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 中国企业储蓄率分析
报告类型: 宏观经济研究
报告日期: 20231026
研究员: 蒋飞
【内容摘要】
中国国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除了居民储蓄率高为主因之外,企业储蓄率也相对较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储蓄率。
首先在宏观分析上,根据主要国家企业储蓄率的测算,中国的企业储蓄率不仅仅高于亚洲其他国家,比如日本、韩国和泰国,也明显高于美国。一般来说,企业增加储蓄是既是为了避免外部高融资成本,也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手持现金用于满足未来支出需要;也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分红较少和非国有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等问题导致了中国企业储蓄高企。上市公司分红率较低也仍然是中国经济中的问题之一。
通过微观数据的计算,我们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企业与非国有上市公司企业储蓄率有显著不同,非国有企业储蓄率高于国有储蓄率。同时,非国有上市公司确实面临着融资约束,使得他们不得不储蓄较多的资金。从短期看,企业储蓄保持在高位是投资和企业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从长期来看,过高的企业储蓄会使投资率过高、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上市企业由于自身的权利和资源往往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而非国有上市企业往往因为规模和信用原因受到融资约束。其他未上市企业由于其更小的规模和更不稳定的经营情况,可能存在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从而导致更高的企业储蓄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企业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以及融资上的限制,存在过度储蓄的现象。其中国有企业融资限制较少但分红率更低,非国有企业融资限制较多但储蓄率更高。同时中国企业通过低利息优势、低分红策略,占据了较大的储蓄份额,在资本回报率不断走低的未来可能难以为继。因此我们建议:转变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让高回报、高分红的企业能脱颖而出,形成正向竞争发展环境,以纠正当下的结构失衡和发展困局。
风险提示:企业为防范风险过度储蓄;数据统计口径误差所导致的与实际情况偏差;部分数据提取不及时;企业分红率测算产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