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8月22日讯 2009约翰戈登中国行深圳专场论坛8月22日下午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举行。论坛上嘉宾就创业板推出,投资者的风险防范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有嘉宾提到当前创业板的门槛可能是低的,经营时间也比较短。有些企业,如果就是为了上市,几个人搞一个企业,然后描绘一个很好的故事,又没有很高的门槛就上市了,上市钱拿到了之后根本就不好好经营,或者压根儿就没想去好好经营。那么很快,或长或短的时间这个企业就消失了,就破产了,而投资者将遭受损失。
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处理?约翰戈登表示:“在美国来说,上市之前的话,至少要有一个循环。第一个要征得美国证监会的批准,然后准备很多文件的工作,然后要去找经纪人,经纪人找承销商对这个公司进行调查,到底从这个股票上能得到什么,如果不喜欢的话,就不进行报价,这样的话有些IPO就没有办法得到融资。即使通过证监会的审批,但是也没办法得到融资。所以我们说在美国体系里面经纪人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制定一个经纪人制度?”
平安银行副行长张耀麟提出可以考虑参考美国的经纪人制度,将创业板上市公司和券商保荐人相互挂钩,以上市公司的表现来对证券公司进行评价,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张耀麟提出:”这么多公司比较难判断的话,在创业板上市以后,我们不妨首先关注的是哪个证券公司做的上市推荐人,报纸上也要经常去披露,看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里面,哪些公司表现得比较好,把它和上市推荐人联系起来,让他们的责任心更强。”
很多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创业板,但在过去六年里面,就有十二家创业板关闭。而美国有一位经济学家也说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和退市的公司一样多,这也说明创业板市场存在较大的风险。
约翰·戈登表示他没有统计到底有多少公司上市以后最后又失败了,但这个比例会比较高,“很多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或者在任何其他地方,或者他们失败了,或者他们被兼并了,或者发生了其他的事情,但是资本主义的性质就是这样的,尤其是当纳斯达克的操作水平,新公司有风险,他们很容易破产,但也有好的公司,比如像壳牌,通用汽车等等,他们在世界上有了悠久的历史。”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则表示,中国和美国社会或许不一样,创业板开始以后,未必风险就那么大。证监会确实应该大量地发展一些中小的经纪人公司,当然要接受培训,也是要多品种,多样化。王守仁称:“我不主张复制美国,我们和美国社会制度不一样。所以关键是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就是要灵活的调整,出了问题赶紧调整,不要完全、单纯地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