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引领清香大品类升级,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山西汾酒动态点评*食品饮料*刘鹏 20220628
作者: 来源: 日期:2022-06-28 字号【

【内容摘要】

 

n  事件:161日,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修订发布的《白酒工业术语》及《饮料酒术语和分类》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新国标明确白酒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同时,调香白酒被剔除出白酒行列,重新定义为配制酒。 

267日,汾酒董事长袁清茂与华致酒行董事长吴向东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希望能够继续加强沟通协作,聚焦高端产品的合作与汾酒、竹叶青酒品牌价值的提升,强强联合。(来源:山西汾酒官方公众号) 

369日,汾酒集团质量大会隆重召开。汾酒董事长袁清茂签发《汾酒质量提升白皮书》《汾酒产品质量监控总图》,就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汾酒集团质量工作水平,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大发展观树牢质量意识;二是以大系统观构建质量体系;三是以大责任观实施质量战略。(来源:山西汾酒官方公众号) 

42022年“618”购物节期间,京东汾酒官方旗舰店青花系列产品同比增长50%,其中青花30复兴版同比增长106%,获得“618”当天与“618”全周期的白酒品牌店铺排行榜第一的成绩,达成2020-2022年“618”三连冠;天猫汾酒官方旗舰店青花系列产品同比增长94.6%,获得“618”当天与“618”全周期白酒品牌店铺排行榜第三的成绩。在直播电商赛道,汾酒品牌表现良好,其中快手汾酒官方旗舰店在“618”全周期白酒品牌店铺排行榜排名第一,抖音汾酒旗舰店“618”全周期白酒品牌店铺排行榜排名第三。(来源:汾酒销售公司官方公众号) 

n  调香白酒被剔除出白酒行列,行业品质升级加速。新国标明确表示,凡是添加了用于调香调味食品添加剂的酒或使用了非谷物食用酒精,称为配制酒或调香白酒而非白酒。新国标提高了行业门槛,加速了中低端产品的洗牌,提升了白酒行业集中度向龙头企业聚拢。根据2021年中国酒业经济运行报告,2021年白酒头部企业表现较好,2019-2021CR5销售收入占全行业年度销售收入比重分别为33.2%/34.9%/40%,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山西汾酒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验证其香型稀缺性和客户的广度、粘度,山西汾酒承担着作为清香龙头带动整个清香品类崛起的重任。汾酒2021/2022Q1实现营收分别为199.71/105.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75%/43.62%;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14/37.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56%/70.03%。公司在市场布局和渠道管控方面成效显著,公司未来目标剑指“三分天下必有其一”,实现汾酒复兴大业。 

n  青花系列成为重要抓手,推动品牌高端化进程。清香型白酒归母净利润占比远低于营收占比,产品矩阵升级策略已是行业共识。未来有望在进一步优化战略大单品同时,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产品。20209月推出的青花30复兴版将青花30由原有的500元价格带提升至千元价格带,青花系列作为高端产品代表在京东2022年“618”购物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50%,其中青花30复兴版同比增长106%。公司围绕“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的产品战略,通过多年来低端产品玻汾的消费者培育,带动腰部产品老白汾和中高端产品青花系列放量增长,品牌价格带逐步上移。67日,公司与酒业流通龙头华致酒行进行工作会谈,体现了双方聚焦高端产品合作与汾酒、竹叶青酒品牌价值提升的强强联合。 

n  坚持精细化管理,着力提质增效。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汾酒总经理谭忠豹表示将从科研平台建设、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能源技术创新、人才管理、全面预防管理制度六大方面推动公司高速+高质量发展。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公司一直秉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口号。2021年公司牵头清香型白酒、露酒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发布与国际接轨的青花汾酒企业标准。202269日,汾酒集团质量大会隆重召开。汾酒董事长袁清茂签发《汾酒质量提升白皮书》《汾酒产品质量监控总图》,就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汾酒集团质量工作水平,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大发展观树牢质量意识;二是以大系统观构建质量体系;三是以大责任观实施质量战略。持续强化生态酿造、食品安全标准、质量安全溯源、原粮基地四大系统建设。 

n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清香型龙头企业,对外立足于白酒大局、清香品类大局,对内聚焦汾酒复兴大业。在中高端产品放量推动整体价格带上移的量价齐升背景下,公司业绩具有确定性和成长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6.13342.06424.5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1.9294.6119.49亿元,EPS分别为5.897.759.79/股,对应PE544133X,考虑到净利率增高带来业绩释放及盈利显著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n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风险,成本上涨风险,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全国化进程不及预期,食品安全事件。 

上一篇: 行业研究*6月乘用车零售预计同比+15.5%,商用车市...
下一篇: 行业研究*5月批售环比大幅改善,新能源乘用车表现...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投诉电话:95514    传真:0755-83460310
投诉邮箱:tousu@cgws.com
请微信关注“深圳投资者服务”公众号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