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 LED需求同比改善,终端新品推出带动出货量增长
报告类型: 行业报告
报告日期: 20240313
研究员: 邹兰兰
行业: 电子
投资评级:强于大市(维持)
【内容摘要】
事件:中国台湾地区LED产业链公布2024年2月份营收数据,其中亿光营收为15.10亿新台币;富采营收为14.89亿新台币;惠特营收为0.48亿新台币;錼创营收为0.51亿新台币;光鋐营收为0.72亿新台币;泰谷营收为0.44亿新台币。
季节性淡季影响单月表现,台企整体营收同比改善。2024年2月份,亿光营收同比增长7.54%,环比下降7.74%;富采营收同比增长1.68%,环比下降28.31%;惠特营收同比下降63.33%,环比下降26.39%;錼创营收同比增长69.97%,环比下降25.98%;光鋐营收同比下降23.37%,环比下降25.33%;泰谷营收同比增长2.96%,环比下降4.32%。光鋐主要从事蓝、绿、红、白光LED磊芯片及晶粒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泰谷主要从事绿光、蓝光、红光、红外光、紫外光LED磊芯片及晶粒的生产以及其他颜色LED的研发。富采表示,2月营收创下1年来低档,主要受产业季节性因素及工作天数减少影响;公司出售竹南厂,闲置产能将重新整顿用于MicroLED生产,今年大电视有望实现出货。
需求端:Mini/MicroLED显示屏需求持续,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洛图科技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为71亿美元,其中,小间距LED(含微间距)的规模为33.6亿美元,占整体市场的47.3%。中国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占据全球65.7%的份额,规模为155亿元人民币。随着微间距(P<1.0mm)直显产品逐渐开辟出新应用场景,2023年在中国小间距LED市场的比重达到9.7%,平均每季度保持1个百分点及以上的份额增长。
供给端:COB产品推动成本优化,终端新品陆续发布。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COB封装技术渗透率同比增长了7.8个百分点,比重上升至14.4%,COB产品的出货面积同比增长将近2.5倍。随着高端技术COB越来越成熟,模组价格大幅下降,2023年采用COB的小间距LED市场均价下降幅度超过了30%。2024年,TCL已发布雷鸟鹤7、X11H、Q9K和163"X11HMaxMicroLED巨幕电视,其中X11H具备14112背光分区和XDR6500nits的峰值亮度;163"X11HMAX电视内置2488万颗无极自发光芯片,XDR亮度高达10000nit。此外,海信视像将于3月15日举办新品发布会,其中包括一款40960背光分区、10000nits峰值亮度的MiniLED产品,搭载了信芯AI感知芯片,实现全链路芯控。
MiniLED背光应用拓宽,MiniLED直显市场广阔。MiniLED背光在TV、笔电、平板、显示器等细分领域的市场应用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2023年,全球MiniLED电视出货量达到425万台,同比增长24.6%;中国MiniLED显示器的线上销量同比增长超90%,特别是在中高端(4000元+)产品的销量占比为22.4%,同比增长6.4个百分点。洛图科技预计,2028年MiniLED直显(P<1.0)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美元,2024年到2028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40%;2028年全球MicroLED显示屏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2亿美元。
关注陆厂LED产能利用率提升,Mini/MicroLED有望重塑行业格局:随着整体LED产线逐渐稳定,COB技术逐渐成熟,LED产业链上游企业有望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LED显示的微型化已是必然趋势,消费电子终端企业陆续推出Mini/MicroLED新品,随着Mini/MicroLED产品的市场渗透率逐渐提升,国内LED企业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成长空间。看好沃格光电、乾照光电、芯瑞达、艾比森。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周期波动影响;技术革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