗争的韩国军舰参加欧盟的行动。

报道称,德国从多年前起就致力于扩大和日本的军事政策合作及军备经济合作,其背景是东亚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美国和欧盟也与中国在南海和东海展开争夺影响力的权力斗争。日本是美国在该地区最紧密的盟友并和北约展开合作,在东亚日益加剧的冲突中被视为西方的关键伙伴。

与此同时,日本正大幅加强军备,安倍已经连续第五次增加本财政年度的军费预算,他想废除禁止海外军事行动的宪法条款,而且也推行强烈的民族主义路线,德国权势阶层原则上欢迎并鼓励这一点。

报道称,德国联邦政府系统性推进的军事合作目前涉及多个领域,德日两国海军保持经常性的互访联系,有时还进行联合战术演习,并相互派遣士兵到对方国家参加训练,在非洲之角打击海盗的斗争使得两国扩大关系变得更容易。

此外,多年来两国也谈论扩大陆军合作,但迄今为止似乎没有取得显著进展。两国在空军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紧密合作至少已经启动。今年7月初,汉堡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和东京统合幕僚学校一致同意在军事培训方面进行定期交流,并将通过互访使之稳定下来,德国联邦安全政策学院也和日本防卫研究所加强接触——例如在“指挥力量研讨会”框架内。

除此之外,德国军火企业从多年前起就致力于更好地进入日本武器市场。鉴于日本的军事预算不断增加,该国武器市场意味着能带来有吸引力的利润。迄今为止,德国对日本的武器出口还很少,虽然德国企业取得了一点成就,但德国对日本的武器出口一直停滞在每年几千万欧元的水平。德国武器生产商早在2011年就敦促德国为它们的产品打开“传统上封闭的日本市场”,但没有取得值得一提的成就。2015年初两国政府就相关协议启动谈判,2017年7月17日签署了该协议。德国国防部说,该协议为“防务技术领域的合作”创造了框架条件。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尤其感兴趣的是在其偏远岛屿上使用更快的装甲运兵车。

报道称,与日本不同,也为大量美军提供基地且是美国紧密军事伙伴的韩国多年来属于欧盟和北约之外德国武器的最重要买家之列。仅在2001年至2012年,德国对韩国武器出口总价值就达到44亿欧元,自那以来每年出口额在2亿欧元至5亿欧元之间。德国霍瓦尔特造船厂的214级潜艇在韩国购买的德国武器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9艘——在德国设计和提供部件基础上——被许可在韩国造船厂组装。此外,韩国还从德国获得了“爱国者”巡航导弹并从德国购买“金牛座”空对地导弹。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在2012年至2016年这5年间德国是韩国大型武器系统的第二大供应商。此外,韩国还大量购买德国的射击武器和弹药,例如黑克勒-科赫公司制造的全自动步枪。

报道称,德国现在显然也追求更紧密的军事合作。韩国军官现在就参加汉堡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的陆海军参谋人员培训课,韩国大田市的联合部队军事大学每年都派遣一个较大规模的代表团到那里进行一次专业交流。作为回访,驻守萨尔路易的德国第一空降旅代表团今年6月17日至24日访问了韩国。德国代表团团长于尔根·奥魏勒中校随后说:“通过专业人员的共同培训交流,既包括在德国培训机构也包括在韩国培训机构的交流,两国军队的关系能够继续得到深化。”他还称赞韩国士兵的纪律“无与伦比”。

目前,韩国海军甚至还参加欧盟的军事行动。这么做的法律基础是首尔在2016年11月3日批准的《参与欧盟危机管理行动框架协定》。韩国外交部说,今年3月该国“让在非洲之角执勤的军舰参加欧盟的亚特兰大行动”——把“崔莹”号驱逐舰编入欧盟海军部队。布鲁塞尔通过这一步骤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战争潜力。

国际观察

美媒:中印若发生冲突,印度会输得很惨

美国valuewalk网站7月28日刊文称,随着中印军队仍在一场激烈的边境争端中僵持,印度的顽固立场有可能在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引发一场全面冲突。若冲突演变为战争,这场边境争端或将成为事关印度生死存亡的灾难。

在这场对峙中,尚看不到冲突结束迹象。印度拒绝撤兵,中国则表示在印军撤退前不会与印度进行任何谈判。那么,印度的固执会导致历史重演吗?

尽管几十年来中印两国在边境发生不少争执——甚至爆发过令印度惨败蒙羞的1962年中印战争,但许多人仍对新德里(目前)的行为感到惊讶:它竟然因为与自己无关的边境而甘愿同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陷入另一场战争的风险。

现实是,中国的年度军事预算远超印度——2160亿美元对560亿美元。可以说,印度并无坚持这么做的底气,却继续顽固地僵在原地。随着北京已明白无误地表明印军撤离是中印坐到谈判桌旁的前提,人们越发担心中印或爆发战争,毕竟是印度士兵首先非法进入相关地区的。

如果南海争端能说明问题,那么这表明在捍卫国家利益方面,北京总是会比自己想要的再往前一些。有报道称,中国甚至已向中印边界地区调遣大量军事装备,从而为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任何解决争端的行动未雨绸缪。若中国诉诸武力,历史就可能重演。届时印度将远比1962年时输得更多、更惨。

尽管中印正通过各种外交渠道保持沟通,但随着北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护国家利益,一场战争隐约来临。印度也在加强战备,但中国显然在几乎所有军事领域都占有优势。美国军控协会近期估计,中国的核武是印度的两倍以上。若巴基斯坦再加入中国一方,就将演变为印度的灾难。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将在这场中印边境争端中坚决采取任何措施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

不丹学者再披露:中不两国这件事刺激印度非法越界!

以要为不丹“出头”为由,印度边防军非法越界进入中国领土,并拒不后撤,与中方对峙已超过一个月。然而对于这次对峙,被强行“保护”的不丹人到底怎么看?此前就撰文指“不丹更容易被印度吞并,而并非被中国”的《不丹时报》前行政总裁旺查·桑杰近日接受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8月6日出版)专访。在这篇题为“不丹期盼与中国建交”的专访中,旺查·桑杰说,不丹不愿卷入由印度造成的洞朗危机。不丹国王希望能签署《中国不丹边界协议》,这个协议迟早会签署,和中国建交能强化不丹主权,期望不丹与中印人民能免于彼此间伤害。

旺查·桑杰是《不丹时报》前行政总裁和皇家不丹政府前公务员,现为独立法律顾问。据他自我介绍,旺查·桑杰曾与不丹国王一起读书。7月3日,他曾在个人博客上发表长篇文章,表达对“洞朗事件”的看法。旺查·桑杰当时说,不丹在和印度的边界谈判中没有任何发言权。而和中国边界谈判复杂的地方在于,不丹政府承受来自印度的极大压力,要求从中国索取更多战略性土地。

在《亚洲周刊》近日对其进行的专访中,旺查·桑杰说,去年在中国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如果有人留意不丹代表团的组成可以看到,几乎整个不丹外交部都与不丹边界秘书处官员在一起,联合技术调查小组准备的报告是边界划定的关键,该报告亦在该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也许这无形的压力刺激了印度神经,导致印度单方面侵越它无权进入的地区。洞朗地区是属于中国的。他相信印度是在阻止不丹与中国签署协议。

旺查·桑杰在不少文章中都提到不丹皇家军队是独立,但外界有说法称,他们是由印度军队训练及纳入印度的军事体系。对此,旺查·桑杰回应说,不丹皇家军队是由印度训练和给予军事援助,但是他们并不属印度军队一部分。“有印度媒体称,印度武装力量在不丹达到旅级数量,并不正确,我猜他们是想以此引证不丹是印度附庸国。”

“中国和不丹边界上,不丹军队只是象征性存在,甚至在冬天时更是完全没有驻守,因为我们并不认为中国军队会侵犯国境”,旺查·桑杰说,历史上,中国从来没有入侵过不丹。和中国相处,不丹感到很自在。另一方面,在不丹与印度边界上,不丹军队是武装巡逻的,因为我们不时受到印度武装攻击。不丹不会幻想在战场上得到印度协助。

谈到不丹是印度“保护国”的说法,旺查·桑杰承认,不丹的大部分进出口都要依赖印度来与其他国家进行过境和贸易,包括使用其空域的航空公司,因此在很多方面不丹的这种依赖已经被印度充分利用了。由于这样的关系,不丹有时也会迎合印度,例如不参加上海世博会、不加入世贸(WTO)和拖延与中国展开外交关系等。但是他不认同不丹是印度“保护国”的说法,认为是印度媒体和官员在有意传达这样的信息。他说,不丹与印度之间甚至没有签订安全合作协议。“单从现时中国的态度和行为来看,我觉得中国对不丹的主权可能比印度更加的尊重,希望我的看法是对的。”

旺查·桑杰说,不丹人和中国人之间存在真正的交流,高层之间一直都保持联系。虽然不丹边界谈判代表团尚未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会见,但不丹国王曾与中国官员会面。他认为,现时进度仍然十分良好,《中国不丹边界协议》迟早会签署,并不会一直被延后。

美政府又现重要人事变动:凯利出任白宫幕僚长

据外媒报道,继上周新闻团队换血后,美国白宫又发生新的重要人事变动。特朗普近日在推特发推文宣布,以国土安全部长凯利(67岁)取代白宫幕僚长普里伯斯。普里伯斯上任只有半年就去职,是美国现代史上在职最短的幕僚长。

据报道,此前,新任白宫新闻主任安东尼·斯卡拉穆奇指责普里伯斯向媒体泄露信息。两人早在之前已经不和,关系紧张。

在斯卡拉穆奇上任后,斯派塞上周辞任了新闻秘书一职。斯派塞和普里伯斯是朋友也是同盟,加入白宫前两人曾在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共事过。

特朗普在推文宣布此人事变动时,人正在空军一号上。普里伯斯也在机上。特朗普一行人当天下午在纽约下了飞机。普里伯斯没有对此事置评,据记者观察,他并没有流露任何焦虑的神情。

普里伯斯后来发表声明说,自己能够为特朗普政府和国家服务,是他一生的荣幸。

据特朗普的助手透露,在美国国会屡次无法通过重大议案之后,特朗普开始对普里伯斯失去信心,并质疑他的能力。就在周五凌晨,共和党在参议院遭遇挫折,无法通过废除奥巴马医保法的新法案。

据知,普里伯斯是在不久前递上辞呈。白宫一名高级官员说,特朗普早在两周前便通知普里伯斯有关人事变动。

凯利定于31日正式走马上任。特朗普委任他,是要他为白宫注入更强的纪律性。特朗普走下空军一号时,对记者说:“普里伯斯是个好人。凯利将会有杰出表现。”

外媒:特朗普将签制裁法案 俄方公布首批反制措施

外媒称,白宫28日表示,总统特朗普将会签署对俄罗斯的制裁法案,使其成为法律。白宫的说法也终结了外界对特朗普是否会否决制裁法案的猜测。

据法新社7月28日报道,白宫女发言人桑德斯在一项声明中说:“特朗普总统看过法案稍早的草案,并就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了协商。现在他已审阅了最终版本的内容,鉴于他的意见得到了考虑,他认可了该法案并准备签署。”

报道称,对于希望特朗普的当选能改善俄美关系的莫斯科来说,这一举动是进一步的打击。

俄方原本表示在制裁法案签署成为法律之前不会作出反应,但是现在似乎改变了方向。普京总统周四坚称他“不会无休止地容忍这种无耻行为”。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7月29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28日公布了对美国参议院通过对俄制裁法案的首批反制措施。

俄罗斯外交部召见美驻俄大使特夫特,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向其递交了官方声明,告知关于“针对美国外交人员及其设施的决定”。

根据这份声明,俄外交部要求美方在9月1日前调整美国驻俄罗斯外交官和技术人员的人数,使其与俄驻美相关人员的数量相符,即美国在俄罗斯所有城市的外交人员应缩减到455人。

莫斯科的两位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国务院将被迫撤回在俄使领馆工作的700多人。

美方拒绝向《生意人报》透露美驻俄使领馆的具体人数。但无论如何,美驻俄外交使团将大幅减员,失去近三分之二的人手。

此外,俄罗斯外交部在声明中称,俄方将从8月1日起暂时禁止美驻俄大使馆使用多罗日内街的仓库和谢列布里亚内博尔的外交别墅。

观察与思考

报复美国制裁:普京的好牌即将出尽 但牌局还远未结束

在美国国会以绝对多数的高票通过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法案,并在法案中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改善对俄关系的权力进行直接架空之后,普京绝望了。

华尔街日报7月28日晚间消息称,俄罗斯宣布报复美国制裁措施,要求美减少在俄外交人员。

报道称,俄罗斯要求华盛顿方面削减在俄罗斯的美国外交和使领馆人员,以报复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俄罗斯外交部周五表示,美国需在9月1日前将上述人员减少至455人,与俄罗斯在美国的外交和技术人员人数相当。此外,俄罗斯外交部已暂停美国大使馆使用莫斯科的一个仓库和一处假日住所。

此前,华尔街日报28日早间消息称,美国参议院以98票支持、两票反对通过了对俄罗斯的新制裁,对俄罗斯据称干预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予以惩罚。这一法案中还包括对朝鲜和伊朗制裁的内容。

两天前,美国众议院周二以419票支持、三票反对通过了该法案。

美国总统特朗普尚未表示他是否会签署这一法案,政府官员曾表示,该法案可能侵害总统权力。令白宫感到担忧的一个条款是,要求总统在放松任何针对俄罗斯政府的制裁前,或是恢复俄罗斯对在美外交馆所的控制权之前,与国会进行协商。

一年前,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宣布以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为由,实施对俄多项制裁措施。普京表示,不会采取对等的制裁措施。

此后,美国国会、美国财政部等机构又陆续出台了部分对俄加重处罚措施,俄罗斯方面均没有采取回应措施。

最近一年多来,从美国大选开始至大选结束、特朗普上台,俄罗斯或者普京均对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可能的机遇,抱有持续的期待,相信特朗普最终能够推动解除制裁、与俄罗斯关系正常化。

但是,特朗普上台半年来,美国的政治进程始终围绕着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特朗普及其亲信团队”通俄“的风波和动荡,持续展开,至今未见平息的趋向。

现在情况下改善与俄罗斯方面的关系,可能连特朗普本人也不能相信了。

特朗普政府及亲信团队与俄罗斯方面的任何联系,都会在美国政坛爆出一连串的热点新闻。

俄罗斯外长访问白宫是这样,特朗普与普京与G20峰会见面也是这样。

上周以来,特朗普政府团队露出分崩离析的景象。

特朗普在近日接受《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采访中,连续对美国司法部长塞申斯表示不满。特朗普周二表示,对塞申斯决定回避对俄罗斯干预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调查感到失望,并质疑塞申斯早期支持他竞选的重要性。特朗普还在Twitter上不断批评甚至羞辱塞申斯。

最近美国媒体又传出,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也考虑辞职。

而不堪其扰的白宫新闻发言人斯派塞已经辞职。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刚刚任命的白宫通讯主任上任第一天就公开向白宫幕僚长开战。

濠江客在“东北亚观察”指出,在美国政治如此混乱之下,如果普京还继续对特朗普抱有较高期待,必将犯下严重错误。

因此,俄罗斯宣布报复美国制裁措施,实际上表明,普京已经暂时放下了特朗普。

当然,这也意味着,俄罗斯从去年初以来,在美国总统大选这盘大棋上的缜密谋划和精心实施,至少目前看,已经失败。而且是遭到了巨大的失败。

曾经普京手里掌握着很多的好牌,但是现在已经渐渐出尽,而牌局还在继续进行着。

美国通过制裁对俄罗斯釜底抽薪

分析美国国会此次通过的对俄制裁方案可知,此次制裁针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能源供应。这关系着俄罗斯获取能源出口收入的最大市场。

向欧洲长期、稳定供应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罗斯获取外汇的最大钱袋子,动了这一钱袋子,俄罗斯的经济潜力将遭受重创。

同时,美国正在施压中国采购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

虽然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但是进口能源也不是无限的。买了美国的,就不可能继续采购那么多俄罗斯的。

面对着物美价廉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又同时面临着对美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及特朗普一再要求贸易平衡的压力,中国有更多的选择吗?

如果美国将欧洲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从俄罗斯人的嘴里移开,俄罗斯经济复苏将遥遥无期。

白宫支持最新对俄制裁法案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白宫发言人Sarah Huckabee Sanders7月23日称,白宫支持国会立法,以惩罚俄罗斯干涉2016年美国大选并限制总统解除对俄制裁的权力。

Sanders曾表示,之前的法案版本中包含的一些条款削弱了总统执行外交政策的权力。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他希望改善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并迟迟不愿接受情报部门有关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的结论。

Sanders周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的“This Week”节目采访时称,白宫支持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尤其是落实新的制裁措施。法案将收紧针对俄罗斯实体发放的信贷,并限制俄罗斯企业在能源和国防领域与美国公民合作。法案还要求,总统放松对俄制裁必须获得国会批准。

《华盛顿邮报》7月28日社论称,对于美国情报界来说,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普京的授意下,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帮助特朗普在大选中击败希拉里。虽然特朗普拒绝接受此类结论。但在一个其他方面两极分化的美国国会,针对特朗普有可能取消对俄制裁,却达成惊人的共识。

社论称,美国国会的举措很有必要。在保护美国核心利益、防止俄罗斯持续入侵方面,特朗普显然不值得信任。他对阻止俄罗斯的网络袭击、包括攻击美国选举系统毫无兴趣。从归还俄罗斯大楼到撤出美国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支持力量,他看上去随时准备向普京做出毫无意义的让步。

评论称,为什么特朗普会采取这些行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美国国会在止损方面的努力是非常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