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投资收益究竟属于谁?糊涂账”何时才能不糊涂》投资者在挑选银行理财产品时,最看重的是预期年化收益率等,对理财说明书中的条款视而不见。而银行理财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以及销售人员为了业绩向投资者隐瞒风险及手续费等,这些也导致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干瞪眼”。据银率网日前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在2015年到2016年其持续跟踪的60家商业银行中,理财产品说明书披露数量从34家增至41家。今年以来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托管费、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全部披露的理财产品仅占发行产品的2.5%。天价的隐形管理费依旧不可捉摸。
在银行业自身缺乏披露动力的情况下,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有必要发文对个人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作出进一步的要求,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更好地引导投资者进行相关操作。
据《金融时报》报道,此前已有业内消息称,银监会近期将成立银行业理财托管登记中心有限公司,将继续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