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汽车零部件国产化趋势下的投资机会——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
报告类型:行业专题报告
报告日期:2017-11-20
研究员:李金锦
行业:汽车
投资评级:推荐(维持)
【内容摘要】
汽车零部件分成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车身及饰件,汽车电子和通用件五大部分,本文逐一梳理各部分国内外主要从业者,市场竞争度,以及国内企业(尤其是A股)的优劣势,寻找国内国产替代的机会。 1.发动机系统:该系统是传统汽车产业链的顶端,国际巨头纷纷布局,高手林立。国内发动机相关企业以单一零部件为主,且多数起源于商用车,商用车业务仍占据较大比例,技术储备较弱。总体上,在发动机系统中的两大机构,五大系统中国产替代进度较为缓慢。其中,冷却系统独立于曲柄连杆机构等发动机核心本体,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弱,国内企业开始从单一部件逐渐具备模块供应能力,这一领域具备发展前景,推荐标的包括银轮股份(002126),西泵股份(002536)。 2.底盘系统:该系统是汽车基础性能(如动力性,舒适性等)的保障,包括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含行驶部件轮胎,轮毂)。我们最看好传动系统中自动变速箱的国产替代前景,自主品牌自动挡渗透率提升加快,目前国内主要供应商由爱信,博格华纳,邦奇的企业垄断,而这类企业短期产能提升有限,3-5年内存在供需缺口。国内自动变速箱总成和相关零部件逐渐进入车企配套体系,未来前景广阔,推荐标的万里扬、双环传动、宁波高发等。而以制动+转向+悬挂系统更要去企业的模块供应能力,是汽车基本功能的体现,车企对该领域新供应商引入相对保守,国内企业以单一部件和商用车配套为主,替代进展缓慢。 3.车身及饰件系统:包括内外饰件,座椅和车身冲压件等,其中,国内汽车座椅市场格局基本垄断安道拓、李尔和佛吉亚手中,合计市占率超过60%。国内座椅总成企业较少,未来出现大规模替代国外的可能性不大。而内外饰件替代前景较好,国外内饰行业竞争格局动荡,北美巨头不断剥离内饰业务,恰恰给国内企业可乘之机。国内内外饰企业从业者众多,不少企业具备总成,模块供应能力,实力不弱。且国内企业具备服务及时,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推荐标的宁波华翔、新泉股份等。 4.汽车电子:包括车身电子和车载电子,车身电子主要以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为主,目前技术核心仍在博世,大陆等巨头手中,且该部分是未来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巨头纷纷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内涌现出了众多从事于传感器、算法和执行层的企业,由于国内新兴新能源车企较多,给了这些企业发展的机会。该领域值得继续跟踪,建议关注标的亚太股份、拓普集团、均胜电子;车载电子领域包括车载导航、影音娱乐系统和人机交互,未来结合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车联网等功能,我国在该领域存在优势(互联网技术优势,更了解国内用户需求),我们认为车载电子领域有可能诞生国际巨头企业,关注核心技术领域的企业,如科大讯飞、四维图新和均胜电子等。 5.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新形势:我国汽车市场未来5今年仍将维持增长,新能源乘用车大规模进入私人领域预计在2020年,外资车企基于电动汽车平台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汽车电动化是基础,智能化才是投资大逻辑,车身电子和车载电子领域国内都有较大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合资模式进入新时代,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将具备更大的话语权。 |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