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周论】索骥:挖掘潜在并购标的*汪毅,王正洁 20241121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11-22 字号【
报告名称: 【周论】索骥:挖掘潜在并购标的
报告类型: 投资策略研究
报告日期: 20241121
研究员: 汪毅,王正洁
 
【内容摘要】
并购重组在中长期内都是值得追踪的主题。在当前阶段,并购重组能够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进一步盘活资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也是现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诉求之一。从2014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政策层面经历了“宽-严-宽”的历程。2014-2015年,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证监会提出“市值管理”概念,政策鼓励并购重组,IPO节奏放缓,2014年和2015年首次披露并购家数分别为237家和443家,交易金额分别为2462.37亿元和8570.04亿元,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并购频繁。2016-2018年,证监会发布规范性文件,强调并购重组质量,数量减少但质量提升,行业集中于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2019-2021年,证监会提出“并购重组提质增效”,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科技类并购活跃,注重产业整合和协同效应。2024年,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鼓励跨行业并购和未盈利资产收购,央企和地方国企在产业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质量并购成为主流。
并购完成所需时间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并购完成天数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并购完成天数普遍较短,2014年至2024年间,平均天数从235.45天降至129天,显示出民营企业在决策和执行上的灵活性。中央国有企业并购完成天数较长,尤其是2016年和2022年分别达到310.75天和390.58天,这可能与其复杂的审批流程和严格的监管要求有关。
从2024年9月24日的“并购六条”来看,本轮的并购重组重点方向有两个:
1、并购重组重点在“双创”板块。在并购重组意见中,“助力新质生产力”被放在了首位,也就是说未来并购重组的核心目的在于将资源逐渐往科技属性较为浓厚的领域引导,并购重组可能会更多地发生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
2、强链补链+提升产业集中度、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协同是并购重组的两大重点方向。并购重组意见提出支持并购重组的对象有:属于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行为的: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资产,加大资源整合,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属于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重组行为的: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同行业、上下游吸收合并,以及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
线索一:同一控制下的并购机会可以根据两条线索进行挖掘:1)上市公司所属集团或者实控人旗下具有之前IPO未成功的资产且该资产与上市公司属于同行业或者产业链上下游关系,集团有可能将该资产并购到上市公司中去;2)根据央企上市公司考核体系以及9月24日发布的市值管理指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集团内部业绩不理想、破净的央企/国企属性的上市公司更可能通过内部并购重组来提升资产质量和市值,优化资源配置。
线索二:产业链需要内部整合来提高竞争力。此次并购重组潮的核心效果是要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而产业链内部的整合又分为横向合并和纵向合并,横向合并主要是针对低集中度、内卷较为严重的行业,而纵向合并主要针对高度依赖供应链的行业。
1.横向合并机会:当一个行业的HHI值较低,且边际景气度出现下行趋势时,该行业内的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经营困难,此时行业内企业更可能存在并购重组的可能性。我们筛选了HHI值小于1000且ROE边际减少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因为可能存在过度竞争的行业当中,为了改善竞争格局,龙头企业去兼并收购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的可能性较大。
2.“双创”板块纵向合并机会:我们在寻找“双创”板块并购重组的机会时,比较注重3个因素:1)所属行业是否属于新质生产力(6+9)支持方向;2)公司是否有充足的股权自由现金流去进行并购重组;3)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是否较低,需要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重新获得成长性。
风险提示:历史不代表未来,并购重组过程中股价被其他因素扰动,股价波动剧烈,并购重组事件不一定能够增加公司价值,存在并购可能性不等于未来一定会并购重组
下一篇: 长城证券*行业报告*长城电子双周报20241117:Q3晶...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投诉电话:95514    传真:0755-83460310
投诉邮箱:tousu@cgws.com
请微信关注“深圳投资者服务”公众号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