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889期 2017-08-07(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8月4日,隔夜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连续第七天创收盘新高;欧洲股市多数上涨。4日早盘,恒指高开,盘中走势反复,尾盘受军工股带动,蓝筹股再次走高,恒指有所上涨。截至港股收盘,恒指涨0.12%,报27562.68点;国企指数涨0.01%,报11003.08点;红筹指数涨0.71%,报4294.51点。大市成交807亿港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20.75亿,港股通(沪)净流入6.79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8.69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3.69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本港蓝筹股业绩理想,不过须要留意港股累积升幅不少,加上八月中市场变数会增多。8月16日放榜的腾讯业绩十分关键,因其股价已升了很多,反映了部分对业绩憧憬的因素,故腾讯业绩一定不能与预期相差得远,这样大市才能企稳。预期港股短线能挑战两万八,如若月中现回调,则以27000点作支持。

今日头条

港股累积升幅不少须留意 短线或将挑战两万八

2017-08-06_161050.jpg

8月4日,隔夜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连续第七天创收盘新高;欧洲股市多数上涨。4日早盘,恒指高开,盘中走势反复,尾盘受军工股带动,蓝筹股再次走高,恒指有所上涨。截至港股收盘,恒指涨0.12%,报27562.68点;国企指数涨0.01%,报11003.08点;红筹指数涨0.71%,报4294.51点。大市成交807亿港元。

个股方面,长和长实3日公布业绩,长和系股价走势严重分化。长实涨4.31%,报价66.78元,一度涨逾4%,领涨蓝筹;长和跌3.13%,报价105.1元;长江基建集团跌0.96%,报价72.1元;电能涨0.06%,报价77.5元。汽车股走好,华晨中国获大行祝福,带动汽车股走高。其中,华晨中国涨8.87%,报价20.75元,创历史新高;吉利汽车涨4.28%,报价18.52元。军工股再度大涨,其中中船防务涨5.23%,报价13.68元;中航科工涨7.07%,报价5元;中联重科涨4.03%,报价4.13元;中国航空工业国际涨5.26%,航天控股涨2%。在军工股的带动下,医药股大涨。其中,其中联邦医药涨7.55%,报价5.7元;复星医药涨6.09%,报价28.75元;上海医药涨3.23%,报价20.8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20.75亿,港股通(沪)净流入6.79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8.69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3.69亿。

消息方面,6日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指出,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通过发行、增发、配股、权证行权等方式累计筹资2.1万亿元,同比增长86.4%。其中,再融资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3%,创历史新高,通过股票增发筹资1.7万亿元,占全部再融资额的比例达94.4%。

耀才证券研究部经理植耀辉表示,本港蓝筹股业绩理想,不过须要留意港股累积升幅不少,加上八月中市场变数会增多。8月16日放榜的腾讯业绩十分关键,因其股价已升了很多,反映了部分对业绩憧憬的因素,故腾讯业绩一定不能与预期相差得远,这样大市才能企稳。预期港股短线能挑战两万八,如若月中现回调,则以27000点作支持。

热点聚焦

周一热门港股聚焦

2017-08-06_174243.jpg

港交所拟推出创新板 能否吸引更多优质公司来港上市?

2017-08-06_163326.jpg

6月16日,港交所发布《有关建议设立创新板的框架咨询文件》和《有关检讨创业板及修订〈创业板规则〉及〈主板规则〉的咨询文件》,就一系列拓宽香港资本市场上市渠道及完善香港上市机制的建议方案征求公众意见。

根据咨询文件,创新板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创新初板,对象为未符合创业板或主板财务或营业纪录要求的初创公司,及/或采用非传统管治架构的公司;二是创新主板,对象为已符合主板现有财务及营业纪录要求的公司,但由于公司采用非传统管治架构,目前不能在港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板块均不限制内地公司作第二上市。换言之,已经在A股上市的企业也可以去香港创新板实现第二上市。

8月1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发表“关于完善香港上市机制的一些思考”一文,再度引起了业内对香港创新板市场的讨论。规划中的香港创新板剑指“创新驱动的新经济企业”,与“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新三板有较大重叠,而且在投资者门槛和转板制度上更具灵活性。

虽然过去几年香港领跑全球IPO市场,但仍有很多新经济及其他高增长型公司选择到其他市场上市,创新板的设立是否能够真正吸引到更多的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云锋金融集团研究及策略部副总裁林子俊指出,设立创新板释放了一个信号,港交所及香港市场是欢迎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的。2014年,阿里巴巴在选择去香港还是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因为同股不同权的问题,最终选择了纳斯达克。不单阿里巴巴,全球最大型的科技公司,比如Google、Facebook,由于在成立初期需要大量融资来开展业务,因此往往都会有股权上的忧虑,如果能开放这个条件的话,舒缓这类公司在股权上的担忧,再加上香港市场的融资能力,相信会吸引到更多新经济公司。

林子俊认为,目前,香港市场对创新板争议比较大的是:直接改革主板还是新开一个创新板更加有意义。就像李小加在公众号形容的,主板和创新板就好像是在原有厨房旁边加建一个新厨房。有人担心这会分流主板目前已经不是很多的成交量到创新板,而且如果没有很明确的创新板转主板的方式和路径的话,大型的优质的公司也会顾虑,如果去纳斯达克可以直接上市,为什么要选择港交所的一个新版?

比如像陆金所这类已经有盈利能力的公司,如果要上市的话为什么不选择主板,而是要去“隔壁家的厨房”呢。回顾创业板在设立之初,港交所的设计初衷想作为垫脚石,选择优秀的创业板公司转到主板,但因为简易转板的制度存在漏洞,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个功能,反而导致了妖股的问题。

那么创新板如何减少及规避这些问题,有三个建议:第一,对公司申请上市时的审核要可以有较严格的入场门槛;第二,对公司上市之后的行为加强管理,比如大股东的锁定期、上市后主营业务和集资目的等;第三,要有明确的转板方式及路径。宁愿在成立初期少一些公司入选,也要挑选出好企业,为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树立正面的形象和指导意义。

面对香港创新板在制度设计上的创新,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新三板制度建设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新三板需要加紧推进相关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在交易所定位、再分层、竞价交易、投资者门槛等方面出台有力的政策,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市场机制。监管层应重新审视资本市场的交易基础设施,塑造多个交易所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让良性竞争成为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垄断、改善资本市场运转机制的重要途径。”

力鼎资本高级合伙人、首席执行官高凤勇表示,港股已经有成型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同时新设的创新板主板可以向散户开放,可以顺畅地转板,这可能对制度演进缓慢的新三板市场形成冲击。“对普通中小企业来讲,境外上市的成本确实较高,但是香港创新板如果建设成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交易和融资上更多的收益。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认为,现在还不好评判香港创新板对新三板的影响多大。不过,新三板自身有些功能未完全发挥,包括定价功能、大规模融资功能、股东财富增值功能等。

接受上证报采访的多家三板公司表示,因为融资需求已经满足,或已经定下IPO目标等原因,目前不会考虑转战创新板。

九立股份董秘廖军表示,由于已经制定了A股IPO计划,不会考虑香港市场。廖军表示,挂牌新三板的好处是成为公众公司,而且有券商、会计师等中介机构背书,树立了规范、可信的形象,与银行和其他机构谈融资和合作容易很多。

一家新三板医药企业董秘表示,公司不会考虑去香港创新板,因为公司的融资需求在新三板已经得到满足,现在公司主要任务是为新产品打开销路。

一家PE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公司投资的是尚未实现盈利的互联网企业,有可能会选择尝试香港创新板。“目前新三板的挂牌门槛其实也在提高,同时交易和估值方面也没什么优势。就港交所释放的信息来看,搞活创新板的诚意还是非常大的。没有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在香港创新板上市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管清友表示,从企业和投资人的角度看,还是要全面慎重地考虑赴港上市的综合成本问题。首先,内地投资者对内地企业具备信息优势,对于它们的创业模式有着更好的理解,获取公司信息的途径更便捷;其次,赴港上市资金成本可能相对较高,香港创新板的相关成本有降低的可能,但预计仍将高于内地资本市场,特别是新三板;再次,如果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后想回归内地资本市场,需要付出拆除VIE结构的成本,且时间相对漫长;最后,中小企业如果利用宽松的条件扎堆上市香港创新板,也需做好准备接受市场交易能否活跃、能否长期健康发展的风险。

林子俊认为,设立创新板一定是利好大于利空的。第一,其实设立创新板最坏的结果,就是出现更多的妖股来港上市,但现在是单独开设一个板去限制它,所以影响有限,主板还是健康安全的。第二,总的来说,港交所释放了一个信号,香港是欢迎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的,香港市场是抱着一个积极的开放的态度,是愿意去改变的。如果创新板真正能吸引到更多优质公司来港上市,成为香港的纳斯达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来源:上海证券报、新浪财经、 澎湃新闻网)

多家煤企半年报飘红 下半年煤价或将降温

2017-08-06_164555.jpg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截至8月3日,在37家上市煤企中,已有26家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全部预喜(预增、扭亏)。多家公司净利润大增,预计增长幅度在一倍以上的公司19家。

煤炭市场形势较好,主要煤炭产品价格同比涨幅较大,成为业绩增长的共同原因。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批新建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超产煤矿陆续获得产能置换,下半年煤炭供给将逐渐释放,煤价将受到一定承压。

神火股份8月4日披露半年报,受益煤价上涨,公司上半年业绩(扣非后)同比增长11倍。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神火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2.41亿元,同比增加18.53%,主要是公司主营产品煤炭、电解铝售价同比涨幅较大;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减少5.30%,主要是上年同期增加了潞安矿业探矿权转让这笔营业外收入。不过,公司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达到5.76亿元,同比增长1107.15%。

从毛利率来看,神火股份上半年煤炭开采业务的毛利率达到44.70%,同比增长26.18%;西山煤业毛利率达到62.92%,同比增长18.7%。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煤炭行业在经历两年多时间的调整之后走出了低谷。有效压缩供给,持续环保高压,使得低迷的煤价走出阴霾。

权威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国内动力煤价持续上涨。截至8月2日,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价格已经上涨至640元/吨,较7月初大幅上涨46元/吨。目前正值迎峰度夏季节,全国高温天气持续,各地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煤炭需求得到明显提振。沿海六大电力集团日耗煤量达到81万吨,连续刷新今年夏季用煤高峰期以来的新高,电厂库存小幅下降,日均存煤天数降至15天。

从供应端来看,6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0835万吨,平均日产1028万吨,日均产量环比5月增加68万吨,产量释放明显。

上半年,煤炭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上半年共计退出煤炭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量的74%,煤企经营状况明显得以好转。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12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00亿元。

在大规模去产能后,上半年煤炭行业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发改委近日表示,2017年将新增煤炭产能2亿-3亿吨,即便考虑去产能因素,预计净增有效产能2亿吨。申万宏源指出,随着新批新建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超产煤矿陆续获得产能置换核增,下半年煤炭供给将逐渐释放,预计8月份后煤价将受到一定承压。

百川资讯认为,总体来看,目前已经到达夏季用煤高峰,库存虽然快速下滑,但煤炭市场需求很难有增长空间。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面没有变,去产能与煤炭价格之间的矛盾也在快速调和,三季度末以及四季度预计煤价会回归理性,上涨动力逐渐不足。

中信证券8月4日发布的研报也认为,随着东南沿海台风的到来,全国高温天气短期回落概率增加,预计电厂日耗短期或随天气变化而回落,后续煤价难现超预期上涨,8月至9月煤价回调的概率增加。

公司新闻

碧桂园森林城市与21家机构签约 粤海置地押宝深圳布心商业项目

2017-08-06_171853.jpg

碧桂园森林城市与21家机构签约 推进产业新城建设

据中新网消息,中国碧桂园集团4日在马来西亚柔佛州首府新山碧桂园森林城市与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英国的21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产业新城及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

碧桂园森林城市位于马来西亚经济特区——依斯干达,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由碧桂园投资1000亿美元,携手Sasaki等国际知名团队打造的可容纳几十万人口的智慧生态城市。

签约现场,森林城市与PCCW Global等三家公司签约共建智慧城市;与新加坡福克思等四家企业签约发展旅游产业;与柔佛青年创业联合会、马来西亚Imagineering Institute、马来西亚MaGIC、中国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中国纳什空间等五家机构联手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据悉,PCCW Global将提供领先的通信解决方案,使森林城市能够拥有一个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

碧桂园太平洋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奥斯曼在讲话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中马两国在马来西亚合作开发了产业园区、公路、铁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森林城市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一项目的建设对马来西亚的城市建设以及建筑、旅游、教育、医疗等产业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来西亚柔佛州王子东姑依斯迈及王妃、柔佛州务大臣莫哈末卡立柔、柔佛州州务秘书阿兹米罗哈尼、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等出席签约仪式。

粤海置地押宝深圳布心商业项目 转型房地产发展迟缓

据中国经营报网消息,日前,粤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00124,以下简称“粤海置地”)公告披露,2017年上半年将录得不多于300万港元未经审核归属于公司持有者的亏损。除了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变化之外,主打项目如英居销售收入减少也是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3年从啤酒业务转型房地产后,这家房地产“新兵”的表现极为平淡。发展近4年,粤海置地现今主要项目仅有广州住宅项目如英居,以及转型时保留下来的深圳布心商业项目。

粤海置地的步伐极为谨慎,并没有加速扩张的相关计划。被寄予厚望的深圳布心商业项目,目前开发建设紧锣密鼓,已然成为了粤海置地当下最为重要的发展筹码。

这块转型时留下来的旧厂房土地,粤海置地一直将其视为重点发展的对象。该旧厂房土地位于深圳罗湖区布心片区,大部分原用作工业用途。为了将布心土地重新发展为商业用地及新型产业用地,粤海置地在2016年6月以22.67亿元的代价收购了该地块的使用权。

公告显示,布心地块分为三大部分。西北部土地为商业用地,土地面积约1.67万平方米,使用期限40年,容积率将为6.95或以下,总建筑面积将不超过11.6万平方米。

对于该项目开发推进迟缓的缘故,粤海置地表示,公司已于2013年就布心项目将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方案上报相关城市更新部门审批。而审批过程比预期耗时,是因为集团为获得较高发展容积率以及其他有利发展条件,而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磋商以及调整方案。

按照粤海置地的规划,分两期开发的布心项目将打造成珠宝主题的多元商业综合体。黄小峰看好该项目的发展前景。除了不限购、不限贷之外,他认为,周边珠宝市场虽然占全国销售六成以上,但布心项目主打高档市场,加上交易平台及研究中心等优势,并不担心以后的市场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布心项目第一期预计于2018年4月开始预售,其中包括5.76万平方米的商务公寓,以及5.77万平方米的商业写字楼。而在整个项目里,写字楼产品占了大部分。

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商务公寓是深圳商品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控收紧虽带来影响,但市场对商务公寓有着较大的需求,所以现在的发展态势还是相对稳定。

至于商业写字楼,粤海置地未来将面临一定市场挑战。高力国际预计,在2017年至2021年之间,深圳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总量约529万平方米。

对此,高力国际深圳分公司办公楼服务副董事周之惠表示,“深圳甲级写字楼物业市场即将进入供应过剩时期,新增供应将在未来三年内达到历史峰值,而大量新增供应的入市势必将在中短期内令全市平均空置率进一步提升。”

能否在空置率进一步提升的市场中分一杯羹,粤海置地或许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国泰航空牵手阿里巴巴 挖掘中国出境游市场潜力

据民航资源网消息,8月4日,香港国泰航空(00293)与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飞猪及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互联网创新技术挖掘中国出境游市场潜力,共同提升对全球消费者的服务能力。

根据协议,阿里云将通过其全球化的云计算服务,与国泰航空携手探索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航空运营效率;飞猪则借助其在大数据上的优势,将为国泰航空的旅客带来更多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同时,双方也会在现有旗舰店的基础上,探索更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广环球旅行产品;蚂蚁金服运营的线上及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将进一步为国泰航空提供多样化全场景的支付服务。双方亦有意在市场运营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国泰航空集团以香港为基地,一直以优质的服务和广泛的航线网络而著称,旗下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拥有一支逾200架飞机的机队,可提供定期往来世界各地近200个目的地的客运及货运服务。

国泰航空顾客及商务总裁卢家培表示:“我们很高兴和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对于国泰航空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继在飞猪开办旗舰店之后,这是与全球最大零售商务公司在多个领域合作的全面升级。国泰航空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一直都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卓越的服务,深信此次战略合作将会为旅客带来更多的便捷服务和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臣杰表示,国泰航空作为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与阿里巴巴旗下旅行平台飞猪一直有持续而良好的合作关系,很高兴本次能够增强与国泰航空的合作,凭借阿里巴巴超5亿的移动端会员优势和对互联网生态的深刻理解,结合国泰航空的品牌影响力,共同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实现全球飞、全球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