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 CPI同比连续3月为负——12月通胀数据点评
报告类型: 宏观经济研究
报告日期: 20240112
研究员: 蒋飞
【内容摘要】
结论:2023年物价偏低延续整年,CPI和PPI同比均值分别在0.2%和-3%。2023年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第一年,叠加人口顶点初现、地产延续调整等长周期问题,国内需求修复相对较弱。当前国内名义利率并不高,但物价偏低会导致实际利率相对偏高。2024年物价大概率仍然较为温和,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在量、价方面都仍有较大的宽松空间,尤其需关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实际利率降低。
数据:12月份CPI同比-0.3%,前值-0.5%;环比0.1%,前值-0.5%;核心CPI同比+0.6%,前值+0.6%。PPI同比-2.7%,前值-3.0%;环比-0.3%,前值-0.3%。
要点:12月份我国C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由负转正。CPI按食品与非食品大致拆分来看,CPI食品同比-3.7%,拖累CPI下降约0.7个百分点。食品中主要是猪价同比负增的拖累,猪肉价格下降26.1%,降幅较上月收窄5.7个百分点;蛋类和其他肉类价格也同比负增。供给压力下,2023年全年猪肉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的特点。但我们能看到,目前能繁母猪仍持续去化,2024年猪肉价格高基数影响也将消退,未来猪肉价格可能继续修复乃至同比小幅转正,预计对CPI的拖累会有所减弱。
回顾2023年,国内CPI从年初两月的同比1.5%下降到二、三季度的0%左右,四季度甚至持续在0%以下,全年CPI同比中枢在0.2%,这其中固然有“非典型”猪周期和国际油价下降的拖累,但剔除能源食品的核心CPI也仅在0.6%上下波动,表明国内消费需求整体偏弱。
12月份,PPI环比-0.3%,与上月持平;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分结构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均下降。PPI生产资料分行业看,国际油价继续下行,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不足,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分别下降6.6%/3.0%/0.3%。但年末地产链相关工业品价格有所上涨,水泥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2.2%/0.8%,统计局指出主要是受年底部分基建项目加快施工等影响。PPI生活资料中,耐用品价格同比下降2.2%与上月持平,环比由负转正,上涨0.1个百分点,工业耐用品需求偏弱的特点仍在延续。
2023年整体看,随着国内楼市继续调整,海外高利率环境抑制需求增长,国内外工业企业去库存共振。我国工业品价格PPI同比负增,全年平均为-3%,其中6月最低下探至-5.4%,下半年尽管降幅收窄但仍未摆脱震荡盘整,体现出新一轮需求回补的曲折。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降准不及预期;财政政策超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报告中CPI测算值与实际值不一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