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2023年财政政策展望——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报告类型:宏观研究
报告日期:20221129
研究员:蒋飞,李相龙,仝垚炜,贺昕煜
【内容摘要】
要点: 回顾2022年整年的财政政策,我们认为“合理适度、不透支未来”是总基调,“财政前置”和“准财政工具的大力使用”是主要特点。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赤字率反映了“合理适度”的定位,今年以来刺激经济需求上专项债额度的有限增加、政策性银行发债方式代替发行国债等都反应了“不明显增加政府杠杆率”的政策取向。 展望2023年财政政策,我们给予如下判断。首先在基调上,二十大传递出来的这种“艰苦奋斗过日子”的信号和“防范风险挑战的斗争精神”反映在财政政策上就是防止出现财政赤字货币化,我们始终倡导改革才是解决发展的唯一道路和正确路径,面对当前不断下滑的土地出让收入,短期再次大幅提高债务,加大财政杠杆只能饮鸩止渴,而只有不断推动财税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才能使得我国财政体系更为健康,让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得更远。我们认为,2023年仍是相对积极的一年,与2022年、2020年相似,会继续保持财政前置和准财政工具发力的两个特点,这一点与2021年有较大不同。但又区别2020年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仍会像2022年一样保持“合理适度、不透支未来”的总基调,且财政更为前置。综合来看,2023更像是一个2020年和2022年的结合版。 其次,我们预计2023年GDP增速或为5.0%(我们年度宏观报告给出预测),狭义赤字率在3.0%左右,低于2020年和2021年,但高于2022年。其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24530亿元,增速12.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83125亿元,增速6.0%,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0000亿元(包括2000亿盘活存量)。那么全年赤字为38600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政府性基金收支,宽口径赤字率或为6.1%。 另外根据对政府性基金的收入支出预测,汇总计算后,2023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测为86096亿元,支出为126500亿元,收支缺口约为40403亿元,又由于中央上缴利润约5000亿,再叠加往年财政预算定调全国政府性基金总收入预算要大于总支出预算一定值缘故。我们认为2023年专项债弥补仍需要3.65万亿以上,适当仍要利用专项债余额与限额之间的差值,由于2022年专项债余额与限额之间差值1.55万亿,已使用5000亿,专项债务工具还有一定的运用空间。因此专项债发行总额度或超过4万亿元。 最后在2023年的财政改革上,我们认为,首先,中央仍会在“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上继续稳步推进;其次,2023年“中央到省级的财权事权界定”改革将会继续向前,后续财政改革的重点或将是中央到省级的财权事权界定,时间或在2024年左右完成。最后,年初财税改革定调中提到的“继续推进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改革”在今年推进程度较为一般,关于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可以说一直是“十四五”以来税制改革的重头戏,我们认为在2023年,此项改革也有期待。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财政政策不及预期;货币政策不及预期;预测数据与实际有偏差;信用事件集中爆发;新冠疫情扰动。 |
|
【附件下载】:2023年财政政策展望--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 |
如果不能点击该链接进行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并粘贴到浏览器输入框 | |
http://www.cgws.com/bginfo/2022-11-29/8a28849c83b540e00184be53c9780e86.pdf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