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策略观点:相较9月,10月份社零持续小幅度回暖。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511亿元,同比增长14.9%,较前值回落1.5个百分点。10月份社会零售品总额为4.05万亿元,单月同比增长4.9%,较前值回升0.5个百分点,比2019年10月增长9.4%,两年平均增速为4.6%。从环比看,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43%
分地区看,乡村增速依旧略高于城镇,增速差近三个月来首次缩窄。10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090亿元,同比增长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64亿元,同比增长5.6%。1—10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0978亿元,同比增长15.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533亿元,增长14.4%。自2021年3月起,乡村零售额当月同比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在经历了过去三个月的增速差走宽后,本月增速差收窄至0.8个百分点。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稳步增长,餐饮受困疫情扰动。10月份,商品零售35994亿元,同比增长5.2%,较前值上升0.7个百分点;餐饮收入4460亿元,增长2.0%,较前值下降1.1个百分点。1—9月份,商品零售321300亿元,同比增长13.8%,较前值回落1.2个百分点;餐饮收入37211亿元,增长25.7%,较前值回落4.1个百分点。
按产品分,基础消费整体增长稳定,可选消费增速分化,通讯器材持续高增,家具零售旺季不旺,汽车汽配小幅修复。从增速看,细分商品零售项的高增速细项主要有通讯器材、石油及制品类、烟酒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其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10月同比增长34.8%,较前值增加12.0pct;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0月同比增长29.3%,较前值增加12.0pct;烟酒类10月同比增长14.3%,较前值回落1.7pct;文化办公用品同比增长11.5,较前值回落11.1pct。可选消费部分,金银珠宝10月同比增速12.6%,较前值回落7.5pct;化妆品类同比增长7.2%,较前值增加3.3pct。银十住宅市场延续较弱表现,建材及家具类消费不及预期,10月家具类同比增速2.4%,较前值回落1.0pct;建筑材料及装潢类同比增速12.0,较前值回落1.3pct。汽车类同比增长-11.5%,较前值增加0.3pct,小幅修复。当下缺芯影响逐渐减弱,但行业整体紧供需情况依旧存在,社零数据相较实时销售数据具有一定滞后性,11、12月汽车类社零数据值得关注。
整体上看,社零数据续超预期。双十一收官,各平台增速放缓,线上购物趋于成熟。业绩真空期,可关注存在反转的消费赛道。2020年10月,疫情相对缓解,中秋叠加国庆共促“疫情缓和周期”下的首个报复性消费潮,在此背景下,相较9月,10月社零单季度数据同比仍上涨,持续超预期。双十一顺利收官,整体上看,京东、天猫、拼多多总体GMV仍旧维持高水平,但增速有所下滑。“总量维稳,增速下滑”是当前线上购物趋于成熟的标志,“双节棍”模式持续优化,叠加自媒体平台打造更多新兴玩法或将催生新商业模式。向后看,下列两类消费赛道值得关注:(1)疫情好转预期下,收入规模显著修复的服务业赛道,包括餐饮、酒店、旅游景区等 (2)养殖、乳制品等受益于PPI向CPI传导,剪刀差见顶收窄甚至反转预期下,库存去化后提价的赛道。除消费赛道外,跨年做多窗口下还有两类赛道值得关注:(1)银行、券商等低估值赛道,当前银行券商估值接近底部,年底到明年年初是较好的配置窗口。(2)高景气赛道,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链短期内基本面依旧优秀,短期内不易出现估值下挫的情况。
纺织服装:服装、化妆品消费数据环比改善,疫情多点发散致行业增速放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0月全国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总额达1226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8、9月分别同比下降6%、4.8%,延续前期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略有收窄,同比为负主要原因是近期全国多个地区疫情反复、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天气温度较高;1-10月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总额为10861亿元,同比增长17.4%,累计增长速度较前期有所放缓。10月化妆品类零售总额达310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8、9月分别同比0%、3.9%,增速环比略有提升;1-10月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3097亿元,同比增长16.7%。化妆品行业增速较前期整体有所降低,主要与全国多个地区疫情反复、电商促销大节造成数据扰动有关。我们认为,短期的数据波动不改长期趋势,依然看好国货服饰品牌中长期崛起趋势,以及国货化妆品品牌力产品力持续加强趋势,重点推荐标的为浙江自然、珀莱雅、贝泰妮。
交通运输:今年10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实现约9937亿元,同比增长8.69%,同比增速较去年下滑14.93个百分点;当月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48%,同比去年提升0.99个百分点。增速与出现下滑一方面由于去年国内疫情相对严重,催化线上消费习惯加速渗透,实物消费加速向线上转移导致基数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各大平台双十一提前预热,大量消费需求转移至双十一期间释放;而占比提升体现线上消费习惯进一步固化。整体上看今年前10个月表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实现84979亿元,同比增长12.38%,累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7%。相比去年累计同比增速下滑程度低于单月同比增速,主要系年初本地过年倡议下消费进一步向线上转移;累计占比较去年略有下滑,但较疫情前的2019年提升超4个百分点,线上消费习惯固化明显,电商消费增速持续性获强化,快递板块单量需求获长期支撑。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双十一预售于10月20日左右开启且在用户支付尾款前将货物发至附近网点,带动单量增速回升。单量层面,10月行业实现单量99.5亿件,同比增长20.8%。收入层面,行业业务收入完成909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略高于上月。单价层面,行业票均收入9.14元,环比上月下滑超0.5元,同比降幅扩至7.25%,主要系电商件占比提升,但行业价格战缓和趋势不变,行业竞争仍处改善通道。展望未来,由于双十一高峰单量增速较往年下滑,快递公司降低价格换取份额的积极性进一步削弱,推动行业赛道转向定价权、服务质量、成本管控等,随着年末购物高峰到来,预计龙头韧性相对较强,建议关注行业近期表现。
n 汽车:10月汽车实现零售额3397亿元,同比下降11.5%,继续大幅拖累社零总体表现。汽车社零数据已经自7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度同比负增长,本月同比下降11.5%,虽较前值回升0.3个百分点,但表现在所有行业中仍位居最末位。根据乘联会的数据,10月狭义乘用车销量171.4万辆,同比下降14.0%,但是新能源汽车仍然维持逆势大幅增长,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1.7万辆,同比增长191.3%,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18.8%。汽车社零的持续下降主要是受到汽车行业缺芯减产的影响,导致销售端缺车(特别是部分高端车型)可卖,影响汽车消费。10月汽车库存系数为1.29,连续5个月处于1.5的警戒线以下。在当前情况下建议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虽然汽车整体销量下滑,但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推荐【文灿股份】,公司主营汽车轻量化业务,目前公司铝合金车身结构件已经拿到了蔚来、特斯拉、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企的大量订单。其中蔚来汽车带来的弹性最大,目前三款量产车型均采用全铝车身,车身铝合金结构件基本都由文灿供应。同时公司还生产电机壳体和动力电池盒托盘,公司已成为大众 MEB电机壳供应商。二是缺芯恢复后的弹性,一旦缺芯问题解决,整车厂将开启补库生产,给零部件厂商业绩带来较大的短期弹性。从10月乘用车产量数据表明缺芯有所缓解,10月狭义乘用车产量195.7万辆,同比下降4.2%,环比增长13.7%。推荐【明新旭腾】,公司第一大客户为一汽大众(含奥迪),收入占比在95%左右,一汽大众(含奥迪)是今年受缺芯影响减产最严重的国内厂商,公司二三季度业绩受影响比较严重,补库带来的弹性最大。从中长期看,公司IPO后扩产解决了产能不足的问题,顺利开拓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新客户,业绩有望持续兑现。
n 医药:中西药品类10月份零售额 482 亿元,同比增长 5.6%,前10个月累计零售额 4679亿元,同比增长 10.0%。后疫情时代到来,经济持续恢复,医药行业增速放缓,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速处于社零全行业低位水平,建议国企改革有望提升盈利能力的【同仁堂】、三季度大健康业务并表亮眼的【仁和药业】和股权激励彰显长期发展信心的【阿拉丁】。近期医保谈判落地,本轮医保谈判降价略好于市场预期,有利于鼓励产业创新,我们长期看好“政策支持+政策免疫 +消费升级”的投资主线。个股方面,【同仁堂】稳步实施大单品战略,三季报营收净利双增长,国企改革有望提升盈利能力;【仁和药业】7家大健康业务子公司三季度并表后业绩亮眼,化妆品电商子公司较早布局功效型化妆品赛道,产品线丰富,抓住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流量红利爆发机遇,贡献利润增量。
n 食品饮料:1) 餐饮收入4460亿元,同比增长2.0%;1-10月餐饮收入37211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限额以上餐饮当月同比增长4%,较上月减少1.5PCT,环比走弱。2)粮油食品类当月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月回升0.7PCT,饮料类当月同比增长8.8%,增速较上月下滑1.3PCT。烟酒类同比增长14.3%,增速较上月下滑1.7PCT。由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消费体现制约作用。家用粮油食品类保持必选韧性,销售稳定恢复。随着经济逐渐向好,餐饮行业消费的内在动力仍比较充足。网上零售额保持稳定增长。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累计103765亿元,同比增长17.4%,较前值回落1.1PCT。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4979亿元,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7%。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9.0%、14.1%和14.3%。推荐【华致酒行】从渠道端看。公司数字化赋能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布局成为公司打造的护城河,公司以“小B+大C”为主要目标客群,布局终端直供的扁平化销售网络,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场景。另一方面,公司还制定了“700项目”和“大团购”战略帮助“小B+大C”战略的实施,通过对重点城市的覆盖,精准把握目标客户群体,实现公司客户的量质同升。在门店连锁扩张方面,华致酒行3.0版新店多城上线,市场版图拓展加速。线上业务方面,公司形成了一套以连锁酒行,华致酒库,零售网点,KA卖场,电商和团购为核心的,基本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公司不断优化渠道结构,客户黏性得到提升,分销能力显著提高,对销售和利润贡献明显。白酒中【五粮液】产品矩阵清晰,定位准确,品牌建设进一步夯实,传统、团购、创新三大渠道持续优化,经营进入正循环。在普五动销强劲、经典五粮液放量、系列酒贡献度提升,以及地产酒【迎驾贡酒】、【金种子】。食品板块【华统股份】,公司生猪屠宰市场整体需求开始恢复,1H21年生猪屠宰产量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增长,未来若公司屠宰产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则公司生猪屠宰板块业绩将有望保持继续增长;肉制品加工业务不断深入,增资参股正大食品有利于完善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推动公司战略性发展,成为新发力点。看好乳业板块属性,【伊利股份】三季度利润超预期,液态乳及奶粉业务保持较高增长,战略入股澳优实现奶粉业务未来的良好发展。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带来的经济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消费信心恢复不及预期,全球贸易受影响程度超预期等。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