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上市险企寿险增速分化,产险受车险拖累增长承压——图说2021年1月上市险企保费数据及投资建议》
报告类型:行业研究
报告日期:20210224
研究员:张文珺
行业:非银行金融
投资评级:推荐(维持)
【内容摘要】
n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疫苗接种加速、各主要经济体修复预期加速,但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境内外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全年GDP同比增长2.3%。2021年1月新增贷款3.58万亿创历史新高;社融新增5.17万亿,同比多增1207亿,超出市场预期,且融资需求转向经济内生复苏拉动;M1、M2同比增速分别为14.7%和9.4%,预计未来M2增速将在10%以内波动。2021年货币政策转弯应适度,应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且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当前流动性层面,央行连续通过缩量方式回收流动性,未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大概率将持续,但政策收紧节奏仍有待观察。
n负债端,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1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达13.11%(前值7.83%),有所承压;新华保险持续高增长,1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12.78%(前值15.48% ),势头良好;平安寿险持续负增长,但新业务增长提速,1月保费收入同比为-5.16%(前值-3.61%);平安产险1月保费收入呈负增长,增速为-13.19%,较上月下滑18.7pct;太保寿险1月保费增长提速,同比增长8.79%(前值为-1.84%);太保产险1月保费收入增长放缓,为5.57%,较上月下降5.28pct;人保寿险1月保费增速3.93%(前值-1.99%),较上月扭负为正;人保财险1月累计保费收入增速1.15%,较上月上升1.06pct,其中人保信用保证险1月同比-84.2%(前值-76.8 %),延续下滑趋势。
n投资端,2020年以来,资本市场中保险资金动作频频。截至目前,险资共23次举牌A、H股上市公司,创近三年举牌次数新高。举牌的险资主体多为市场大型龙头险企,包括中国人寿集团及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及太保寿险、平安人寿、华泰资产、中信保诚人寿、百年人寿等。国寿系举牌动作频频,达到了创纪录的7次。
n政策方面:1月19日,银保监会对偿二代现行规则进行全面修订,形成了偿二代二期工程20项监管规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和修订说明(对现行17项监管规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3项新的监管规则),并在业内征求意见。在第一支柱定量资本要求方面,要求投资资产穿透监管,准确识别和计量投资风险;在第二支柱定性监管要求方面,优化风险综合评级(IRR)评价标准,科学反映实际风险;在第三支柱市场约束机制方面,扩展信息披露内容,充分发挥监督约束作用,更有效地防控偿付能力风险。
n1月20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关于印发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1版)的通知》,要求各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产品开发、销售、回溯等全流程管理,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n1月25日,银保监会修订并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定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扩展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完善基础制度;增加对不达标险企的监管措施,根据风险评级实施差异化管理;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提高偿付能力信息透明度。叠加偿二代二期工程的有序推进,预计对行业中小公司的影响比较大,对上市公司影响不大,将有利于带动保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n近日,外汇局正在研究论证“允许境内个人在年度5万美元便利化额度内开展境外证券、保险等投资的可行性”。既体现了银保监会“加快落实银保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举措”的行业发展大趋势;又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的破题之举。随着未来境外保险投资互联互通的实现,将对香港离岸保险市场形成利好,倒逼国内险企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强化国际竞争能力。
n风险提示:中美摩擦加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过快IPO对股市流动性冲击风险;开门红不及预期风险;利率触顶而快速下行风险;股市系统性下跌风险;监管趋严风险;肺炎疫情持续蔓延风险。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