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 2023年报业绩预告:金融消费增速稳健,新能源资源类增速向均值回归
报告类型: 投资策略研究
报告日期: 20240206
研究员: 汪毅
【内容摘要】
在市场低迷时期,企业估值普遍被压制,企业业绩分析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业绩增长稳健的行业和企业或成为低迷市场中的“诺亚方舟”,具备防御属性和稳增长特性。
随着经济增速换挡和高质量发展,我们需摆脱21年主流的景气度模型,目光从“短期业绩增速”转向“中长期业绩增速”,对企业业绩的“中长期增速水平”和“中长期增速的稳定性”进行定价,深挖成长风格中的长期“稳增长”属性。拥有一群业绩中长期增速不低且增速稳定性强的企业或是“解药”,既完成经济稳增长目标,又能通过业绩驱动(而非估值驱动)实现市场的稳增长。
全A四季度营收增速小幅改善,但利润复苏有待加强。已披露业绩的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加总后增速小幅转负,累计净利润增速-2.56%,四季度净利润总额小幅亏损,2023Q4净利润总额-393.20亿元,对应2022年Q4净利润-685.09亿元。根据模型估算,2023Q4,全A营收增速5.96%,营收累计增速4.46%,全A利润增速0.59%,利润累计增速-0.70%。
拆分全A业绩,存在以下特征:非金融板块利润亏损,金融板块盈利增速稳健;国企全年盈利稳健,其中省属国资尤为突出,非国企盈利增速下滑;全年沪深300企业维持盈利,四季度中证1000企业亏损扩大。
板块层面,消费、金融板块盈利较为亮眼,可选消费业绩大幅改善,必选消费、金融服务盈利增速较为稳健。出于2023年疫情放开,纺织服装、社会服务(旅游、酒店、餐饮)扭亏为盈,可选消费业绩大幅改善。食品饮料中,除了白酒业绩稳健增长外,调味发酵品、饮料乳品、休闲食品全年和单四季度净利润纷纷维持正增长,导致必选消费业绩在众多板块中较为亮眼。银行和非银金融全年净利润维持增长,但四季度利润增速呈现微微下滑趋势。
行业层面,业绩增速的总特征是“业绩增速均值回归”,过去三年业绩较好的行业23年业绩向均值回归,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业绩反转,但前者业绩占全A比重较高。受高基数影响,上游板块中煤炭和有色金属在2023年的业绩增速整体呈下行趋势,而石油石化行业则在低基数效应下表现出色。剔除基数效应后,贵金属和石油开采等细分环节仍然保持较高的业绩韧性,然而,能源金属、煤炭开采等环节业绩大幅下滑。在中游板块,摆脱景气度思维,特别是追求业绩增速“边际变化”,以中长期、可持续的盈利增速视角,机械设备和新能源符合前文提及的“长期稳增长属性”;待到行业增速向均值回归后,未来行业或将维持稳定、中高增速向前发展。机械设备凭借出海战略在高基数下业绩小幅下滑,其中船舶制造的业绩表现出色。新能源赛道中,电池中面向风光储的环节、风电设备成为板块业绩的主要拖累,但光伏设备、电网设备行业业绩仍存韧性。下游消费和金融板块盈利维持稳健,汽车行业维持高景气。食品饮料中,除了白酒业绩稳健增长外,调味发酵品、饮料乳品、休闲食品全年和单四季度净利润纷纷维持正增长。银行和非银金融全年净利润维持增长,但四季度利润增速呈现微微下滑趋势。汽车行业中各子板块维持净利润高增,其中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商用车全年和单四季度净利润增速维持在100%以上。
风险提示:计算误差、代表性误差、模型误差、中美关系恶化风险